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2017年9月15日,《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随着一幅恢宏长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透过千载光阴的缝隙,展示给世人的不止有藏在水墨丹青里的地理山河,还有道不尽的千载传承。

经历了近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五个月的艰苦创排,2021年,由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12月18日、19日,这部舞剧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火把广场金鹰大剧院上演,再现《千里江山图》的惊艳之感,为西部观众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

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1)

传递传统文化的美好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的是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一位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穿越时空,来到千年前希孟即将完稿之时,观众也跟随展卷人的步伐,进入希孟的绘画世界,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画卷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

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2)

这其中,青绿是展卷人和希孟之间的一根纽带,也是剧中唯一一个抽象的角色,她在画中静待千年,静候着他们之间的一次对望。整部剧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现场观众跟随展卷人的视角,将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编导周莉亚认为:“当面对传统文化时需要有创造性,但是也要守正创新,抱有一颗严谨、敬畏的心。”

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3)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主创团队不仅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邀请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以及国画颜料、徽墨、宣笔、双林绫绢织造等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顾问。剧中,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都作为重要人物,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不同篇章在舞台上进行呈现,以此向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默默奉献的手工艺人和守护者致敬。

吸引更多观众进剧场

“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是我们创作的本能。”在12月19日举办的《大凉山细语——舞动新时代 跃向新高峰》上,周莉亚向观众透露了创作初衷。

据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周莉亚、韩真继共同执导《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等经典舞剧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相比前两部作品,“《只此青绿》是写意的,所以它的节奏很慢。”周莉亚介绍,在排练过程中,团队经常会担心:这一段表演,对观众友好吗?

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4)

近年来,舞剧在剧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很多人第一次进入剧场就被舞剧所吸引。作为一名80后导演,周莉亚表示自己对于舞台艺术的创作永远是一只手朝前,一只手朝后。“你一定要‘拉’着观众的手,带他们慢慢地走进剧场,慢慢地走进艺术,走进舞剧作品。这样才有更多观众会去喜欢,会真正地去感受,从而喜欢更多的舞剧作品。就像我们戏剧节的主题——‘戏剧即我们’。”周莉亚说。

关于舞蹈故事的音乐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部首演)(5)

在周莉亚看来,舞剧编导除了做优质内容创作者,还应连接院线与观众,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助力舞剧艺术发展。她也非常享受创作时刻,“作为创作者,对待每一个作品,每一个主题,都要倾其所有,呕心沥血、踏踏实实,全身心地去感受去创造。所以创作的那段时间是最安静、最单纯的。创作完了以后,你把作品搬到舞台上,去和观众对话,去真正传达想表达的东西的时候,也是最幸福的时候。”

编辑:二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