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不动手(我就看看不说话)

社交平台的万能真不是盖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交platform,我们国家的发展利用得似乎特别登峰造极,据说十亿人民八亿都微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只看不动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只看不动手(我就看看不说话)

只看不动手

社交平台的万能真不是盖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交platform,我们国家的发展利用得似乎特别登峰造极,据说十亿人民八亿都微信!

微信的联系联络功能是最基本的,微信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小到展示个人生活心情,晒这秀那,拉票求赞,大到寻人筹钱,那一个个的各种群,家族群,同事群,工作群,同学群……包罗万象,几十年的光阴都被一个群刷地拉近了,我的小学同学们毕业将近30年了,在群里相聚仿佛才几天没见面。

微信的强大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家校联系上,现在估计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我不知道,估计也没甚必要了),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有了群,的确方便,老师们可以发布面向全班家长的重要通知,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学习成绩等等,家长们有疑问也可以在群里与老师沟通,伴随着便利的同时,烦人的负面的也来了。

今年九月开学一段时间以后,老师把我拉进了班级家长群。这种群,我是既想加又不想加,也不得不加。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想把“千万不要做微信群里招人烦的家长”这类链接发到群里,还是忍住了。

从什么时候起,人多的群里我绝不做声,死一般地存在。我的圈子窄,群也少,别说是素昧平生的人,连小学同学群我都不说话,经过那么久的岁月,彼此也差不多形同陌路,不熟的话就不可造次,冒昧讲话很唐突。群里那么多人。你说了什么有价值的话,值得浪费他人时间?

且我认为家长群里的主角是老师,我加群是为了接收信息,有事就跟老师私聊。那篇文章里糟痞的招人烦的家长,哪个群里都有。老师一发话,马上就讨好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还有动不动就歌颂老师:老师您付出太多了,还恨不得要加上感动流泪的表情。

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我们这个班级群还有个特点,只要老师发布消息,哪怕是芝麻绿豆,立刻就有家长开始接龙,把老师的消息一复制把他孩子的名字写个1发出来,要别的家长2,3,4这么接下去,有这必要吗?

家长群是仅供班级老师家长联系的平台,你的旅游照片,你出差在外地吃什么过早,你家孩子以前练琴,画的画的照片没必要晒在家长群里吧,就算你们在群里有熟人,也有不熟的吧,这么界限不分明,不好知道吗?

那天手机充着电,过了半天了,我拿起一看,嗯?群里有人在自发召集本班家长见面会,本周五,目的:讨论班级现状,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然后又接龙?我的天,真无语,高二总要分班的,以后是不是一个班还不知道,几十个家长,层次来历全不同,没有老师参加组织,你一言我一语,能讨论出个啥?

我一如既往缄默,看看情况再说。那两天,群里热烘烘啊,到最后还有热心家长逼着表态,来是不来?还要对照老师之前发智学网账号的班级名单,甚至还有家长把开学军训时学校公布的分班名单发到群里,供主办方检查哪些家长不在群里,哪些没有回复?

不带这样绑架人的吧?我不是不支持班级工作,但是就像有个家长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负其责,干嘛越俎代庖?学校的归老师管,各人回家管好自己孩子,每家情况不同,孩子的规划出路也不同,何况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不许玩手机,保持教室安静之类。这是家长该插手的吗?

无奈之下,我很客气礼貌地向临时自封的家长委员会们请假,表示感谢,歉意,以及会配合执行“大会”上全体共同达成的意见共识的决心!周五下班恰好单位要开会,我确实来不了。有个同样不能来的家长干脆把我的请假信息复制改个名字粘贴出来。

回家路上,看到群里要求交班费,发红包给某个妈妈收,我忙不迭地赶快装钱进红包发过去,连“恭喜发财,大吉大利”都没来得及改,虽然也有点小不爽,不是老师才有资格收班费吗?过一会在看,真搞笑,一片混乱,有家长没搞清状况,抢红包抢惯了,上来就抢走了两个红包,里面一片某某妈妈抢了谁谁的班费,还有说我去要回……

会议达成的决议有:淘宝上订购两个装手机的盒子,钉在教室墙上,每天要求全班学生课前把手机放进去,不知到今天为止实施了没有?还说要专配一个老人机给孩子们打电话,电话费家长均摊?

其二是周一到周三每天派两名家长到学校教室监督上第一个晚自习,关于这个问题,有与会的家长会后在群里提出异议,建议值日家长不要进到教室里,以免影响正常教学,孩子们也会反感,言之有理,但是有家长长篇大论反驳得更义正辞严。

这周起,正式执行,适逢寒潮陡降,亏了去值日的家长,站在教室外面“偷窥偷拍”,然后放到群里。

有个家长直言不讳提出:请不要拍摄我儿子的照片放在公共场合,这样做是违法的,结果马上有家长跟帖说,同意将孩子照片放在群里,因为他是众目睽睽之下,敢作敢当;还有家长说孩子成长照片珍贵,就算做错事在错误中才能成长,感谢家委会,会珍藏拍到的她孩子照片;有家长劝班级群是内部交流群,照片不会外传……

老公说这样也好,如此抓一抓管一管,学习环境学习氛围肯定比不抓要好,他律促自律,自律才自由,而且在家长们发的照片里可以一窥我娃的样子。昨天有家长发图片配说明:孩子们在排练诗歌朗诵。老公指着其中一张说:这不是咱孩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