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

老郭作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

最早的陕北人可追溯到4300年前的黄帝部落,黄帝是陕北人。

黄帝部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来自1.2万至1万年前的甘肃、青海附近。老郭在《大夏河,华夏民族的起源》里说过,甘肃、青海附近的大夏河孕育了华夏文明。

“华”和“夏”上古时期,发音是一样的,“华”就是“夏”,“夏”就是“华”,都与“吐火罗”有密切关系。而吐火罗是塞种人。这里边的故事多了,一时半刻说不完。

黄帝部落不断向东征战。跨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跨过太行山来到河北北部山区,与东方蚩尤部落接上了火,两大文明发生碰撞,在河北涿鹿打了一仗,黄帝胜。

黄帝没有5000年,也就是4300至4200年前的人物。民国时期就有学者如是说。

可巧的是,2012年在陕北神木发现石峁古城遗址。

石峁古城存续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300年至前1900年,正好与黄帝时期重合。石峁古城是黄帝的昆仑城是大概率事件。

石峁古城的意义再怎么夸大也不为过,从2012年开始发掘,每年都有惊人的发现。它还需要挖200年,才能完成发掘。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石峁古城很可能解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秘密。当然,肯定要颠覆您的“三观”。

准确的说,把上古时期生活在陕北、山西、河北北部山区、内蒙长城沿线的这群人,称作黄帝部落是不严谨的,也与史实不符。我们称其为“狄人”较为准确,也就是“北狄”,黄帝部落只是北狄的部落之一。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2)

华夏部落分布图

一说黄帝,您脑海里浮现出慈眉善目的老头,是人文始祖,还发明了指南针、车、船,还写了《黄帝内经》,他老婆嫘祖还教人们养蚕、缫丝,特慈祥。

真实的黄帝与这大相径庭。

石峁古城的城门下埋着数74个人头,这是修城时奠基用的。这几十个人头的后脑勺都被割掉了。

为什么被割掉呢?

这是草原民族的风俗。捉住敌人首领或敌人后,切下后脑勺做酒杯,就是“头骨杯”。来了像您这样的尊贵客人,才舍得拿出来招待。草原民族还把敌人的头皮揭下,做成手帕。有众多证据表明,黄帝部落是北方草原野蛮的游牧民族。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3)

其实,黄帝部落是这样的

山西襄汾发现的陶寺文化,是4200年至1900年前的遗址,与神木石峁遗址是同期的。毫无疑问,陶寺文化也属于狄文化,不过不属于黄帝部落。

石峁文化、陶寺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四川三星堆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四大未解之谜,特别是神木石峁文化,将直接改写中华文明起源。

老郭觉得,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文化最奇特、最诡异、最不像中华文明,你看它的青铜器造形,和外星人留下来的差不多,直接毁灭您的三观。据说挖出来的东西,引起考古专家们一阵阵惊悚和恐惧。这太奇特啦,再挖下去,指不定挖出什么来,以后的历史还怎么写呢?于是不挖了,实在是不敢挖了。

三星堆文明也许印证了中华文明西来说,不仅中国人西来,金属冶炼技术、车轮,还有绵羊、小麦、黄牛,都来自两河流域。

不能多说,说多了会伤爱国青年的心。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4)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山西陶寺文化与神木石峁文化一样,遗址都400多万平方米,特别大,分六七个故宫。

这是4000多年前的东西啊,这么大,不是一般的部落能建起的。于是有了石峁古城黄帝昆仑城、陶寺古城尧都平阳说。

公元前1900年,山西陶寺文化突然遭到毁灭,宫殿被摧毁,墓葬被捣毁。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发现一贵妇骸骨,双腿叉开,下体插入一根比她的腿骨还粗的牛角。整个身体弯曲畸形,贵妇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最后疯狂挣扎而死。

有多大的仇啊,这样凶残报复?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5)

陶寺“牛角贵妇”

这是一次外敌入侵,以最暴虐的手段,绞杀和斩断了陶寺文化。这个观点与“尧舜禅让”温和谦恭的故事背道而驰,这个被孔子和后世君王极度赞美的典范时代,并没那么美好。从陶寺遗址中宫殿被大规模破坏的痕迹和死得惨烈的尸体可以证实,尧舜的统治地位是通过武力来确定的,甚至为了统治地位将整个平阳城屠城。这样的观点与《竹书纪年》中的“尧囚幽,舜野死”更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陶寺文化被毁灭的时候,正是石峁古城被逐步废弃的时候。是自己废弃的,而不是被外来势力摧毁的。

这二者有何联系?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6)

石峁遗址中发现的被切掉后脑勺的头骨

夏都在哪里呢?是在山西夏县呢,还是河南二里头呢?

老郭认为都有可能,甚至都作过夏的都城。

夏也是狄人建立的,那就是一游牧民族,改不了游牧的本性。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迁个都比您搬个家还容易,哪像长安、北京,作首都几千年不挪窝。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7)

石峁古城东门下埋的24颗少女的头

历史课本里说,夏是中国第一个朝代。未必,前面不是还有唐尧和舜虞两朝吗?

虞都应该离山西陶寺遗址不远。黄帝部落,也就是狄人,总体上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征战的,这也是其后几千年中华大地反复上演的一幕。

以上说的是夏以前的事。

商周,中华文明进入信史时期,我们知道的比较具体,不像夏之前,更多的依靠神话传说。

商周时期,陕北及黄土高原先后出现獯鬻、荤粥、薰育、鬼方、猃狁、玁狁、北狄,以及鲜虞、林胡、楼烦、白狄、赤狄、长狄、稽胡等等,不管他们叫什么名字,不管他们以何面目出现,都是语言、风俗、性格相近的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狄人”。

今天黄土高原晋语区,包括陕北、山西大部、内蒙南部等地,说话都带鼻音,就是狄人留下来的。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8)

鲜虞人建立的中山国所在位置

商周时期,陕北生活的是白狄,是狄的一支。白狄姓姬,是黄帝直系后裔。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说的都是白狄是黄帝的子孙。

白狄的一支南下,进入关中,建立“周”。这一支姓姬,是黄帝的正宗后代,他成功了。

还有一支,叫鲜虞,也姓姬,东进,在石家庄建了“中山国”,最后被周的孙子灭了,他失败了。

周和中山是众多黄帝子孙中较成功的两例。当然,周以后的炎黄子孙奉周为正朔,是中华民族的根。

白狄崇尚白犬,尚白色,直到现在陕北人还崇尚白色。你看,“白羊肚子手巾”、白板羊皮袄,陕北人“衣裘尚白”习俗就是白狄留下来的。

关中人尚黑,那是秦人留下来的。秦朝大殿,黑压压一片,他们尚黑,文臣武将都着黑,如果谁穿红衫了,那是导演的错。

晋文公重耳奔狄,投奔的正是陕北白狄,那是他舅家。他舅应该住在子洲、子长的淮宁川一带。现如今,陕北老乡还叫此川为“重耳川”。

淮宁川还有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埋着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

《索隐》引《地理志》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

上郡阳周县正是今陕北子长县。查《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下确实记有“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字样。

之所以延安黄陵成了黄帝陵,那是汉朝以后的事了。汉朝皇帝祭祀黄帝,嫌淮宁川路途遥远,改到现在的黄陵县祭祀。这就像如今清明节、年三十儿在十字路口“指得烧”一样,图省事。

白狄的一支鲜虞,生活在绥德、米脂一带,因某种原因东迁,在河北石家庄建立中山国,后被赵国所灭。这支鲜虞人又回到陕北,在今天鱼河(横山党岔)建肤施城。据说啊,上古时期“肤施”发音与“鲜虞”同音。

鱼河,并不是一条养鱼的河,应该是“鲜虞河”(虞yú)。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二经》中说,西北方有盂山,盂山有白翟(通狄)。陕北最高的山叫白于山,位于定靖、吴起、志丹一带,白于山是否“盂山”?

白狄是陕北的原始居民,是土著,无论以后又掺进来什么民族,匈奴、鲜卑、龟兹、吐谷浑、党项,但底色是白狄。这就像建一座三层小楼,主体起来了,无论你怎么装修,涂什么颜色的外墙,用什么颜色的涂料,都改变不了三层小楼的基本框架。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9)

黄帝陵

秦汉魏晋时期,陕北土著仍是“鲜虞”,但此时不叫“鲜虞”了,叫“稽胡”,或“林胡”“羌胡”,他们是鲜虞的后人,或与鲜虞有密切联系。

之所以带个“胡”字,是内地人把土著的“鲜虞”和阴山来的“匈奴”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的区别,都骑马射箭,都放羊,满身膻气,就混淆了,给了个笼统而马虎的名字“羌胡”。

东汉末时,陕北脱离中央政府独立,被称作“羌胡”。可见,这时的陕北,主体民族是“羌胡”或“稽胡”。稽胡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周书·稽胡传》说此时的稽胡是“其俗土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

稽胡留下屈、党、雷、折、井、贺、胡、薛、郭、马、范、王、護、冯等姓氏,雷姓为累姐氏省称,井姓为罕井氏省称,董姓为董羌后裔,横山、靖边贺姓,多为稽胡族贺遂氏,省为贺姓。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0)

“羌胡”位置

公元前4世纪,匈奴人来了。

匈奴是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人,是从新疆那遥远地方来的。他们来到阴山山麓,以此为根据地向南扩张。于是不少人以为阴山孕育了匈奴,其实不是,他们是新疆来的。

鼎盛时,匈奴人口达二三百万,与庞大的华夏民族比,这是小众群体。但挡不住匈奴是彪悍民族,骁勇善战,流血能解决的事决不流汗,人数虽少,给华夏造成巨大的压力。

秦将蒙恬统兵30万,北却匈奴700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收回河南地,也就是黄河“几”字弯以内的地,包括今鄂尔多斯和陕北。

秦汉政府实行徙民实边政策,陕北来了众多戍边、屯垦将士。这些都是内地来的汉人,他们大都留在了陕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匈奴人来到陕北,与土著“稽胡”争夺土地,产生冲突。土著却争不过外来户,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十分勇猛好战。稽胡已是半农半牧,算半个农民,打不过放牧的匈奴,退到深山里。像无定河、洛河这样的川地,被匈奴霸占,用来牧马、放羊,稽胡退到“后老山”。

内地来的汉人背后站着强大的政府,有政府做后盾,也是强势群体。同时,汉人掌握先进生产工具,非常勤奋,没有吃不下的苦,适应能力很强。

陕北土著,也就是稽胡被边缘化了。他们的两大对手,一个拳头硬,打不过,一个后台硬,拼不过。

东汉联合南匈奴等民族,大败北匈奴。公元89年前后,北匈奴开始西迁,消失在东方汉文化的文献中。

公元四世纪,欧洲平原突然冒出一群野蛮人,比野蛮的日尔曼人还野蛮,野蛮得不得了。匈奴人到了欧洲。

匈奴人来到欧洲,搅动整个欧洲,人送外号“上帝之鞭”,就是搅屎棍的意思,把欧洲搅了个鸡飞狗跳墙。

匈奴为什么来到欧洲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

老郭估计,此时的匈奴人拥有了一个物件,都算不上武器,但威力比武器更猛,那就是“马镫”。

小小的马镫改写了人类历史,您可以参考老郭的《小小马镫改写了人类历史》。

关于匈奴人西迁,不是本文重点。

西迁的匈奴有多少人呢?

我们翻历史课本,好像整个北匈奴都西迁了。其实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那不可能。匈奴这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单于一声号令,就乖乖地全跟着走啦?

绝不可能。

西迁的只是北匈奴的一部分,或较少的王庭部分。

匈奴对陕北的影响,无论是文化方面还是基因方面,都是巨大的。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一口气建了三个国。一个是赫连勃勃建的夏国,史称“匈奴夏”;另一个是刘渊建的汉国,史称“匈奴汉”;还有一个是刘曜建的赵国,史称“前赵”。这三个国都是匈奴人建的。

而此时陕北生活的稽胡,一个国也没建。

刘渊是屠各独孤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改为刘姓。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1)

“匈奴夏”位置图

单说赫连勃勃这一支。

赫连勃勃原来叫“刘勃勃”,也姓刘。

您说,匈奴人咋总姓“刘”啊?

这是汉朝和亲的结果,匈奴姓了舅舅的姓。

刘勃勃后来说,老子不姓刘了,老子姓老子的“赫连”。于是就叫“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是陕北靖边、横山一带人,建立夏国,建都“统万城”,就是现在靖边北的“白城子”。

陕北话有“赫连厉害”“赫连捣阵”“赫连城儿家”中的“赫连”,正是赫连勃勃。

相传“统万城”城墙马面下有藏兵洞,洞里藏有兵器。“文割”时,红卫兵小将在马面下埋了数吨炸药,连炸几个马面,没有发现兵器。

此时的陕北,匈奴人绝对是老大,汉人、稽胡处从属地位。

不是老大,他能建国?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2)

统万城,世界上匈奴人建的唯一一座都城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人筑此城以居之,号吴儿城。”

说的是公元417年8月,东晋大将刘裕打下长安。次年,赫连勃勃统兵2万攻陷长安,在霸上称帝。赫连勃勃目光短浅,不把长安作为都城,返回统万城时,把被俘的东晋人在沿途集中安置,安置点就叫“吴儿城”。吴堡是“吴儿城”之一。

吴堡地处陕北,语言却有吴语特点,是陕北的“语言孤岛”。上世纪80年代,县志办主任薛耀厚、政协干部冯东旭等3人去江苏镇江考察,发现自己的“老土方言”与当地话十分相似,竟然用不着翻译。

不只吴堡有“吴儿堡”,绥德、横山、神木等地都有“吴儿堡”,志丹有个“吴堡乡”。

米脂城东有个五儿坬,《米脂县志》中这样记载:“吴儿寨,大夏吴儿城,宋改寨,位于今五儿坬村。”可见,五儿坬也是安置吴儿的一个点。

陕北是匈奴的主要聚居地,匈奴各部都有姓氏遗留。

“天下匈奴遍地刘。”陕北刘姓,大部分是匈奴人,是屠各部后裔。

富县、洛川的成姓,当是匈奴屠各成氏后裔。

呼延是匈奴贵族姓,长期生活在陕北,延长呼家川、宜川呼家窑子,神木呼家渠等,都是呼姓聚居地。其他县也有,有的保留“呼延”姓,有的简称“呼”或“延”。

陕北贺氏、卜氏、林氏、赫连氏、乔氏、郝氏,大部分是匈奴人,贺赖改姓贺,独孤改姓刘,须卜改姓卜,丘林改姓丘或林,乔姓、张姓为屠各后裔。

郝姓在陕北较多,从延安的黄陵、子长、延川到榆林的清涧、府谷,有大量郝姓分布。清涧有郝家湾、郝家硷、郝家沟、郝家畔,府谷有郝家畔塌、郝家寨等村庄,均以郝姓命名。

汉代,陕北姓氏有田、杨、乐、王、郭、任、张、牛、司马、贾、木等。

西汉时,龟兹人内附,被中央政府安置在陕北米脂、榆林一带。榆林北面有个古城滩,是龟兹县址,据说是古龟兹城。

龟兹人能歌善舞,本来生活在新疆那遥远的地方,他们的内附,给陕北人带来秧歌、唢呐,增加了陕北人的艺术细胞。当然信天游也有他们的贡献。

绥德米脂唢呐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是有名。老一辈唢呐艺人之间交流,有套暗语,也可以说是行话、黑话,如以“柳、月、王、则、中、申、新、张、爱、军”,代指1、2、3、4、5、6、7、8、9、10,“条码着”是好的意思,“撇”是不好,“昏了”是吃饭,“根”是赶路。这套语言是否龟兹语留下来的?

不得而知。

龟兹人还给陕北带来了一项独特的风俗,崇尚“板脑”。

“板脑”是啥玩艺啊?

“板脑”就是追求后脑勺扁平。为了让小孩实现“板脑”,让婴幼儿睡黑豆布袋,甚至睡木板,简直是酷刑,还损伤智商,至今长兴不衰。老郭认为,这是陋俗。

唐僧在《大唐西域记》里说,龟兹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风俗,“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也。”就是说,龟兹人以扁为美,为了这份美,他们不惜用木板压迫小孩子稚嫩的小脑袋。

唐诗人李益写《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其中有:

六州胡儿六蕃语,

十岁骑羊逐沙鼠。

……

夏州是赫连勃勃建的统万城,在今天靖边县北,唐时还是军事重镇。

这首诗对研究唐朝时的陕北很有价值。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夏州附近仍至整个陕北安置了西域诸胡。“六州胡儿六蕃语”,这些胡儿操着“六蕃语”,语言繁杂,民族错综复杂。

其中有一支“吐谷浑”(谷yù,音“玉”)。

吐谷浑是鲜卑的一支,原来生活在甘肃、青海的青海湖附近,受党项人挤压,唐时内附,被安置在陕北清涧、子长秀延河一带。吐谷浑还有一支安置在神木“秃尾河”流域,“秃尾(yǐ)”,尾(yǐ)巴的“尾”,其实是“吐谷浑”的谐音。“秃尾河”原来就叫“土谷河”,后改成“秃尾河”。

府州威震一方的折氏就是吐谷浑。

出自西域诸胡的有龟兹白姓,康居康姓,安息安姓,米国米姓,石国石姓,何国何姓,曹国曹姓,毕国毕姓,西突厥罗姓,疏勒裴姓,车师国车姓,等。唐时的陕北,民族众多,风俗均异,服装五花八门,语言繁杂,整个陕北就是个民族大花园。

宋朝时,有一支来自甘肃、青海的民族兴盛起来,就是党项

党项是对陕北文化和基因影响较大的两个少数民族之一,另一个是匈奴。

党项原来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他压迫吐谷浑,把吐谷浑挤兑走了,没想到自己落入同样的命运。它被吐蕃压迫。压迫得实在受不了啦,唐中后期也开始内附,被安置在绥、银、夏、宥、静5州,史称“定难五州”。这5个州大部分在陕北,小部分在今内蒙。“定难五州”被誉为党项的“龙兴之地”。

党项属于羌族,是羌族的一支,史称作“党项羌”,但他们的贵族却姓拓跋。

拓跋是典型的鲜卑姓,如拓跋焘、拓跋宏、拓跋珪,都是标准的鲜卑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鲜卑拓跋部的一支西迁到青海、甘肃一带,征服了党项人,于是这支党项人的贵族就姓拓跋了。这就像我们汉人,姓张、王、李、刘、陈,但皇族姓爱新觉罗,贵族还有钮祜禄氏、那拉氏一样。

鲜卑人无疑是优秀民族。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一口气建了3个国,我们就觉得很了不起。鲜卑人呢,一口气建了7个国,分别是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最后拓跋部更了不得,建立魏,史称“北魏”。北魏统一北方,实行汉化政策,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却把本民族改没了。

鲜卑人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冷静理智,充满智慧,这是文武双全啊。更要命的是,鲜卑人身材修长高大,皮肤白皙,双眼皮,长得好看、帅气,这是标准的“三好生”啊,到哪说理去?你看隋唐这些皇族成员,李渊、李世民、李建成,包括杨广,长得都非常好看。史书里有明确记载。

隋炀帝在扬州照镜子,自己被自己的美貌征服了,感叹到:“这样漂亮的一颗人头,不知谁砍啊?”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3)

大帅哥,李世民

鲜卑人的到来,给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改良了品种。唐朝能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李世民能成为“天可汗”,与这有直接关系。

唐宋时期,中国人高大帅气,皮肤白皙,英武好看。可惜,宋以后来了契丹、女真、蒙古、满这些通古斯语族的人。这些人长得矮挫,四肢粗短,皮肤发暗,一个个大脸盘。你想想成吉思汗长什么样,脸上肉墩墩的,全是肉,就知道通古斯人长什么样了。这些人的血液进入汉民族,让今天爱美的女士痛心疾首,特别是中国北方,一个个大脸盘,像铜盆一样。南方好一些,尖下巴较多,通古斯血液溶入得少。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4)

成吉思汗,月亮一样的大脸盘

陕北姓宇文、慕容、尉迟的,祖上大都是鲜卑族。鲜卑贵族改姓元,叱干改姓薛,费连改姓费,若干改姓苟,口引改姓侯,去斤改姓艾,贺拔改何。

陕北“拓”姓较多,其他地方少见,陕北经常碰到。“拓”,全称“拓跋”,是标准的党项贵族姓,鲜卑后裔。今陕北多简为单姓“拓”,读tā,入声。

安塞蔡阳坪村拓氏,即拓跋珪后裔。

陕北“党”姓较多,是典型的党项姓。“党”发dàng,音“挡”。

党项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这个历史课本里有。

宋朝时,陕北土著“稽胡”是什么情况呢?

汉化严重。

唐以后的稽胡,“其状似胡,而语类中夏”。“其状似胡”不是说长得像匈奴人,而是装束打扮似胡,但说的话已是汉语。

富县有个大申号村,这个村即杜甫《羌村三首》中的“羌村”。

北宋时,一些偏远地区的稽胡还保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宋《太平寰宇记》中说,宜川县有个库碢(tuó)川,川南住的是汉人,川北住的是稽胡,每年胡、汉双方在川内共结香火。稽胡称“香火”为“库碢”,所以这条川就叫“库碢川”。书中还记载,稽胡“贮旧谷”为“库利”,称“堡”为“可野”。稽胡中的一些人叫刘什婆、刘没铎、刘受逻千、刘迦论、乔素勿同、白瑜娑等,均为汉姓稽胡名,不知何意。

洛川有个上铜堤、下铜堤乡,是羌族“同蹄部”演义而来。洛川有地名上乞佛、下乞佛,是鲜卑语。富县有地名哪哈塬,是女真语。宜川有秋林、赫列畔,实为匈奴婚氏丘林、赫连的变音。我们熟悉的南泥湾,所在的川原来叫“库勒川”,是典型的匈奴地名,说明这里生活过匈奴人。

府谷有个“镇羌堡”,是榆林36堡之一。1952年政府感觉寓意过于直白暴露,改为“新民镇”。

安塞有个“平羌镇”,同样原因,改为“坪桥镇”,发音、文字均已失去本色。

还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悠悠霜满地”中的“羌”,以上所说的“羌”,是陕北土著“羌胡”呢,还是“党项羌”,抑或“五胡乱华”中建立后秦的“羌”?

不得而知。但汉中宁羌县应该和四川汶川的羌族是一个羌。后考虑民族团结,“宁羌”后改为“宁羌”。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5)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沈括镇守陕北多年,他在《梦溪笔谈》中写到:“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老郭以为这段话很重要,一则反映北宋时陕北军人的士气和部队生活;二则从这段话看到信天游的影子,“抗声凯歌”即“亢声”,是高亢的、激昂的歌声,而且“古之遗音也”。信天游产生于何年代,陈年古化,真不知道啊?

这些年横山人非常骄傲。经济起来了,县改成区,有资格骄傲。

横山人说,李继迁是横山人,也对。李继迁生长的村子,李继迁寨,就在今天横山殿寺镇。这个村出了个西夏开国皇帝李继迁,还出了个大顺皇帝李自成,一村出两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少有。

横山历史上出了4位皇帝,建了4个国。一是赫连勃勃建匈奴夏国,二是李继迁建西夏国,三是梁师都建梁国,四是李自成建大顺。现代,横山还出了位国家副主席呢。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6)

高麻子

元朝,一些蒙古人迁入陕北。洛川朱牛乡、百益乡贠姓,其祖为员不花夕,简省贠。廉姓祖先为蒙古族布鲁海牙,被任为廉访使,当日恰逢其子出生,便以官职为氏。

明以前,陕北地处边塞,人烟稀少,经济文化落后。

明朝,陕北成了九边重镇,战略地位飙升,朝庭特别重视,从内地徙民实边,陕北人口骤增。

民国《横山县志》:“横山地处塞上,明属边卫,土著居民多由晋、豫军籍防屯而来。”

《延绥揽胜》:“延绥居天下九边之一,地方蒙套防御要冲。当时编制官兵计55379员名,马、骆驼33150匹。延边各营堡为守瞭军,马兵、步兵等名目。各营堡多者二三千名,少才七八百名不等,故其地土著居民皆自晋、豫、鲁、燕各地防屯抽调而来,今之沿边各县田赋百户诸名,均系当年统兵军官人员。迄后绿营兵制消失,散兵为民。”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7)

修在烽火台上的人家

历朝历代,老百姓都要纳皇粮国税。你不缴皇粮国税,皇帝吃什么啊?但明朝陕北不缴。为什么?明朝时,陕北有众多的军户,类似今天的民兵,平时操练,战时出征。军户密度由南到北递增,到长城沿线,就基本都是军户了。

《延绥镇志》:“榆之人,男不耕,女不织,赖转饷以食。”

《明朝那些事儿》写到,“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

《明史》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当时的大同、宣府、辽东,经常被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但蒙古人一到榆林,榆林守军便主动出击,把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还经常攻入草原,对蒙古人进行“捣巢”和“赶马”行动。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8)

九边重镇——榆林

镇守榆林的官员,多是江南人,他们在榆林城里建四合院。解放前后,榆林城有三万余人,1200个四合院,“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号称“小北京”。

榆林城和陕北其他县城不一样,其他县城修窑洞,比如米脂“窑洞古城”,即使四合院,正里坐的肯定是窑洞。

江南来的官员思念家乡,他们从江南带来曲艺班子,手拿碟儿,在塞上驼城唱起了江南小调,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榆林小曲儿”。

榆林小曲儿,婉转温柔,细声慢语,与陕北信天游、唢呐、说书、腰鼓风格均异,截然不同。陕北人并不喜欢,嫌太文,“榆林小曲儿”只在小小的榆林城里流传,不出榆林城。

近年来,“榆林小曲儿”眼看要灭绝了,当地政府觉得它多少承载了点陕北的历史,把它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知能不能苟延残喘。

为什么榆林做官的多是江南人?

老郭以为,两方面原因。一是江南人考中的多。明清两朝科考,中榜的一半是江南人,人家考中的多,做官的自然多。二是江南文化发达,而陕北是出了名的落后,这样安排有利于教化。

封建社会异地为官,南官北坐,南北对调。你想做官,就得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山西人到陕西做官都不成,太近,要千里之外,于是忠孝不能两全。

榆林城儿家小气抠门,舍不得给人吃,做事不大方。

“穷舍命,富抽筋。”陕北人穷成那样了,来了客人把平时舍不得吃、攒下的好吃的给客人吃。

农业社时,公社、县上的住队干部吃“派饭”,朴实的农民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吃的招待住队干部。怕娃娃们眼馋,把娃娃们趁早打发得远远的,让你去担水、挛草、切山药籽儿、先恶水,打发得远远的,不让守在跟前,嫌现眉入眼,丢人现眼。小的,四五岁、六七岁的,打发不走,也不让窑里呆着。

那时的住队干部也“没情行”,那么小的娃娃在门道外面号得要吃哩,他能坐在滚炕上吃那碗面,也能吃得下去?

估计也是饿的。

也有的住队干部吃不下去,因推上有事,走了。

这是陕北人。

榆林城儿家不这样,来了客人舍不得,但嘴上会说,“唉,没米,有油噻,咱则借上点炭,吃点糕。”

在陕北话中,“榆林城儿家”不是指榆林城里的市民,而是小气、舍不得、抠门的代称。凡是小气、抠门、不大方的人,陕北人总会来一句,“你是榆林城儿家?”满含着轻蔑和看不起。

榆林城儿人好面子,家里再穷,笑烂不笑补,穿戴要齐整,不说圪穗连挂。

陕北人笑话榆林城儿家,“穿得新,走得快,肚子里装些酸白菜。”说榆林城儿家是“城干板”,不仅有小气、抠门的含义,还有强装门面、死要面子的意思。

陕北人不这样,特别是定靖上面人,舍得吃,借得一碗米也要吃稠的,“穿得烂,走得慢,扁食圪蛋家常饭。”

陕北菜没有炒的,都是煮、浍、炖、熬,那怕最普通的土豆丝,也是先用开水焯,其实就是煮,煮熟了,再倒锅里拌上调料。陕北人只会熬煮,大烩菜、忽料饭、炖羊肉、和菜饭、麻汤饭、粘粘(ràn)饭,米、面、肉、菜,只要是能吃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锅煮,制作简单,吃着实在,有股子游牧民族的淳朴、慨慷和豪爽。这是游牧民族留下来的习俗。“稽胡少事烹饪”,说的就是陕北人。

榆林城儿家做得饭精细,与陕北人不一样。老郭这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美食就是榆林“拼三鲜”,无出其右,却不知这“拼三鲜”是江淮工艺,用陕北材料做的一道江淮菜。

榆林城儿人高雅,细声慢语,说话“如时、如时”价,轻巧温柔,不像陕北话,狠天吃地,拿老镢头鋾。我直到现在也“害不哈(不懂)”“如时”啥意思。人家只扛肩子,不打得红血脑袋,看到凶头回避,说叫我哥哥收拾你,恐吓,不敢真上手。

榆林城儿家看不起城外人,叫受苦人为“农人”“萝卜蔓蔓”,有优越感。“离城一丈,就是些乡棒”。

“榆林城儿家”是陕北的文化孤岛,是陕北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杂交,或是江南文化在陕北文化的嫁接。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19)

榆林城儿

横山镇李家坬李氏,先祖李实,来自江右,于成化年间赴榆林卫,莅任后荫其子孙,袭职五世。明末动乱,其后裔乃携眷隐于怀远堡北郊,也就是今天李家坬。

惠家是清涧的大姓,始祖惠甫,祖籍江苏吴县。宋末元初天下大乱,惠甫遂投元军,落籍清涧南沟。

清涧朱家,祖籍江南庐州(今安徽合肥),明时军屯,落籍清涧。

清涧榆湾则吴家,祖籍安徽寿县,明代入籍。

秀延河流域子长、清涧、延川3县,说话与众不同,z、c、s突出,概与迁自江南有关。

“米脂的艾,绥德的蔡。”艾家是米脂的大族,又分老艾和小艾。

米脂老艾家,原籍四川,一世祖从四川仕宦陕北,后定居米脂、子洲等地。

小艾先祖贺旺,被官府逼迫,由山西逃难米脂,卖砂锅为业。米脂人欺生,你谁家儿的,敢在这里卖砂锅?

贺旺知道艾家在米脂有权有势,就把胸脯拍得山响,说,姓艾的啊,咋啦?

想欺负他的人一听,姓艾的,牛×,赶紧走人,惹不起。

那时也没身份证、户口本,狐假虎威成功,在米脂立住了脚,是为“小艾家”。

常姓在米脂也是大姓,祖籍安徽怀远,畏惧明成祖朱棣对常遇春后裔诛九族,逃到米脂。又将弟兄分隶两甲,故常氏有“七甲常”“十甲常”之别。

明朝,陕北除了戍边军人、贬谪官人、流放的犯人,还有一些外来商人和政府组织的移民。

明末,陕北农民大起义,十室九空。清初,政府从山西组织移民充实。

民国以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的偏远村子里生活着蛮婆、蛮汉,被称作“蛮婆家”。

蛮婆、蛮汉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不事稼穑,赶着羊群,拖儿带女,驴骡驮着行李,举家出动,每到一个村子,找一口烂窑住下。“蛮汉”在家喂牲口、看娃娃,“蛮婆”挨家挨户给人家相面、禳解、拨疗(看病)、算卦、施巫术、讨要食物。如果哪家不张理她,不给她东西,就以施“短法子”相要挟,让你家永世不得安生。

这些人说话是陕北口音,蛮汉用土粗布包头,蛮婆头挽黑纱巾,不缠足,身着宽袖大衿衣褂,袒胸露乳,就是生孩子也无所顾忌。

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广果”是去偷的意思,“候你脖子”是骂人“×你妈”,等等。

光绪二十五年(1899)《靖边县志·艺文卷》“拟逐蚂蚂神并禀请本府设法严禁”文载,“访查近有无籍游民号蚂蚂神,驴马驮载,男妇成群,或百余人或数十人不等,借名逃难,实系懒荡游民不务正业,不备盘费。其大股人马空手食用,每至孤村独舍,穿房入室,化米借面,抽柴取草,……或有妇女在家守门,伊等以相命甜言巧哄财物。”

这些人是什么人呢?

有四种说法。

一是党项遗民。老郭认为,党项是个较大的民族,能建立西夏,与宋、辽、金、元四朝对抗数百年,还射伤成吉思汗并使其因此丧命,还发明文字,这样的民族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二是同治、光绪年间从南方逃居陕北的太平天国军难民。

三是张献忠失败后,从四川、云南逃回陕北的难民。

四是吉普赛人。

到底是什么人呢?是土著还是外来流民?老郭不得而知。如果那位看官有研究,一定告诉老郭。

蛮婆、蛮汉都住在偏僻乡村,如横山黑木头川的韩岔、殿市,靖边青阳岔、小河乡,延安甘谷驿乌阳川的安家屯、岳家塔、张屯、元龙寺等村庄。

真实的陕北人(陕北人从哪里来的)(20)

秧歌队里的蛮婆、蛮汉

现在,“蛮婆家”大都迁居他乡,少数留下来,如横山县韩岔、殿市乡的吴家、路家、拓家、秦家,就是公认的“蛮婆家”。现在,“蛮婆家”后人大都不承认自己是“蛮婆家”。

今天的陕北已无“蛮婆家”,白狄、鲜虞、匈奴、龟兹、吐谷浑、党项也早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秧歌队尾还有“蛮婆”“蛮汉”形象,他们是一对永远不分开的丑角,与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与搬水船的艄公儿、小艄儿为伍,做一些滑稽动作,插科打诨,引人发笑。这时,您或许依稀看到寒冷冬天在别人家柴垛上抽柴取草的蛮婆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