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的各月内容(携号转网前想好了)

11月11日,工信部网站发文《全国“携号转网”系统上线试运行》,称: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完成,已上线试运行。除已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的五省(直辖市)外,全国其他26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企业将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开放“携号转网”服务申请,这标志着携号转网进入全面商用前的最后一步。同时工信部还发布《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将从12月1日起实施,全面规范携号转网行为。这为携号转网提供了制度保障。

什么是携号转网,简单说,就是不换号码从一个运营商的用户变成另一个运营商的用户,号码没变,运营商变了。

携号转网的各月内容(携号转网前想好了)(1)

携号转网实施前,你一看手机号是139开头的,这一定是移动用户,189开头的,一定是电信用户,186开头的,一定是联通用户,携号转网实施后,这个规律不能用了,因为用户可能换了运营商了。

目前天津市以及江西、湖北、海南、云南四省已经于9月19日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其他26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于11月底前正式开始提供服务,现在进入了最后的试运行阶段。

携号转网流程:

携号转网的各月内容(携号转网前想好了)(2)


携号转网需满足五个条件(其实这早在全年12月五省市试商用时就已明确提出,现在只是推行到全国):

携号转网的各月内容(携号转网前想好了)(3)

携号转网的各月内容(携号转网前想好了)(4)

其实前两个条件是多余的,因为如果用户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哪个运营商都不应该为其提供服务,更不用说转网了。条件3也很正常的,消费了就应该“付费”,不能转到其他运营商了,这个运营商的欠费就不管了。

重点是第4、第5个条件。条件4要求用户和转出运营商之间没有带期限的合约关系,如果有,需解除后才能转网。条件5要求离最近一次携号转网的时间超过120天。也就是说,转入新的运营商后,后悔也需120天才能再转走。这就要求用户转网前必须想清楚,为什么转网?

我之前分析过,携号转网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到三大类:资费、网络、服务。下面一一加以分析。

第一,为更优惠的资费而转网。各国携号转网推出后,资费都是运营商吸引用户转网的最主要原因。过去几年,联通也曾凭借腾讯王卡及其他互联网卡吸引了用户,获得了资费低的“美誉”。但今年开始,风向变了。

看看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100元以上的资费,三家运营商相似套餐档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资费相同,中国移动便宜1元,不到1%的差距很难成为吸引用户转网的依据。

同时,其他套餐的资费差距也在快速缩小。国家要求运营商大幅减少在售套餐,要求运营商整改恶性竞争行为,运营商的套餐补贴减少,下属的省、市公司推出的超低价套餐纷纷被叫停,三大运营商的套餐资费也趋于一致。

转网能够带来的资费优惠更多的出现在融合套餐上,例如,用户甲的家庭宽带是A运营商的,手机号是B运营商的,如果把手机号转网到A运营商,并加入融合套餐,该用户的整体通信费用会下降,降幅最高可能超过20%。家庭宽带用户较多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将成为携号转网的受益者。

第二,为更好的网络覆盖而转网。如果一个用户的住宅、办公室或者其他常去的区域(例如地下车库)的网络信号很差,用户的体验就会变差。携号转网实施前,用户只能被动接受,而实施后,用户就可以对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进行比较,哪家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好就转到这家。以4G网络为例,中国移动的基站数明显多于另两个运营商,总体来看,网络更好一些,但是还需要根据用户的自身情况去判断,三大运营商的覆盖不一样,可能就有的地方移动的网络覆盖不如另外一家。

第三,为更好的服务而转网。资费、覆盖是激励用户转网的条件,而服务是一个保障条款,用户转网不是因为另一个运营商服务更好,而是因为他现在所在的那个运营商服务不能让其满意。遇到这种情况,以前用户只能“逆来顺受”,现在用户可以“用腿投票”,转网到其他运营商。

携号转网全面实施后,用户有了选择权,为了减少用户流失,避免市场份额下降,三大运营商都会在资费、网络、服务上下更多功夫,不仅会自己做得更好,还会经常和另外两个对手比较,如何做得更好,或者如何弥补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实际转网的比例会很低。从已经实施了近九年的五省(直辖市)携号转网试点看,截至2019年9月,一共办成“携号转网”290万人次,而9月底,五省(直辖市)的移动用户共计17324.8万,携转率约1.67%,携号转网并不能改变市场格局,改变的是运营商的态度。例如,近期三大运营商都开始下大力气优化在网用户的套餐了,有的运营商向用户推荐更优惠的新套餐,有的运营商向用户赠送服务,有的运营商直接增加套餐中的流量,运营商对“星级服务”的重视高涨。

您准备转网吗?要想好了,后悔要等120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