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

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

连日来,

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

披星戴月、顶风冒雨、拼尽全力,

只为广大群众能够安享一份岁月静好。

一对齐心抗疫的“准新人”

“奶奶,记得先把肉拿出来放在冰箱里。”10月27日下午,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327地质队小区内,一对“准新人”——杜晓艺和苏晖双双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上门为87岁的梅奶奶送去“暖心物资包”。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1)

1994年出生的杜晓艺是327地质队岩土公司二处职工,男友苏晖是上海铁路局的一名火车司机。10月19日瑶海区采取了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原准备回老家筹备婚礼的他们遵守规定住在管控小区内。看到社区防控任务繁重,杜晓艺决定做志愿者,苏晖丝毫没有犹豫也加入进来。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2)

现在,杜晓艺和苏晖在小区里从事秩序维护、分发物资、抗原检测登记等各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成为社区居民人人称赞的一对。(文/图:解晓一 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一份“特殊”的防疫物资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3)

“王奶奶,这是给您送的菜,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您要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如果家里有什么需要,您就给我打电话。” “谢谢你们,工作这么忙还想着我,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啊!”10月26日上午,三孝口街道安排志愿者将三十岗乡陈龙村合作社赠送的蔬菜等生活物资派送给辖区独居老人。收到“暖心菜”的老人们十分感动。(文/图:许小五 汪茜茜 全媒体记者 李想)

一个个随叫随到的微信服务群

“叮铃叮铃叮铃……”10月26日中午,蜀山区西园街道物资配送组张和生的微信铃声不断响起。恰值中午饭点,这是张和生与同事们又一个忙碌高峰。

“物资配送到户工作量巨大,特别是早中晚三个时段,是最忙碌的时刻,时间集中、物资量大。”张和生说,西园街道共有30人参与物资配送,每天的配送量在800件左右。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4)

据介绍,西园街道光明社区通和易居同辉北苑9号楼于10月21日执行封控。这是一座有着587户的高层住宅,楼内居住的大多是年轻租户,网上购物多、外卖配送频繁是这里住户的一大特点。街道成立专班,分成8人一组,每组负责为5层楼90户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和24小时管家式服务。

张和生是西园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他主动请缨加入物资配送组。“我们建立了楼层微信服务群,做到居民随叫随到,有呼必应。”张和生说。(文/图:高桂莲 孙雨静 全媒体记者 苏龙鹏)

一张张感谢卡为志愿者鼓劲

连日来,在宝业城市绿苑东区小区,志愿者在上门做核酸检测采样时,看到不少业主的门口贴上了暖心的感谢卡。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5)

“这让我们倍感鼓舞,感谢卡上画着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并配暖心、鼓励的文字,感觉自己的防疫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作为志愿者抗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文/图: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

一个个温暖的“医”靠让市民安心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6)

“麻烦你们了,你们也辛苦了,好的,谢谢!”这是经开区莲花社区居民周叔叔说得最多的话。

近日,莲花社区辖区内多个片区因疫情影响受到管控。周叔叔患有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平时每两天就要到医院做透析。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生活。经莲花社区及时协调,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区通知透析治疗可按原定计划进行。最终,周叔叔在10月25日下午2:00通过柏树郢居委会安排的转运车送到医院,在经过近3个小时透析治疗后,周叔叔由转运车送回小区,并由柏树郢居委小区专项管理人员带回住家。

“全程都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帮忙协调联络,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我们只是按照通知的时间等待出发就行了。”周叔叔感激地说。(文/图:赵姝姝 全媒体记者 朱震宇)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7)

因疫情防控需要,包河区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部分小区处于管控状态。出不了小区大门,可把郭文元老两口急坏了。原来,家住丝绸新村小区的郭文元老人患有肾脏疾病,每周需要去医院透析3次。接到郭老的求助电话后,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立即向包河区防指报备,并严格落实闭环转运要求,安排专人专车,“点对点”将老人送至定点医院就医。 (文/图:杜静 全媒体记者 代敏)

一名名城管队员“闪送”核酸检测标本

“穿好防护服,带上转运箱,我们准备出发。”早上7点,三孝口街道城市管理部的陈斌与他的搭档在领到防护物资后,熟练地穿戴整齐,开启了当天的核酸样本转运工作。

合肥夜晚灯光图航拍(最近在合肥拍下的这些画面)(8)

陈斌是一名90后退役军人,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勇担当,克服困难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并主动要求承担疫情防控工作中较为辛苦的转运工作。

自承担起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以来,陈斌每天要与同事搭档转运6趟标本,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尽快得到检测结果,转运的城管队员们每天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让检测标本实现“小时达”。(文/图:王钟旗 全媒体记者 李想)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弘 吴青培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法眼”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融媒体工作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