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一个代理连长的回忆录(一位侦察连长的对越反击战故事)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对越反击战一个代理连长的回忆录(一位侦察连长的对越反击战故事)(1)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人员中,侦察兵发挥着关键作用,李艳明就是一位当年参战的侦察连长,他1960年9月出生,1978年12月参军,1986年8月16日,北京军区三十八集团军奉中央军委命令,组建第十二侦察大队赴云南前线参战,李艳明所带领的侦察三连入选了这个队伍。

特侦三连四个排加连部后勤共138人就分布驻扎于云南我方边境地带的大弄村,站在村边可以清楚看见越南军民的活动。

侦察连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抓捕俘虏。特侦三连创造过一项记录,就是没有动用一枪一弹就抓获了俘虏。

1987年3月15日,特侦三连发现一处越军苗王二营防守阵地,此处防守的越军为一个班,根据观察掌握的情况:越军每天上午8时30分至9时左右从高地上下来1个士兵打水,每天下午3点左右还会下来一次打水,有时下来1个人,有时会下来2到3个人。由此,特侦三连判断越军一天吃两顿饭,摸准了情况,便返回八布乡驻地,组织伏击捕俘战斗。

3月20日下午,参战各组人员将脸手涂上绿色涂料,进行了巧妙伪装,天色完全黑下来后出发。为了不让越军发现,任何人不许打手电,摸着黑前行,凌晨6时许,特侦三连全部人马才抵达到距水池十米左右的最近隐蔽处,就地休息,等天放亮再进入到水池。

早7时天放亮,天公作美是个大雾天,能见度只能看出20来米。按照原先的观察,越军下来打水的时间是在8时30分至9时左右,快到8时30分时连长李艳明的心跳动得非常厉害,这一刻将决定着生死与成败,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到了8时30分越军竟然没下来,等到9时30分也没下来,又从9时30等到10时许还是没下来。

连长李艳明有些急,瞬间脑子里想了许多,设伏点选择错了?行动企图被越军发现了?或者是越军还有地方打水而我们提前没有侦察到?很多“万一”的想法,让他越想越觉得可怕。

一直等到11点58分,目标终于出现,只见一个越军,右手提个水桶出现在左前方的小路上,连长李艳明急忙对着对讲机吹了三声响,示意捕俘组目标出现,越军个头不高,右手提一个汽车用的扁型水桶,随着脚步声走进伏击圈内,只听见敌人一声嚎叫并且扑通倒地的声音,连长李艳明心想“成了”。当他爬到小路时,捕俘组一名队员姚春福已经将扛着的越军士兵扔在了他的面前,捕俘成功,特侦三连无伤亡,没放一枪一弹。

对越反击战一个代理连长的回忆录(一位侦察连长的对越反击战故事)(2)

图注:特侦三连不费一枪一弹抓捕了一名越南士兵武黄南(图中右二)

经过对俘虏的审问才知道,特侦三连抓获的是越军苗王二营某连某排某班二等兵武黄南,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下来打水?”他回答:“今天是星期天,只吃中午一餐饭”。这一餐饭可叫特侦三连整整伏击守候了一个上午。这个情况可是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以来,还没有一个军的侦察分队,在侦察兵作战行动中不放一枪一弹的生擒俘虏的战例,这次被特侦三连创造了。战后,特侦三连被成都军区前指授予“智勇双全巧伏敌,无声战斗堪称奇”锦旗一面,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对越反击战一个代理连长的回忆录(一位侦察连长的对越反击战故事)(3)

图注:特侦三连抓捕越军俘虏后获得了上级嘉奖,图为上级颁发给特侦三连的奖旗

对越自卫反击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尊严,抗击了当时苏联的世界霸权主义和越南的区域霸权主义,为党和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的根本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我国获得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国际安全环境,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更多精彩,请关注兵工科技微信公众号(微信ID:binggongkej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