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

这是一个玩梗的时代。前些天,一个莫名的话题上了热搜,“原来刘德华早就有数字生命了”,看过《流浪地球2》的观众不禁莞尔。

没看过电影的人,也很容易理解“数字生命”,它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按照电影设定,刘德华角色的女儿丫丫年幼,死于一场车祸。刘德华角色保留了丫丫一段视频,只有两分半钟。出于思念,刘德华角色不断地“迭代”这段视频,终于,视频中的YY有了自我意识。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2)

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用精密的高科技,来延续女儿的数字生命

需注意的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丫丫,只存在于视频中的房间内(空间),生命也只有两分半钟(时间)。

这就是初阶的“数字生命”。

刘德华的数字生命从何谈起呢?原来,刘德华的经典曲目《恭喜发财》MV,年年定时定点在各大商超播出。论范围,刘德华已是无处不在,论次数,这曲MV跨越的时间长度和播放量,已经“迭代”了不可思议之数。

以电影的设定,刘德华确实是最接近数字生命的人。

这是因为,《恭喜发财》MV可预期地、将一直循环播放,作为名人的刘德华,在这世界已经留下了深深刻印。抛开搞笑的意味,其实这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梗,是对“天王”影响力的肯定,也是对刘德华作为演员的一种嘉许。

再见,再见

丫丫之所以拥有数字生命,除了科幻式的技术支持外,也主要在于父亲对她强烈的思念与爱。看过《流浪地球2》的人很清楚这点。

让我们换一种不那么科幻的角度。人们常说,人会经历两次死亡,一次是生命终结的时候,一次是被所有人遗忘的时候,第二次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人是抗拒死亡的,也是抗拒遗忘的。于是,旧有睹物思人,今有“数字生命”。

在这个角度上,其实《流浪地球2》有一位真正的数字生命人,那就是演员吴孟达。

“达叔”参演了《流浪地球1》,当时,身体状况已不佳的他,依然身穿几十斤重的设备,曾为拍戏受伤住院。导演郭帆曾说,他们约定了第二部再合作。遗憾的是,达叔于2021年因病去世。

但达叔依然“参演”了第二部。在一场婚宴上,吴孟达角色作为新郎父亲出现。导演郭帆在一场映后交流环节上透露:完全是用CG复原的,想通过这种方式缅怀和纪念一下达叔,希望他第二集还在。

“把这份思念能够固定在那个地方,我相信达叔跟我们在一起。”郭帆说。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3)

《寻梦环游记》剧照

只要仍被记得,那个人就没有消失。一部关于数字生命的电影,以数字生命的方式来缅怀,可谓天才构想。

达叔不是唯一的数字生命人,CG也早不是什么新鲜技术。

早在1985年,电影《少年福尔摩斯》中,电影特效行业的领军者工业光魔公司(ILM),使用CG技术制作了电影中第一个CG角色,彩色玻璃人。至2008年,《返老还童》首次使用虚拟人物模拟真人。

当然,最被知晓的数字生命人,当属《速度与激情7》中的保罗·沃克。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4)

《速度与激情7》中的保罗·沃克

“速7”是在2013年9月开拍,同年11月30日,主演保罗·沃克车祸身亡,剩下近两成戏份没有拍。制作团队采用了大胆的策略,利用替身和数字合成技术完成电影。

说其大胆,是因为好莱坞自有应对套路,要么将剧本重新改写,要么以片中角色死亡告终。“速7”的硬拍做法,在当时创下先河。

比较起来,吴孟达在《流浪地球2》中仅有约3秒钟的“戏份”,保罗·沃克身为主角,难度自然更高一级。

数字保罗是如何实现的?制作团队利用4位与保罗身材相似的替身,作为现场拍摄的原始数据。近景方面 ,邀请保罗的两个兄弟作为替身。真正的重头戏——保罗的表情,则是通过CG制作而成。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5)

《速度与激情7》中保罗·沃克的经典画面

CG制作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先进的面部表情捕捉系统,对替身的面部表情进行精确捕捉,由此生成保罗的面部CG模型和虚拟表情。接着,将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进行数字匹配合成,得到动态影像。

介绍简单,做起来难,“速7”制作团队历时数月,系统找出电影前几部中保罗的影像、包括未使用的资料,加之摄影角度、灯光等处理技巧,才有了极其逼真的数字保罗。

好在辛劳得到回报。“速7”的最后,观众看到了已经去世的保罗,他在电影中重生,退隐江湖,回归家庭,戏里戏外的人生都告别了观众。对粉丝来说,既是再见,也是再见。

演员的延伸,资本的延伸

利用电脑技术虚拟演员“以假乱真”,这项技术发展了40多年。电影业内,称之为“数字合成人”、“CG虚拟演员”等。“数字生命人”的提法,不过是借用《流浪地球2》的设定,有了更多温情的涵义。

不过,作为一项“中立”的电影技术,它有的也不只是情怀。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6)

《双子杀手》中用CG创作出年轻的威尔·史密斯角色

即便低调如《流浪地球2》,也因“数字吴孟达”受到诟病。电影宣发时,并未提到合成的达叔,没有将“复活”当作卖点。电影内容上,达叔戏份短短几秒,制作方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但在公映之后,仍有观点认为,此举是在消费达叔。

此外,不少观众评论也提到,吴孟达角色虽然出现时间短,但仍然很突兀。“达叔”的画面看上去并不自然,表情略显诡异、不太真实。总之观感不佳。

类似的不适感,也发生在其他“CG虚拟演员”上。2019年,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中,老马丁利用更先进的合成技术,使得70多岁高龄的阿尔·帕西诺“重回青春”,上演了一段传奇往事。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7)

演员阿尔·帕西诺减龄前后对比

但有观点指出,虽然容貌与表情年轻化了,但演员力不从心的样子,依然是一位十足的老人家。

数字合成人,并不是越真越好。人们对“似真而假”的东西有天然恐惧。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机器人专家森政宏提出了“恐怖谷”效应。它表明,人对机器人的喜好程度,起先会因为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像人而增加,但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它的喜好感急剧下降。

除了观众的观感与接受度问题,业内对“数字合成人”也有争议。有观点认为,“AI换脸”“CG合成”等技术的利用,其实也是一种欺骗。

上一个被卷入如此“骗局”的是影星布鲁斯·威利斯。去年3月,威利斯被诊断出患有失语症,无法继续从事表演行业,而后宣布退出演艺圈。但到了9月,媒体报道称,威利斯将自己的脸卖给了一家名为Deepcake的深度造假公司。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8)

俄罗斯广告中的布鲁斯·威利斯

“两届艾美奖得主布鲁斯·威利斯在把肖像权卖给Deepcake之后,仍然可以出现在电影中。”报道写道。

尽管威利斯和他的家人一再否认这个消息,但舆论仍浮想联翩。原因在于威利斯的开放态度,他曾经表示,“深度伪造”技术对他来说,是一个“让时光倒流”的好机会,“在好莱坞,它也让意想不到的演员完成了未竟的事业。”

更具体的行动在2021年,因疫情难以出行的威利斯,通过AI换脸的技术,在自身毫不参演的情况下,完成与一家企业的广告拍摄合作,拿走了上百万美元的演出费。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9)

Deepfake技术可谓是以假乱真

这无疑表明了,数字合成还有着更广阔的商业前景。岂止是威利斯念念不忘?

早有人瞄准了这些机会。2013年,“李小龙复活”的文案流传一时,原来是一家威士忌厂商ohnnie Walker,在经过李小龙后人的允许后,通过CG技术完成了李小龙参演的一支广告。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0)

以CG形式让李小龙“复活”

去世20多年的奥黛丽·赫本也屡次“复活”,这些年间,为电子产品、红酒、德芙等“代言”广告……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1)

CG还原奥黛丽·赫本,代言巧克力广告

何时觉醒?

“返老还童”“死而复生”……现有技术支持下,种种“异象”轮番出现,现实的确越来越科幻了。

电影中的数字生命,现实中的名字是“意识上传”,是脑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的至高蓝图,相关产业刚刚起步。

这还没完。我们当前的欲望,不满足于将一切数字化,还跃跃欲试“虚实融合”,所谓的元宇宙技术等,尝试以数字世界锚定现实财产,取消虚拟与现实的分界线。如果成功了,就比单纯的数字生命更高一等。岂非可怖?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2)

数字生命是否能够拥有自主意识?

好在,数字生命的“最后一步”:自主意识,始终还离我们很远。

电影《流浪地球2》中,丫丫的视频经过两百多次的“迭代”,才开始拥有自主意识。丫丫不再是一次次的视频循环播放,开始与父亲真正交流起来。这背后,是刘德华角色使用的训练模型与算力硬件不断迭代实现的——这样的训练模型和硬件,在当前现实中并不存在。

没有自主意识,再好的数字建模与CG渲染造出的,也无非精美的人物动画,与《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相比,不是一回事儿。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3)

拥有自我意识的丫丫,只存在于视频中,生命也只有两分半钟

当然,类似新闻也时常出现,给公众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

例如去年8月,谷歌一位AI工程师莱莫因就认为,谷歌一款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活了”“其意识迎来觉醒”,并对此出具了长达21页的证据。

据他声称,LaMDA拥有七八岁孩童的智力,并相信LaMDA不仅认为自己是一个人类,且正在争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权利。

谷歌对此事件的处理简单粗暴,事件最初,以莱莫因身体不适为由令其休假,最后发表声明,称莱莫因违反了“就业和数据安全政策”,将其解雇。谷歌表示,经过广泛地审查,他们发现莱莫因关于LaMDA是有生命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这不是第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拥有自主意识的乌龙事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无论如何,AI确实越来越深地介入现实。

十四位突然消失的明星(终于来了一个个明星)(14)

《我,机器人》所描述的是一个使用人工智慧的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基本都可以做到完全理解人类的指令并交谈

去年下半年来,ChatGPT火爆出圈,它能够完成过去被认为只有人能胜任的工作,如搜集资料、文本写作、代码编程……乐观的观点认为,按此速度发展,谁能肯定“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不会出现呢?

如果真的有一天,数字生命成为现实,其强大的能力对于世界是福是祸,难以得知。倒不如真的就让刘德华拥有数字生命吧,一个低调、勤奋、亲切而又善良的艺人担当此任,想必是最不坏的选择。

作者 | 向由

编辑 | 莫奈

排版 | 八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