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以需求驱动更高质量供给(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 王赟近日,由工信部、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开幕,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形成广泛共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海尔以需求驱动更高质量供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海尔以需求驱动更高质量供给(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海尔以需求驱动更高质量供给

记者 王赟

近日,由工信部、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开幕,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形成广泛共识。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无论是制造业综合实力还是转型升级成效,均向“强”而行。特别是,立足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山东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蹄疾步稳。

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硬核推动。进入2022年,“科技创新”在山东一直是高频热词,“科技研发创新”被置于山东省“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之首。

投入大手笔,催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山东澎湃的新动能中,是鲁企的深耕与逐梦。

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被明确列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之首。科技是强盛之本,创新是进步之基。以海尔为代表的鲁企,正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求索,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7月11日,IPRdaily中文网公布《2022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TOP100》排行榜中,海尔智家以2655件公开专利申请数量位居榜首,实现7连冠。

标准和专利是衡量企业“硬科技”的重要标准,海尔的成绩单印证了其科技创新的实力所在:累计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发布84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655项;全球累计申请专利8.3万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3万余项。

王迪,海尔智家大脑AI团队负责人。与他的一番交流,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惊喜不断,如今,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场景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又有了新变化——

不用经常打开冰箱,就能对家中的食材新鲜程度了如指掌;随口一句“今天好热”,家中空调、新风机就会根据环境温度、湿度自动调控;下班回家推开家门,热水器已按照主人的使用习惯烧好热水、调整好最舒适的沐浴温度……

让智慧家庭成为用户生活中最智慧、最舒适的一部分,这个充满成就感的事业让王迪和团队沉浸其中。

一年多前,曾在多家跨国企业任职的王迪选择来到海尔,深深吸引他的是海尔的创新基因,是印在海尔人骨子里的以用户为中心。

他坦言,国际化的经历确实带给他新的思考,但他坚信,下一站,一定是在海尔成就自己的智慧家庭使命。

在海尔,“王迪”们砥志研思,矢志创新,一步步实现着为全球用户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在“走在前,开新局”的高质量发展中,海尔等鲁企领头雁创新求索,不断汇聚科技自立自强的力量。

鲁企的担当

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大省之一,2021年工业增加值达27244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同比增长18.9%。近年来,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突破,数字赋能加速,制造强省根基愈发牢固,而以山东重工、海尔等为代表的鲁企,也在不同领域频频创造佳绩,堪称“鲁企担当”。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山东被赋予重大战略使命。《意见》明确提到,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这需要一批有担当的“鲁企”砥砺前行,创新求索。

2021年,由海尔牵头,行业骨干力量共同建设的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这是家电行业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着突破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战略任务。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由海尔建设的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优化整合评选。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卡脖子”工程,在数字家庭网络领域开展项目攻关,建立 “1 2 N”数字家庭网络体系,搭建了成果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桥梁。

再到举世瞩目的北京冰雪赛事,精彩竞技之外的“鲁力”也让人印象深刻。崇礼赛区那辆悬挂着绿色节能车牌的鲁A02022F黄河牌红色厢式半挂列车,是竞技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山东重工、海尔、潍柴等鲁企排头兵仅用11个月时间,从“0”到“1”发起一场场攻坚克难的技术攻关。赛事开幕倒计时100天的时候,这台集光伏发电储能、5G、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鲁企制造”高科技雪蜡车成功交付。

研发时间缩短60%,申请8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现了“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的创新目标,这台展现山东“智”造先进水平的雪蜡车,也向全世界展示了鲁企的科技创新实力。

持续的张力

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吸引、培育创新人才在山东干事创业,是我省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科技驱动企业,创新带动发展,鲁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百花齐放。

山东重工,以科技创新为山东高端装备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万华化学,打破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依赖进口的局面,成长为国内唯一的MDI制造商;

海尔,在2022年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榜上,位列第九。

创新是一致的追求,但路径各有各精彩。以海尔为例,较之其他企业,海尔走的是一条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探索之路。

海尔深知,面对用户需求的不断迭代,单一的产品、单一的企业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创建一个大的生态,建设一个“热带雨林”的系统,才能不断产生新物种。

2019年12月,海尔正式开启生态品牌战略阶段,通过构建开放的生态,共同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实现共创共赢。生态品牌调动的不只是每一个海尔人的积极性,还调动了每一个生态方的积极性,为中小企业赋能,为创业者赋能。

日前发布的海尔智家、海尔生物2022中报,显现了生态品牌的创新成效。

智慧家庭领域,虽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但海尔智家依旧保持高增长,全线产品市占率提升,公司主营收入 1218.58 亿元,同比上升 9.07%;归母净利润 79.49 亿元,同比上升 15.89%。

大健康领域,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多种不确定性叠加的背景下,海尔生物的业绩延续一季度以来高增态势,营业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36.63%,剔除影响因素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8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00%,均高于收入增幅。

当然,这只是海尔科技创新加持下生态品牌求索的阶段性成果。透过海尔,观察鲁企雁阵,我们发现一股持续的张力在不断蔓延。

与之伴随的,是越来越快的山东科技创新成果“落地”速度: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全球首款“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面世;超纯海藻酸钠正式上市打破垄断……

科技创新这场“马拉松”,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呼唤更有力的鲁企担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