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描写的是宋朝哪个时期的事 水浒传中的汴京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不仅是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的刻画描写,更是深入人心。但今天要说的,却不是《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而是这本书折射出的盛世。
水浒传
读过原著的读者,恐怕都会对北宋王朝的无力感到失望。高俅、蔡京、童贯与杨戬四大奸臣,朋党比周,狼狈为奸,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殊不知,这正是繁盛商业经济之下养出的恶习。
《水浒传》中的汴京城《水浒传》是小说,既然是小说话本,自然离不开一处地方。它就是勾栏瓦舍,最先兴起于北宋的都城汴京,也是小说话本的起源之地。因此在《水浒传》中,处处充满了汴京城的影子。
从小说主旨来看,"官逼民反"无疑是一个贯彻始终的主要线索。纵观梁山108好汉,除了被迫投降的"朝廷派"之外,其余人等皆来自民间,皆是受到官府欺压所为。甚至像林冲、杨志这样的官家子弟,在不愿攀附权贵的基础上,也很难在朝廷中立足。
“豹子头”林冲
而汴京城中的四大奸臣,便是"官逼"的代表人物。正是他们的一手遮天,才导致不少好汉落草梁山。汴京与梁山,便是原著中的两大地缘环境,一个是官家代表,一个又是民间草寇。
尽管众兄弟都对朝廷多有腹诽,但大哥宋江,却是一直心向朝廷的。梁山众将议事的地方,叫做"忠义堂",为宋江所设,便暗指其心意。先忠于朝廷,忠于汴京城;再与民间的兄弟讲义气。
古代汴京城规划
作者借宋江之想,便定下了梁山好汉日后的基调。所以在他们的视角中,汴京城不再是藏污纳垢之地,反而受宋江忠心天家的影响,此地便成了繁华的象征。
原著第七十一回写道,宋江在排完座次之后,便打算前往汴京城看看。"我生长在山东,不曾到京师。闻知今上大张灯火,与民同乐,庆赏元宵。自冬至后,便造起灯,至今才完。我如今要和几个兄弟,私去看灯一遭便回。"
一方面,他希望得见天子,以表达自己对天家的忠诚之意;而另一方面,生长在山东的宋江,的确对汴京城的繁华心生向往之地。
古代汴京剧照
这是符合历史的。从《东京梦华录》中,便不难看出汴京城的繁华,人们生活在其中,好似一场梦境。宋江的心声不足为奇,他实实在在代表了一种人:生活在北宋地方的百姓,皆把汴京当做是一处人间乐土。
更何况,宋江等人虽然在江湖上很有名气,但仔细论起他们的跟脚,无非都是乡下的一些土财主。哪怕在村镇上再有名气,也其实是个农民出身。而汴京城的繁华,无疑对他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吸引力。
到了原著第七十二回,宋江等人进入汴京,果然便被其中的繁华震惊了。只见书中这般描写道:"元宵景致,鳌山排万盏华灯。夜月楼台,凤辇降三山琼岛。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十万里鱼龙变化之乡,四百座军州辐辏之地。黎庶尽歌丰稔曲,娇娥齐唱太平词... ..."
在书中,还有多处地方,都描写了汴京城的繁华。正是这令人心惊动魄的盛世,给梁山好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投降而来的"朝廷派",他们本就是官员出身,自然见识过皇家繁华。
高俅剧照
而梁山上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看似逍遥快活,又岂能满足他们?另外还有一些穷苦人家的好汉,见识了汴京繁华,又岂能不生出别的心思?
所以当宋江提出"招安"之时,他们心动了。梁山虽然是"替天行道",但是这天,不正是皇帝吗?到了这里,读者又岂能不明白:原来,梁山好汉一直反的不是朝廷,也不是皇帝,他们只是反对奸臣、贪官与小人。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农民起义,是妥协性,也是不彻底的。但实际上,作者早在小说开头便揭露了这个主旨。石碣村三阮出场时,便唱了一些歌谣。
阮小五唱的是:"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阮小七唱的是:"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显而易见,哪怕是身为晁盖旧部,被宋江打压的三阮,也懂得向皇帝报恩,如此一来,他们对招安的态度,自然是支持的。
《水浒传》中的繁荣盛世
为了渲染汴京城的繁华,书中无处不再写北宋王朝的繁荣。仔细读起来,便不难发现有很多细节处,都体现了一个无比发达的商品经济。
(1) 随处可见的酒馆茶楼
还是以宋江的视角来看,他当年在江州浔阳楼题的反诗,也就此改变了他未来的命运。但是这一回中提到的浔阳楼,它的气派、豪华,也足以令人动容。
浔阳楼
话说宋江坐下之后,点了一些菜肴:"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小地方出身的宋江见状,一下子被吸引到,还连声赞叹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
江州所在地理位置
正史记载中的江州,也恰好是一处繁华之地。作为长江附近的交通枢纽,江州的经济虽然比不上汴京,但也是远近闻名的重要城镇。而浔阳楼作为江州有名的大型酒楼,更是将服务做到了极致。这样的写实描写,充分体现出当时无比发达的餐饮业。
另外,在全书中也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酒楼餐馆与茶肆。哪怕是鲁智深来到了乡下,武松赶路时经过山林,都能随处可见一个小酒家。这些地方,不是作者刻意安排的"金手指",而是当时北宋餐饮业发达的最真实写照。
繁荣的宋朝
(2) 生动形象的宣传手段
既然商业发达,那么商人与客户之间的往来,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从酒楼茶肆中的小二来看,他们热情的服务,便能让每一位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除此之外,商人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也经常会动用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吆喝。七人组智取生辰纲时,白胜扮做的酒贩子,便一边唱歌,一边挑着两桶酒吆喝,引得杨志手下的差役心里直痒痒。
生辰纲丢失后,杨志流落到汴京城街头,不得不出售家传宝刀。而他采取的叫卖方式,也同样是吆喝。
杨志卖刀
除此之外,商家还习惯在"酒幌子"上做广告,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武松打虎之前,景阳冈上的"三碗不过岗"了。
这则广告不仅简单易懂、深入人心,更是不露声色地夸赞了自家的好酒,当真是高明之极。
(3) 层次不齐的娱乐节目
在《水浒传》中,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正如文章开头的那样:宋江等人入汴京,其实便是为了看元宵节的花灯。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是因为在这个时候,汴京城最为热闹。而越是热闹,便越能体现出北宋王朝的富裕与强盛。
当然,书中还描写了其他的娱乐节目。比如相扑表演,便脱胎于汴京城中的勾栏瓦舍。浪子燕青与任原的一场摔跤决斗,更是让不少读者大开眼界。倘若不是亲身经历过,作者又怎么能写的如此出彩?
不仅如此,书中对于各种节日活动的描写,也是十分到位。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在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好汉们也都会"入乡随俗",上演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活动。
再加上108好汉中,各路能人奇才层出不穷。比如玉臂匠金大坚擅长雕刻、铁叫子乐有一副好嗓子、通臂猿侯健是个优秀裁缝,而轰天雷凌振又懂得造火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都是身怀绝技,体现了北宋时期手工业的繁荣盛景。
北宋时期的重商思潮
以上种种描写,都体现出了北宋商业经济的无比发达。而在正史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有史可考的。这主要表现为:北宋建立之后,社会中逐渐涌现出了一股重商思潮。
(1) 士大夫对商业的重视
商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时人们对他的重视。只有世人对其抛开了偏见,才能促使商业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而文人士大夫作为北宋时期最有话语权的一批人,他们的思想转变,便为北宋重商思潮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宋代改革派的先锋人物,范仲淹,最近在热播剧《清平乐》中又火了一把。而他老人家的主张,便是重视商业。为此,他曾多次呼吁:"今须朝廷集议,从长改革,使天下之财,通济无滞。"
范仲淹剧照
有了范仲淹的带头作用,后世一些文坛大佬人物,都纷纷加入了重视商业的队伍中。范仲淹之后,当时的文坛一哥欧阳修,也提出过类似看法,还呼吁朝廷"与商共利"。在他之后,还有王安石、李靓、苏轼等人,也纷纷倡议,要重视商业发展。
最有话语权的"士大夫天团"都发声了,北宋王朝也难免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果不其然,他们很快便尝到了甜头。就这样,宋代的商业经济便快速起飞了。
(2) 北宋王朝对商业的保护
自从北宋王朝建立后,当时的皇帝也对产业颇有好感的。赵家每打下一处新的领土,总要免税几年。在天下一统之后,朝廷对于全国各地的商税,也一直稳定在颇为友好的状态。如此,便为商业繁荣提高了发展的土壤。
而加入商业的主力军,除了世家商户之外,还有大批的佃农。准确来说,他们曾是佃农。在宋代之前,这些签订了"契约"的佃农,完全就是个打工者。他们既没有自由的身份,也无法维持稳定的生活。
北宋建立之后,这种制度被朝廷打破,佃农与地主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为雇佣的模式。他们在听说朝廷对于商业的宽松政策之后,都毫不犹豫加入了其中。
所以在汴京城中,经常能见到不少小商贩在街上叫卖行走。这就像现在所的"个体户",虽然日子过的苦了些,但他们却改变了自己的出身,也不用在受地主剥削与克扣。
值得肯定的是,宋代朝廷还推行了不少法令,来保护这些中小商贩。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说:"贱则少增价取之,令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
市易法的出现,让更多低成本小商贩有了安家户口的勇气与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商业中,北宋整体的商业水平,也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如此一来,才有了《水浒传》中的盛世描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