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出土的文物(大运河挖出唐代古井)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河北故城县文物部门进行大运河文物普查时,在武官寨镇周楼村东大运河河道正中央竟然发现了一口唐代古井。
记者看到,古井的井壁完整,有8层井砖露出水面,井口处井砖有被掀去几层的痕迹,一些完整和不完整的井砖散落在井口周围。经测量,古井直径约1.5米。经常提水的一侧井壁上缘,经年累月被井绳勒得稍微外倾。
据故城县文保所所长姜玉岭介绍,灰色井砖宽度较窄,呈微弧形,属于专门烧制的井砖,垒砌起来形成规则的圆形井壁。
图片:唐代古井资料图(非此次发掘)。
从砖的厚度、密度、大小判断,古井属于唐代早期,一侧井壁稍微外倾,说明古代人曾在这口井周围生活了很久。
古井周围还发现一些大型城墙砖、碎陶片,说明这里曾经有村庄或城镇。村庄或城镇废弃后,大运河改道流经此地,淹没了古井。神奇的是,此段运河常年断流干涸,古井中还有水和小鱼、泥鳅。古井位于大运河河道正中央,运河流淌数百年,古井竟然没有被泥沙淤满。
姜玉岭认为,运河内古井的发现印证了京杭大运河在隋唐之后取直改道的历史,也为研究这一区域古代村庄或城镇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和实物资料。
图片:美丽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古代开挖运河主要是为了军事活动服务的。比如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这就成为了京杭大运河建设的开端。
隋唐时期也大规模地扩建运河,贯通了都城洛阳且连涿郡,特别是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唐朝《汴河怀古二首·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交通的巨大影响。
图片:隋炀帝与运河。
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在《中华史纲》中也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表达了赞赏的观点:“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非有极远大的眼光与气魄,非有极雄厚的财力、人力与企划力不能完成。”
历史学家对于隋炀帝的评价更多的是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中华南北东西,使中华世界的凝聚力量加强。
而且从整个隋代全国经济方面来分析,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却是是南北区域经济重心转移引发的形势变换的必然。
图片:古代大运河的走向示意图,不但联通南北,还贯通了东西。
著名历史学家全汉升教授在其著作《唐宋帝国与运河》一书中提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虽然全国的军事、政治重心依然在北方,但是因为多年的战乱和破坏,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为了把已经南移的经济重心和留在北方的军事政治重心联系起来,这才修建了大运河。
隋朝统一全国后,北方屡次经历兵祸,生产力低下,百姓不但生活困难,还依然面临着突厥、高丽等外部势力的威胁。
而此时的南方,经历了三国两晋,宋齐梁陈的持续开发,已经从不毛之地变成了“衣食半天下”的全国财赋之地。
隋朝要深度控制北方,就需要大量来自江南地区的财物、粮食支持。这一迫切的需求才是隋朝修建大运河的根本原因。
图片:隋炀帝顺着大运河下江南。
唐朝建立之后,大运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整个关中地区的粮食都需要通过大运河从江南调动。
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又发生了军队巨大的变革,传统自带干粮的府兵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情况,大唐的军队改成了国家负责后勤的募兵制,这对于唐朝的粮草又增加了大量的负担。
江南的粮草在通过运河抵达洛阳后,还需要八百多里水路 山路才能抵达长安,在这段路途上时常发生船只倾覆、纤夫坠崖、牛马累死等惨剧。于是在唐代,如果遇上灾年,皇帝一般都会带上大批官员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办公,为长安节省大量的粮食。
《新唐书》中记载咸亨元年关中大旱,唐高宗先后通过禁酒、减膳等措施节约粮食,但还是“是岁大饥”,于是唐高宗带着整个朝廷百官前往洛阳。
图片:一代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后自然也是直接定都洛阳,一方面是因为长安是大唐李氏的大本营,另一方面则是洛阳在运河运输上的便利位置,非常繁华富庶。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也多次行幸东都洛阳,而唐玄宗任命裴耀卿、韦坚等人改革漕运,江南栗米可以便利地直达长安后,关中再次富庶天下,大唐也迎来了繁盛的开元盛世。
此时大唐用兵西域,无论是击败吐蕃,远征勃律(今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市附近),可以说军队后勤的保障都和大运河便利的航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图片:大唐将士的后方是大运河的保障。
但“成也运河,败也运河”,等到安史之乱后,大唐这条生命线不在自己掌握之中,大唐也陷入了衰亡的恶性循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史朝义都曾派兵南下,导致漕运阻绝。虽然唐肃宗最后平定了安史之乱,但也导致许多掌握军权的大将纷纷割据一方。
当时天下总计有方镇(藩镇)48道,各地州府295个,有1453个县,总计户口是244万零254户(其中有15道71州属于是世袭,不申报户口)。但是每年给国家上缴税赋的只有8道,49州,纳税人只有144万户。
从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人口锐减,运河河道年久失修逐渐淤塞;漕运最为重要的劳动力极度缺乏;再加上各地军阀截留、治安混乱,运河运力锐减。唐德宗时期,各地乱兵四起,朝廷派遣去平叛的军队都有断粮之忧。
图片:唐朝兴也大运河,亡也大运河。
在唐末军阀朱温和杨行密的清口大战中,杨行密为了战胜朱温部将,直接采用水攻的办法掘开了河堤。虽然此战是以杨行密保住了自己在江淮的地盘而告终。但是大运河受到决堤水患的影响也溃决变成了沼泽,在没有国家级人重新疏浚之前,大运河无法再次进行通航。至此隋唐大运河也彻底断绝了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断绝后,得不到江南的物资供应,大唐帝国再也没有了复兴的机会,很快就崩溃了。
所以说,唐朝的命运“兴也大运河,亡也大运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