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让蒙恬不许班师回朝吗(为什么说秦始皇的大公子和蒙恬一个是愚忠一个是愚孝)

秦始皇到最后一次在沙丘的时候,他终于扛不住命运崩了。

这事儿到底和赵高有没有关系不知道,但是赵高一心想夺权,这是天下人皆知的。

赵高拉拢了胡亥和李斯两个人加入了自己的谋反集团,就开始为胡亥夺权做准备了。

一方面他对外隐瞒了始皇帝去世的消息,依然命令队伍照旧前进,为了不惹人怀疑,他甚至还恬不知。

使得命令人定时、定点的给始皇帝做饭,制造出始皇帝还健在的假象。

另外一方面,他写了一封假诏书,假借始皇帝的名义命令扶苏自杀。

当时扶苏已经被始皇帝派到边疆去,在塞外呢根本就不知道老爸已经去世了。

况且这一次出远门之前,父子两个还因为政见不合吵过架,本来就在想如何修复这父子关系呢,可没等扶苏想明白,想通这事儿,老爹命令他自杀的通知书已经被特快专递送到了他手上了,他也没考虑这通知书到底是真的、是假的。

接到诏书打开一看,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字儿,其实意思只有一个,你去死吧。

这个感觉那就叫万念俱灰呀。

跟他一起守边疆的还有名将蒙恬就上来劝公子,好歹是皇上的亲儿子,以后还将传位于您,他怎么会轻易赐您死呢?

这当中说不定有什么隐情啊。

好在咱们现在手中有不少的兵力,要不你、我二人带上队伍回首都问问。

扶苏听了痛哭失声啊,父皇从来都是言出必行的,他的决定何时更改过?

现在既然要我死,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们又何苦兴师动众,临死之前。

还背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呢。

在扶苏的心里边,秦始皇几乎跟神差不多了,试问这世间有几个人敢跟神叫板呢?

说完这番话,扶苏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秦始皇真的让蒙恬不许班师回朝吗(为什么说秦始皇的大公子和蒙恬一个是愚忠一个是愚孝)(1)

而蒙恬呢虽然他知道这肯定是赵高这帮人搞的鬼,可是为了对秦始皇尽忠尽孝,最后也是放弃了抵抗,最后被赵高这帮人囚禁起来,冤死在天牢里了。

扶苏自杀的消息传回来,赵高乐得手舞足蹈啊,真没想到啊,这小子这么好忽悠啊,早知道这样早几年就开始忽悠他了,干嘛弄得这几年过得这么不爽啊以我们后。

来看这件事儿也是一声叹息。其实以扶苏当时超高的人气,以及蒙恬手握重兵和超人的将才,他们想搞掉赵高和胡亥,那是易如反掌的。

只可惜呀,这两个人都因为愚忠、愚孝放弃了这个大好的机会,反而把自己给弄死了。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对自己残忍就是对敌人宽容就是为害天下。

对于赵高来说,现在自己夺权的路上所有障碍已经铲除得干干净净了,只差临门一脚了。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赶回首都咸阳。

当时护送秦始皇回咸阳的车队还在路上,这天气又热,始皇帝生前再牛、再。厉害也扛不住,死后尸体会发臭啊,当时又没冰箱什么的,在大太阳底下晒着,这味儿啊实在是够难顶的。

阵阵恶臭啊,那是迎风臭十里呀。

赵高也发现不妥,这随军的将士个个都长鼻子呀,大家很快就会发现真相了。

挠了挠头,赵高出了个怪主意,让人到海鲜市场买了很多的鲍鱼呀、咸鱼呀等等回来,说这些都是要拉回去给皇上换换口味的。

就这样,当始皇帝躺在回咸阳的车上和一大堆的咸鱼睡觉的时候,这护送的将士啊都以为让自己恶心的是那些鲍鱼、海鲜的臭味儿,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尽心维护视为神人的始皇帝。

早已经归天了。等大队人马回到了咸阳,赵高就立刻向外公布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而且当即宣布皇上有旨立胡亥为太子,继承大统。

这一年,胡亥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位,史称秦二世。

刚刚结束了几百年乱局的大秦帝国也很快走上了不归路。

大秦帝国的转折点的背后少不了赵高的影子,往大点儿说,赵高甚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可能有朋友就问了,赵高就是一太监,何德何能啊,能够改变中国历史。

虽然赵高未必是第一个参与政治得太监,但说它是第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宦官,一点儿也不夸张。

赵高到底是如何爬到如此高的地位呢?

这绝非偶然的,这是因为他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秦朝自商鞅以来都是法家的忠实粉丝,商鞅变法影响了整个秦国的走向,秦始皇当然也不例外了。

但是在秦王嬴政接手秦国的时候,秦国的地面已经很大了、太大了,每天要批改这么多的公文,需要用到的法律条文实在是太多了。

当时没有电脑啊、也没纸啊,所有的字儿都是刻在竹简上的,竹简这么沉,总是翻来翻去的查相关的法律条文,实在让人很崩溃,知道的是在查条文,不知道的。

还以为在捡破烂呢?在这个时候,神人赵高就出现了,对于秦朝繁杂的法律条文来说,这个太监居然可以轻松地倒背如流。

当然也没人知道他为了背下这么多的法律条文究竟吃了多少苦。

五但是事实证明他吃得苦绝对值得。

所以这么些年来,嬴政在批改公文的时候,旁边站个赵高,哎呀,那比电脑好用多了,这赵高就是当年的度娘啊。

秦始皇真的让蒙恬不许班师回朝吗(为什么说秦始皇的大公子和蒙恬一个是愚忠一个是愚孝)(2)

如此一来,这赵高想不红都难呐,而且他很快就成了秦始皇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的私人家教了。

所以说啊,如果想在老板身边混出点名堂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老板感兴趣的东西通通给背下来。

老板喜欢的东西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背下来以后,他给你的东西你就会非常喜欢了。

比如说是位子、票子、面子,赵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坦诚地说,秦始皇在世的时候,赵高、李斯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勤勤恳恳的公务员,那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

可是当始皇帝一死,先是赵高第一个跳出来的,出于对权力的渴望,改变诏书、夺取大权,从那以后,宦官篡权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没少发生过。

那么李斯呢在这之前,他算得上是秦国的好相国了,他尽心辅佐始皇帝统一六国、破旧立新,奠定中国封建王朝发廊的基石。

但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自身欲望的时候,原来也是把持不住的。但这世上的事儿有因必有果,赵高因为一己之私落得千古骂名,李斯因为一时的贪欲,最后被赵高所连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从此中国历史上提到好相国、提到贤相的时候,再也看不到李四的名字了。

由此可见,为了蝇头小利忽视了今后的危害,这种做法是超级不明智的,最后会贪利不成,深受其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