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之心王红艳(王红艳勇敢的追梦人)

□晚报记者 于河伟

仁人之心王红艳(王红艳勇敢的追梦人)(1)

王红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王红艳26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以校为家,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一所当时生源低下、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的薄弱学校在3年内成功转型为全县实力最强的优质小学。如今,她已经把学校带到了省市和国家级的展示舞台。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驻马店市首届十佳校长、河南省名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

王红艳是汝南县人,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汝南县回民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现任汝南县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昨日,记者在校园内采访了王红艳。

王红艳视教育事业如生命,即使进入了领导班子,也承担着小学语文和班主任的工作。为了培优补差,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她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时间,早来晚走,为此,她新买的自行车还弄丢了两辆。当大家问她后悔不,她笑着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党培养了咱多年,咱就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孩子和家长。”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校的教师家属都说:“你们的校长嫁给学校了!”是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不仅业务精湛,还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学习焦裕禄精神。她带领着全体党员去兰考学习缅怀焦裕禄精神,重温党员誓词,践行着概括的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个字的真谛。

没有设备,没有经验,没有草图,但大家在王校长的鼓励下有的是信心和动力,有的是胆量和创新。老师们自己作图、自己调色、自己绘制。凌晨已过,老师们还在描摹;炎炎烈日,女教师们暴晒在屏风墙前。三天的日夜奋战,王校长和美术组的老师们拿下了屏风墙的伟大创作,只花了六百多块钱,令大家赞不绝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些年,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王红艳准会早上7:30、下午1:40准时出现在两座教学楼上,察看教师辅导情况,察看校园安全。虽然个别老师有时也想发发牢骚,可转身又会心服口服地说:“一想到校长每天都这样早来晚走,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还有的老师形容得更可笑:一到辅导时间,即使没有自己的辅导,在家里也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像做了贼一样,一到学校心里反而踏实了。

看到王红艳校长这样真抓实做、艰苦创业,班子成员们也带头讲课、研课、评课,老师们从内心里感觉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慢慢在学校形成了重教风、抓学风的教学习惯。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类赛课,来不及等学校评课,很多主讲老师就主动拿着本子找王校长反馈点评,让她指出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之处。

如今,在王红艳的带领下,汝南县第三小学先后荣获“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尝试教育示范实验学校”“全国国学教育实验基地”“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 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全市学校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市首届十佳教育特色学校”“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学校政研会工作者、全国读书教育活动指导奖市教育市优秀教师、市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原名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支部书记、学校的领路人,她大胆地进行了高效课堂的改革和创新,实行了“开门办教育”“知行合一”等系列实践活动。为了切实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她率先推出了特级教师“高效课堂展示课”,并于2012年2月成立了汝南县独一无二的“汝南县第三小学名师工作室”。 这是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新举措,在我市来说尚属首例,这一创新的举动,展示了她敢为人先、敢于走在课改前沿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参与其中的三小教师来说,更是收获了这份决心,收获了展示课堂教学的信心,收获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恒心。她还在现有课程资源开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具有区域特征的校本资源,努力使国学成为三小一门系统的校本课程。

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王红艳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不断学习,大胆创新,强力推进了课堂改革, 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三小从创新走向了发展。王红艳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事业满怀热忱,对工作精益求精,心中始终装着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弘扬了焦裕禄精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她有效协调处理回汉家长、学生矛盾26件,件件都是故事。她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模范典型,是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