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

沙飞(1912年—1950年)是中国革命新闻摄影实践和理论的开拓者、引领者,一生以“民族魂”鲁迅先生为楷模,以相机为武器,战斗在晋察冀边区,为敌后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拍摄了数以千计的摄影作品,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影像记录,堪称“中国红色摄影的先驱”。

在沙飞拍摄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中,发表于1942年《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上的《将军与孤女》组照——“男主角”聂荣臻司令员,“女主角”是一位名叫美穗子的日本小姑娘——形象而生动地向世人展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将士救助异国孤女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感人肺腑的故事演绎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不管是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还是在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后的和平时期,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1)

聂荣臻

《将军与孤女》的拍摄经过

1940年8月,为粉碎侵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八路军总部发动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点的“百团大战”。河北省井陉县是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为牵制日寇对正面战场的进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坐阵洪河漕村前线指挥所,指挥官兵攻城克矿。20日22时,正太路全线准时发起攻击,沙飞随八路军115师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拍摄战地照片。

21日清晨,在攻打日军占据的河北井陉煤矿战斗中,杨成武指挥的三团一营四连两名机枪手,忽然听到废墟中传来一阵小孩的哭喊声,毫不犹豫冲进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之中,从一幢半倒坍的日式房屋内抢救出了两名日本小女孩——5岁的美穗子和出生数月、还在襁褓中的留美子,以及她们奄奄一息的父亲。其时,她们的母亲已死于惨烈的炮火。后经了解,姐妹俩的父亲加藤清利是新井火车站的副站长,他于前一天被日军迫击炮炸伤。战士们拿出当时奇缺的救急包进行抢救,但其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殒命,两个日本小女孩因此成了孤儿。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2)

聂荣臻与小女孩美穗子合影

此时,沙飞在前线拍摄了《八路军进攻井陉矿区》《八路军工兵爆破井陉矿区大烟囱》等战地照片。随着战事深入,聂荣臻担心沙飞在前线有生命危险,专门去电召回沙飞随司令部行动。

姐妹俩很快被送到军区司令部前线指挥所,聂荣臻闻讯后立即前往探望,同时安排了一名战士给姐姐美穗子当保姆,给不满周岁的妹妹留美子找了一位中国乳娘,给予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据《聂荣臻回忆录》(1984年)中记述:“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嗯嗯’地回答着……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对当时发生的情况,细细回顾,娓娓道来。

聂荣臻原打算收养她们,但考虑到战争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环境艰苦,敌人“扫荡”频频,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姑娘会有不少困难,而且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最后决定将姐妹俩送还日方。“孩子是无辜的,若是送回日本,家里的亲戚朋友应该可以照应!”为了安全起见,聂荣臻给驻守在石家庄的日军片山旅团写了一封信,请日军将小姑娘转交给她们的日本亲人。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3)

八路军战士给日本小女孩喂饭,右为聂荣臻

8月25日,沙飞从前线撤回军区司令部指挥所,正好看到聂荣臻在照顾日本小女孩美穗子。只见聂荣臻微微躬着腰,端着一只白釉瓷碗,舀起一小勺,给美穗子喂饭……沙飞感动之余,凭借着摄影记者特有的敏锐、远见和责任,领悟到这件事背后蕴含的特殊意义,于是便对聂荣臻说先拍几张照片,再送走也不迟。聂荣臻听了欣然同意。

当时,很多村民好奇地围观着,沙飞就让助手冀连波帮忙维持秩序,一边抓紧拍照,一边对他说:“我们现在跟日本人在打仗,这些照片可能没什么作用,但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就可能会发生作用了……”

这一天,沙飞共拍摄了20多张照片,包括《聂荣臻牵着美穗子的手》《聂荣臻拿着梨》《聂荣臻和警卫员喂美穗子吃饭》《聂荣臻与美穗子告别》等,其中一张后来成为抗战时期乃至抗战以后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将军与孤女》(又名《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照片上,聂荣臻头戴军帽,面容慈祥,态度和蔼;美穗子身穿条纹衣裤,短发齐耳,双眸明亮,拉着聂司令员的手,略有一丝胆怯,却紧盯着前方;他们的背后山岭隐约,树影浓密……沙飞以高度纪实的手法,表现了在激烈残酷的抗战风云中,八路军将士充满温情的人道关怀。后来,这张珍贵的照片发表在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上,轰动一时。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4)

聂荣臻拜托老乡把美穗子送回日军控制的石家庄

聂荣臻司令员致信日军官兵

正当聂荣臻安排当地老乡,准备用箩筐挑着姐妹俩送往石太线微水车站日军驻守处时,沙飞看到司令员将一封信交到这名老乡手中。沙飞发现,信封上的文字呈竖式,右边抬头写着“送交”二字,中间的长条红框内写着“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收”,左边红油墨印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下,落款“聂缄”二字。

沙飞便向聂荣臻请示拍摄这封信的内容。经聂荣臻同意后,沙飞从老乡手中取过这件没有加封的书信——按照聂荣臻的说法,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不管日军高级军官理不理,反正要经过下层人员传送,他们总可以看到。沙飞从信封内抽出信笺,一共4页,每页皆为竖式8列,上端从右到左是以红油墨印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用笺”10个隶体字,抬头为“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信末署“聂荣臻”和“八月二十三日”,信件以毛笔书写,笔划工整遒劲,行楷中兼具魏碑特征。信中写道: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扶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之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5)

聂荣臻亲笔写信给日军司令官

聂荣臻在信中既讲八路军官兵无私收留日本孤女的仁义之举,又谈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更阐述了中国人民誓死抗日的坚定信心,期冀两国将士携手抵制战争,争取人类和平。整封信起承转合,主旨鲜明,剖析精微,说理晓畅,文辞老辣。沙飞读完,钦佩不已,他找来几枚图钉,将信固定在一块木板上,将4页内容一一拍摄了下来。

不一会儿,那位老乡在一个箩筐里垫上薄薄的被褥,把美穗子抱入其中,聂荣臻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又特意在箩筐内放了许多梨子和糖果。而另一个箩筐里,小被褥上躺着一个婴孩,闭着双眼,安静地睡着了。沙飞随聂荣臻一起将老乡送到村口,目送着他挑着担子消失在视野……

后来,石太线微水车站日籍副站长冈部义太郎又把美穗子姐妹俩送到石家庄。驻守日军收到两个日本孤女后,随即写了回信,向聂荣臻表示深切感谢。这年10月,美穗子的伯父加藤国雄将美穗子从石家庄接回故乡——日本宫崎县都城市。而在此之前,妹妹留美子因病死于石家庄石门医院。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6)

聂荣臻

沙飞对此感慨地说:关于孩子,在抗日战场上有两件类似而又截然相反的事情。一件是在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照顾并且送还了被我军救出的日本女孩子;另一件就是在柏崖惨案中,日本鬼子把两个(中国)小孩扔进开水锅里煮死。显然,这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强烈对照。

1947年1月,“晋察冀画报社摄影工作者经验交流会”在阜平城南庄召开,沙飞声情并茂地向与会人员回顾了“聂帅救孤”的感人往事。他说:“在我们撤出井陉之前,聂司令员亲自写了一封信,嘱咐一位老乡把日本孩子妥善地交给敌人。我们的战士在与敌人作战时是多么英勇,对敌人的仇恨是多么深啊!可是对敌人丢掉的小孩子却是宽大为怀的。这是一件大事,从这里可以具体地说明我们人民军队从战士到首长都有明确俘虏政策,具有革命的仁慈,也说明了我们军队愈战愈强及具有最后胜利的充分信心。”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7)

日本小女孩美穗子

《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发表以后

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沙飞当初在拍摄聂荣臻照顾日本孤女时对冀连波说的那一番话,40年后奇迹般地得到了验证,并由此引发了又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980年5月29日,《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通讯,同时刊登了当年由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孤女》组照,将1940年8月发生在百团大战中最为感人的那段往事公之于世。

不久,日本国内的一些报纸先后报道了这则消息。很快,“寻找日本小姑娘”在中日两国激起了阵阵涟漪,引发了广泛关注,并且掀起了一股“中国元帅与日本小姑娘跨国情谊”的热评。两国读者对聂荣臻在40年前热心收留、悉心照顾日本孤女,40年后关心、牵挂美穗子姐妹命运的故事感动不已,纷纷给报社写信或打电话提供线索。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8)

在两国人民和新闻界的热心帮助下,经过多方寻找和详细核实,日本《读卖新闻》记者最终在日本九州宫崎县找到了美穗子。彼时,美穗子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和丈夫经营一家杂货铺。当她看到报纸上刊登寻找她的报道后,激动不已,立即给聂荣臻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聂帅当年的救命之恩,希望能早日来到中国当面致谢。

而同一时间,日本宫崎县知事和都城市市长也联名写信给聂荣臻。信中说:“寻找日本小姑娘”这件事让日本国民深受感动,成为日中友好的佳话而被传颂,“谨代表12万市民和广大县民,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感谢。我们敬佩贵国注重人道、爱惜生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方针,愿日中两国相互理解和友好进一步加深。”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9)

1980年,聂荣臻接见美穗子

1980年7月10日,44岁的美穗子和丈夫偕三个女儿,怀着感恩之情来到北京。7月14日上午,年逾八旬的聂荣臻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接见了当年在战火中被营救出来的日本小姑娘及其家人。40 年后重逢,美穗子热泪盈眶,当面向聂荣臻表达了40年前八路军的救命之恩。聂荣臻深情地说:“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我们这样做,是因为中国人民有讲人道主义的光荣传统……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没有理由不友好。”

美穗子说,她这次来中国,北海道的渔民托她带来一盒干贝,表示对中国人民的祝愿;并且说道,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聂荣臻含着笑意亲切地对美穗子说,自从送走你们,这些年来,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姐妹俩担心。烽烟四起,兵荒马乱,不知两个小姑娘当时是否安全回国了。最后说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日本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今后两国人民不仅要友好往来,而且要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10)

1986年5月,聂荣臻在北京住所亲切会见美穗子

1984年,聂荣臻有感于摄影作品《将军与孤女》在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中所产生的深远作用,在《聂荣臻回忆录》中深有感触地说道:“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40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此后,聂荣臻的故乡重庆江津与美穗子的家乡宫崎县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而在聂荣臻人道主义情怀的感召下,美穗子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致力于从事日中友好活动。1999年11月19日,美穗子赴江津参加聂荣臻铜像揭幕仪式,面对栩栩如生的铜像,美穗子含着热泪连鞠三躬,激动地说:“元帅父亲,我永远都会记住你的恩情。”

聂荣臻有哪些人扮演过(星火百年揭秘)(11)

美穗子

2002年,美穗子随日中友好代表团前往河北省井陉县辛庄乡洪河漕村寻访故地、祭拜恩人后,她的家乡日本都城市“日中友好协会”筹资,在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前线指挥所驻扎的小院里,与当地政府共同建造了“百团大战美穗子获救 井陉·都城友好纪念馆”,并竖立了一块镌刻“聂荣臻将军送孤处”的石碑,安置了一尊聂荣臻司令员手牵年幼的美穗子目视远方的汉白玉雕像,同时种植了一棵象征中日睦邻的“友谊树”,旨在传承和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情谊。

同年,美穗子还在自己当年获救的地方竖立了一块“感恩碑”,亲自撰写碑文,其中写道:“我是在聂荣臻将军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军民的保护之下得以安全地返回日本的,62年以后我再次来此地访问,送上我由衷的感激之情……”美穗子以自己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在中日友好史上增添了感人肺腑的一页,续写了两国人民友好的崭新篇章。(作者 周惠斌 资料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