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呢(今年清明节寒食节)
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个传统节日很接近,习俗活动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很多人都分不清,那么这三节到底有何不同?
一、节日日期:
清明节是公历每年4月5号前后,由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所以按照必须太阳历来确定日期,清明是“春分”节气后第15日,2018年和2019年都是4月5日,而2020年将会是4月4日。
寒食则是夏历“冬至”后第105日(别称“一百五”),“冬至”也是按照太阳历来确定的,所以“寒食”一般是在清明节前一日,比如2019年寒食节就是4月4日,己亥年(猪年)二月廿九。
上巳节则是按照阴历而定在每年三月初三,所有又俗称为“三月三”,今年的上巳节是公历4月7日。
二、节日起源:
三个节日都是古老的节日,都可追溯到春秋之前。
上巳节在魏晋之前原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所以称为“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才改在三月初三。早在商周时期,三月正是季节交替时候,人易患病,所以才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大意是到水边洗涤、晒晒太阳以消除疾病,因此形成“上巳节”,后来又逐渐增加了踏青、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寒食节源自远古的改火旧习,初春时气候干燥,易发火灾,所以上一年留存的火种必须全部熄灭,然后改火,禁火期间无熟食,只能以冷食度日,此谓“寒食”。不过寒食节真正确定为节日,据说是在春秋时代,当时晋文公为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寒食”。古代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禁烟、寒食、植树、插柳、踏青、秋千、蹴鞠、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这些习俗中很多都被融入现今的清明节中。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仲春与暮春之交,人们会祭拜直系祖先,后来又确定春祭日期在清明节气。
三、节日融合:
由于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很近,很多活动都会在这段时间举行,比如唐代王维就写过一首诗《寒食城东即事》,描述了三月份少年人踏青游玩: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和清明最迟在宋代之前已经融合,两节相差不过一二日,而扫墓祭祖又很难在一天内完成,所以常会由寒食开始清明结束,所以“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而宋朝以后,上巳风俗在北方地区销声匿迹,上巳节的习俗传统开始融合到清明节中,不过南方仍有上巳习俗流传,至今福建和广东部分地区仍以“三月初三”为“古清明”,并会在这一日祭拜祖先。
不过,不管节日怎么融合,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始终是主题,重视孝道亲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应该大力弘扬。
以上是清明节、上巳节、寒食节的介绍,不知您的家乡是否还保留这三个节日?不知您是否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