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的情怀在哪里(你的生活要变样)

5月27日“共庆百年华诞 奋力开创新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沈阳人的情怀在哪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沈阳人的情怀在哪里(你的生活要变样)

沈阳人的情怀在哪里

5月27日

“共庆百年华诞 奋力开创新局”

沈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保障专场举行

从教育到养老

从房产到交通

从看病到就业

……

沈阳“一大波”惠民政策来袭

你关心的是不是也在其中?

未来你还可以有更多期待哟

01

教育

高考考点教职员工本月底前

全部接种新冠疫苗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闫凤霞介绍,目前距离高考还有10天,沈阳将有30783名考生参加考试,全市设置了13个考区,55个常规考点,1058个常规考场,还设置13个备用隔离考点、165个备用隔离考场。

在做好各项考务安全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每个考点建立卫生防疫组,由1名负责防疫的副主考、1名防疫工作人员和1名医务人员组成。从5月24日起,对所有考生及考务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考务人员在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将立即进行调换;考生有发热的,经卫健、疾控等部门综合研判后,将采取启用备用隔离考场等方式合理安排。各考点的教职员工将在本月底前全部接种新冠疫苗。

实行“史上最严择校令”

和最贴心“弹性离校”

沈阳推行“史上最严择校令”,严格落实单校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阳光分班等入学政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现了零择校、零借读。

在全省率先实行“弹性离校”,每年投入1.4亿元,为学生提供普惠性课后服务。

针对学生负担重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减负提质20条”,全面实行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建立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制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做到校内、校外负担一起减。

针对学生健康问题,实施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程,学校食堂科学膳食配餐,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小眼镜”“小胖墩”比例持续下降。

02

民政

100%城市社区实现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

沈阳市民政局局长于久元介绍,沈阳于2019年颁布实施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52家,社会化养老床位4.87万张,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02个,100%城市社区和63%以上的农村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

城乡低保实现15连涨

农村涨幅146.8%

沈阳已经连续1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2020年底,城市、农村低保标准相比2012年底提高了62.5%和146.8%。全市纳入兜底保障贫困人口达6308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8% 。特困人员、残疾人和孤弃儿童福利保障进一步加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工作。

疫情期间,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发放消费补贴790万元,为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发放慰问金和临时性工作补贴每人达到3300元。

03

人社

三年内实现新就业50万人以上

沈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霞介绍,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沈阳在吸取借鉴杭州、西安、郑州、重庆、成都等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2021-2023年就业工作进行了谋划设计,提出了《沈阳市促进“强链”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具体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实现“54321”,即:新就业50万人以上,吸引高校毕业生40万人以上,创业产生市场主体30万个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农村稳定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3.7%以内。实现3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04

房产

12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月末竣工

沈阳市房产局局长陈杰介绍,2021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将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即:拆除违章建筑;实施“上改下”线缆管线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增加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书屋生活娱乐设施、增加消防和监控等安全设施。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工,有92个项目5月下旬陆续进场,到9月末,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的121个项目将全部竣工。

05

卫健

智慧医院建设居全国前列

沈阳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占福介绍,沈阳的智慧医院建设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在全国率先制定《智慧医院建设评审标准》,委属医院全部实现手机APP等多路径预约挂号。在和平区、铁西区开展“互联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建设。

“十三五”期间

人均寿命延长近1岁

“十三五”期间,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9.87岁提高至80.85岁。全市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国家级双试点城市建设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开展医养结合标准化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建设37家医养结合机构、2720张医养结合床位,以及13个安宁疗护机构、180张安宁疗护床位,年服务老人1万余人次,医养结合“沈阳模式”被国家卫健委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推广。

完成妇女“两癌”

免费检查43.4万人次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持续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开展新生儿疾病免费检查5.5万人次,完成妇女“两癌”免费检查43.4万人次。和平区、浑南区、大东区获评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深入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政策,实现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

06

交通

打造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廷威介绍,“十四五”期间,沈阳将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围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欧班列枢纽节点等国家规划赋予的交通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通过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国家铁路枢纽、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完善邮政快递枢纽来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东北振兴增长极。

超前谋划沈阳-大连-烟台

战略性高速走廊

围绕全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以沈阳为核心,以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沈抚示范区为支撑的现代化都市圈,强化沈抚、沈营、沈丹、沈哈、沈康、沈彰、沈盘七大交通复合走廊,强化都市圈“核心区”交通衔接,率先形成“1小时”生产组织圈,逐步构建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超前谋划沈阳-大连-烟台战略性高速走廊,实现海陆无缝衔接。探索中心城市引领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和提升区域辐射能级的新模式。

来源:沈阳发布、辽沈晚报

来源: 辽宁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