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

有朋友问,为什么近现代以来总出些汉奸呢?关于汉奸问题,并不是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我国出现的一些汉奸,与我们近代以来遭受屈辱有关。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总受外国列强的欺负,而时间久了,一些人对国家没有了自信。当然有些汉奸,本身受腐蚀拉拢,为了那点钱,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但从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来看,汉奸毕竟是少数,总得来看,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自立自强,前仆后继,抛头颅、撒热血。

当你走进上海的一大纪念馆,会有很深的感慨,这个团队里,有的为革命牺牲了,有的中途退出,有的当了汉奸,只有极少数人坚持下来。在这些相片中,有一很帅气的照片,此人叫陈公博,但他最终当了汉奸。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1)

学霸

对于陈公博这个人,有人认为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专家,因为他很有才,但为什么走上汉奸这条路呢?

历史没有如果,很多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选择哪条路,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选择错了,除了目光短浅,有可能一生悔掉。人无前眼与后眼,也无论有才无才,选择人生道路时,要把道德放在第一位,连基本的德行都看不明白,那必然选错路。有句俗话叫“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历史也没有如果,有知识的人更应该选对正确的人生路,但事实恰恰相反。

陈公博可以说出身名门大族,他爹是清朝时期广西的提督,也是一品大员。1892年,陈公博出生时就是官二代了。他老爹是老来得子,对陈公博要求十分严格。

陈公博继承了老爹的基因,从小就很聪明,而且好学,小时就学完了四书五经,还读完了一些名著。家里有钱,存书就多,于是陈公博比同龄人先学一步,学的东西也多。

陈公博他爹虽然是前清高官遗老,但他对腐朽的清朝也不看好,反而是一个现代派人物,他对革命党抱有同情。有一次因为看不惯清朝,带人上街闹事被抓,从此陈家变没落了。

正是在老爹的指引下,陈公博也接受了新思想,内心有新抱负。1917年,陈公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比张国焘晚一年,两人成为校友。那时北大,革命思想浪潮汹涌,在蔡元培的引起下,北大各路思想大家云集,这里成为国家救亡的研讨地、实践地。各种救国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对陈公博影响极大。

1920年,陈公博大学毕业后,带着理想回到家乡广东,并在广州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且创办报纸。《广东群报》,专门揭露社会问题,而且他亲自撰稿,直击社会问题,其文采让人喜欢看,而且成为广州热门报纸,一时间名声大振。

那时大学生没几个,而且北大毕业的更是少之又少。陈公博能迅速脱颖而出也是必然的。广州也是革命浪潮之地,陈公博出名后,自然被人关注。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2)

陈独秀当时也在广州,他看到陈公博如此优秀,心中很欣慰。当时教员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也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文采更是吸引民众。陈独秀对教员之名也很关注。

1921年,陈独秀联合陈公博等人创建了广州支部,虽然陈公博只是宣传员,但他培养了很多年轻人。此后,陈公博代表广州到上海参加了一大。教员也参加了。

这次会议载入史册的会议,陈公博没有看到,陈独秀也没有认清。而陈公博还带着夫人参加会议,在会议上,他对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认为没意义。而且会议因为出现问题而到南湖一艘游船举行,陈公博居然没参加。

此时的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热情已经减退,甚至产生困惑,认为不可能成功。当时他就产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这是陈公博人生中遇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此时他坚持下来,或许是另一片田地,当然也不一定。不过坚持、坚定是正确选择,陈公博并没有看清。连引导他的导师都没有来,他对革命事业产生犹疑并不奇怪。

歧途

一大代表中的陈公博很帅气,带着娇妻来开会,本身就看出他对这次会议心不在焉。他也想不到这次会议后,经历多少磨难,多少生死考验,最终才建立了新中国,而且还跑到国外把老美痛打。正是这次会议后形成的团队,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如果陈公博继续在这个团队,或许他青史留名。

但历史没有如果,教员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随时要掉脑袋的,没有坚强的意志撑下不来。

任何人都不知道未来如何,更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坚持是一方面,意志坚定更是一个人品格。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永远进入不了这个团队。

陈公博的确很优秀,是当时优秀代表。张国焘也很优秀,他比陈公博多走一段路,最终也背弃革命成为可耻的叛徒。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3)

陈公博在开会时遇到两次事件,让他打了退堂鼓。一是突然被租界搜查现场,陈公博当时就受了惊吓。二是回到宾馆后,隔壁还发生枪杀案,让他坚决要离开,和其他代表打声招呼,就带着娇妻跑了。

正是这两次险情,让陈公博对革命失去兴趣。革命路程上不可能只有这样的小事件,还有大风大浪在后面呢。连这样的勇气都没有,足以看出陈公博就是投机之人。在他脑子里还是小地主家庭的影响,虽然对现实不满,但遇到打打杀杀事件,或者为革命需要牺牲时,他必然会转身而去。

如果陈公博害怕,回家安稳过日,当个老师,这一生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陈公博回到广州后,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了。他想换一个环境生活。1922年,他决定到美国留学。而且留学前,为了安全起见,他脱党了。他没想到这个史上最牛创业团队将改变中国。

陈公博到美国留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硕士。在学校里,这个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的人,居然又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而且运用理论对美国经济社会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资本家没什么好印象。

他认为中国没有工业,从国情上看,中国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认为三民主义符合中国实际。

他在毕业论文中,就写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还把自己的经历写进去,以及他熟悉的一大纲领也写进论文,居然顺利通过答辩,取得硕士。

他本想在美国继续攻读博士,但手里没钱了,于是他向好友廖仲恺借钱。但当时国共合作,联合打击军阀,广州政府正缺人。廖仲恺对陈公博很看重,对他说读那么多书没什么用,如果他回国,会给他提供路费。

陈公博只得选择回国,1925年,陈公博回到国内后,廖仲恺又劝陈公博从政。本想过清静日子的陈公博在廖仲恺的劝说下,加入国民党。

这是陈公博第二次面临十字路往哪走的问题。

陈公博为什么没按自己所想的,又进入政界呢?

其实陈公博有才,但没什么主见,他的人生观里都是在别人支配下走的路。

国民党当时缺人才,陈公博到了就被任命中央党部的书记,一时让陈公博有些飘飘然。他这样年轻就成为领导,孙文很多手下年龄大的不如陈公博。

但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突然被暗杀,陈公博听说也懵了。他知道自己现在职位是廖仲恺推荐,如今贵人没了,他认为前途难测。于是准备离开去学校当老师。

此时他被汪精卫看中,据说1919年,汪精卫就注意到陈公博,因他写的文字让汪精卫很满意。

于是陈公博又找到了另一靠山,而且在汪精卫的提拔下,不断高升。陈公博把汪精卫视为恩人,决定跟他走下去。但当时陈公博并不知道汪精卫最后能成为汉奸。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4)

陈公博有才,而且留过洋,不仅汪精卫相中了,而蒋介石也相中了。但当时蒋介石也想笼络一批人才,曾拉拢陈公博。汪蒋相斗后,汪精卫到法国,陈公博并没有受影响,成为国党的组织部代理部长,蒋介石很欣赏陈。

1927年,宁汉分裂后,汪精卫也回国了,陈公博并没有理会蒋介石,坚定的跟随汪精卫。

这是陈公博第三次选择十字路口。不过此时他选择时,根本看不清是一条十字路口。在汪蒋内斗中,陈公博并没有受什么影响,而且陈公博与汪精卫搭配很默契。

汉奸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面对日军对中国侵略,蒋汪二人结束内斗。此时不结束,老百姓都不愿意了,那时全国人民要求一致抗日,谁主张抗日,谁就是当时领导者。

汪精卫作为左翼国民党,而且民族主义还很强烈,他举起了“抗日”大旗,于是得到民众称赞。此时陈公博也为自己的恩人冲在前,在淞沪抗战时,他还和李济深,带着10万颗手榴弹到上海,为抗战将士鼓劲。

但全面抗战后,面对国民党的节节败退,陈公博内心又动摇了。

1933年,长城抗战时,陈公博受汪精卫派遣到古北口慰问部队,有人把部队伤亡情报给陈公博讲了,对于战争惨状,陈公博当时就害怕了。

回去后,他和汪精卫探讨:以中国现状,根本打不赢,老蒋硬撑也没用,现在必须找一条新的路。于是汪陈二人决定投靠日本。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进入艰难时期,日军想一举打垮老蒋,进而想全面占领中国。此后发生的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徐州武汉会战,老蒋部队抵挡不住,只得迁都重庆。那时老蒋甚至想跑到西藏,老蒋的人对抗战信心不足。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5)

由于汪精卫对抗战已经丧失信心,而且他与蒋介石的矛盾,让日本找到机会。当时土肥原贤二听说汪精卫的心态后,就对其拉拢,并认为只有汪精卫能治理中国。日本会予以支持,希望与汪精卫合作,统一中国。

而且日本向汪承诺,事成后,日本只要东北、蒙古、河北,然后与汪精卫签订和平条约,世代友好下去。

汪精卫本来很纠结,再加上夫人陈璧君的枕边风,还想当“第一夫人”,于是就鼓动汪精卫投降。

要知道投降就是汉奸,汪精卫决定投降前,给陈公博打个电话,让他回重庆。

在汪的劝说下,陈公博也有顾虑,认为汪精卫这样做就与老蒋分开了。即使投降,也得和老蒋一起啊,如果他们两个都投降,对外不好说。

此时陈公博险些说动汪精卫,但陈璧君不乐意了,也对陈公博说:如果他不愿走,就跟着老蒋干吧!此时陈公博又矛盾了,他知道与老蒋关系不好,蒋介石不会饶过他的。于是决定跟着汪精卫离开重庆去当汉奸。

汪陈二人也先是到越南,陈公博然后给老蒋捎信,表示将阻止汪精卫投降。陈公博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有资料显示,陈公博跟着汪精卫,但拒绝参加与日本人的谈判。此时汪精卫的两个部下也阻止汪精卫投降。

还有个叫高宗武的人,在汪精卫的投降一事上加了一把火。这个高宗武记载资料很少,但此人曾经常发表日本方面的文字,后被任负责亚洲事务的外交官,很年轻的一个人,文笔好,口才好。就连日本人都认为高宗武有才。

后来高宗武没和蒋介石打招呼,本来去香港打探日本情报,私自去日本与一些日本高官见面,得到日本对蒋介石不满,希望与汪精卫谈判。

高宗武事件发生后,汪精卫知道了日本心思,于是决定彻底当汉奸,胆子也大了。所以高宗武让汪精卫定下当汉奸的决心。

高宗武也给自己留了后路,他在报纸上公开了汪精卫投降日本人的一些卖国条约。蒋介石也对高宗武手下留情。

对于高宗武的事,有人说这个人就是双面间谍,但也有人说他后来良心发现了,此后高宗武跑到美国,一些具体细节再没人知道。

陈公博跟汪精卫当汉奸一事,是他遇到的第四个十字路口,虽然有一定判断力,但依然走错了路。

为什么陈公博没有去开会(陈公博人生路上遇到4个十字路口)(6)

结局

汪精卫投靠日本人后,立即遭到国人唾骂,汉奸之名抹不掉了。但日本人并没有在意汪精卫,之前与他签的“协议”都不算数,日本继续按自己的计划推进。甚至让汪精卫与溥仪见面,这种恶心场面也只有汪精卫能做出来。

汪精卫当了汉奸后,日子并不好过。而此时陈公博也跑到香港,并没再跟汪精卫。但汪精卫派人说服陈公博加入伪政府,让他成为重要人物。此时陈公博又上了贼船。

陈公博成为汪伪政权里二号人物,而且陈公博很能干。但他却不知道当汉奸已经把他推到老百姓的对立面。

在陈公博看来,未来他将成为重要人物。但没想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日本到末路了。1944年,汪精卫因为枪伤在日本死后,1945年,陈公博接任伪主席。此时陈公博知道留给他的是什么,所以他一直找人与蒋介石联系,希望老蒋对他网开一面。老蒋没理他。

日本投降后,陈公博带老婆跑到日本,被日本藏在京都外的一个寺庙里。蒋介石怎么会放过他,向日本政府施压,陈公博最终被引渡回国。

陈公博回国后被关押,他还写了自己的“回忆录”,强调自己不是汉奸,是“曲线救国”。

不久判决来了,陈公博被判死刑,1946年6月3日,陈公博被枪决前,与陈璧君打个招呼 。在刑场上,还专门要求执行枪决的人人,不要破他的相,很快他被一枪毙命,一代汉奸陈公博就此毙命。

陈公博这样的下场,完全是他自己走的。本来在4次十字路口,他都能选对,但偏偏选错了,完全是他的软骨头、贪生怕死而选的路!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