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亲戚才是真正亲戚(亲戚与亲人的四个)

常言道,好亲戚要常走动,但是有的亲戚一旦有几年不走动,感情就淡了。

亲人则不同,即使亲人各自天涯,无论多久,重逢后依然两行热泪,有情在心中。

许多人误把亲戚当做亲人,

亲戚,不再是亲人。

什么样的亲戚才是真正亲戚(亲戚与亲人的四个)(1)

01五服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亲戚,民间有一个说法,“五服”。

这“五服”到底指什么,为什么出了“五服”就不算亲戚了?

民间有一说,“五服”是指丧服上的一种穿着礼仪,也就是根据亲疏远近,通过穿不同的衣服来划分——到底谁更亲。

这五种“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从前至后,由最亲的人逐渐弱化为沾边的亲戚。

因此谁家办丧事时,看穿的衣服,就能看出谁亲,谁不太亲。

还有一说就是古代的“宗亲”体系。

在宗亲体系中,五服具体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还有曾孙和玄孙

在这个范围内,以及分别有连带的人,都属于亲人或者亲戚,超出这个范围的,则不属于亲戚。

至今,许多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以此判断是亲非亲。

可是在今天,不出“五服”的人就很亲吗?也许,早就变了……

什么样的亲戚才是真正亲戚(亲戚与亲人的四个)(2)

02分家

一个娘胎生出来的兄弟姐妹,突然有一天不太亲了,就从各自“成家”开始。

成家,也代表着分家。老年代,许多家庭的儿子们长大后,就要分家,比如一家有四间房,两个儿子,等到儿子们长大后,老人就把房子对半分,一人两间。

即便在今天,家家户户也要面对这个问题。虽说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都很好了,可是有不止一个儿女的家庭,还是要分财产。

分家以后,一奶同胞的心情就会有了微妙的变化,有的人更重情一些,不太希望与自己的兄弟姐妹“谈钱”,有的则更现实一些,他们认为“谈钱”不伤感情。

无论怎么想,这种变化势不可挡,随着自己组建的家庭日渐成熟,人心都会慢慢改变,面对各家的核心利益时,亲人之间难免算一算,算的次数多了,人心散了,充斥了各种矛盾,亲人,也就变成了亲戚。

有的兄弟姐妹小时候别提多亲,可是,当他们在这个世上活了大半辈子后,当亲人之间经历了太多是非曲直,对对错错早已经不是一家之言就能说清楚,亲人,便有了一种似亲非亲的感觉。

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明白,也都渴望亲人别太疏远,但许多人又拗不过这样的现实——尤其当自己有了儿女以后,各家,也就围绕着各家的“利益”转了。

什么样的亲戚才是真正亲戚(亲戚与亲人的四个)(3)

03人上表,就拉倒

民间有一句话,人上表,就拉倒。

意思是说,亲戚之间,一旦以“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相称时,这感情也就断了。

还记得小时候,和几位表哥表姐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玩耍,有的放假时还会来家里住,一住就是好几天。

长大以后,感情真得变淡了,彼此没了多少联系,一年也不见一面,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圈以及社交圈,如果没有老人的“纽带”作用,彼此早已经“断舍离”。

从人心的角度讲,人都有情,可是,一旦距离远了,时间长了,许多感情都会变淡,其中就包括亲戚之情,比不上亲人之情,人上“表”,本心就已经产生了距离,更何谈没有生活交集。

说句实话,到了一定年纪,莫说别人,面对一些表哥表妹,甚至堂姐堂弟,心里真的“无情”,难道还要假装很亲?

因此亲人,就这样变成了亲戚,甚至不再联系。

什么样的亲戚才是真正亲戚(亲戚与亲人的四个)(4)

04有的亲戚,不如朋友

有的亲戚还不如朋友,还是那句话,因为没有太多感情交流。

老一代人的亲与不亲,受到各种利益影响,有的兄弟姐妹,因为几万块钱反目成仇,谁吃亏了,谁心里都难免不平衡。

年轻一代,一旦没了利益关系,这份亲戚之情却很难延续。

比如有的亲戚有业务来往,因此常走动;有的则是两家住的近(大多在农村),因此常走动。

可是现在人,在哪里的都有,尤其年轻人纷纷走向城市,天南地北各自安家,因此,剩下的大多数,只因利益而往来。

有的老人要求自家儿女与亲戚家儿女常联系,可问题是,人都有自尊心——你不联系我,我凭啥联系你?

除非,还是利益联系。

这足以说明,亲戚已经不亲了。

再举个例子,还记得结婚时,有位表哥没来参加婚礼,就在当天,他却去参加了朋友的婚礼。

这很正常,只能说明,人心不同,你在亲戚的心里,没有朋友的地位高,分量重。

尤其在今天这个世界,人变得更加利己,更加趋利,更加理性,更加现实,但凭一个“亲”字,亲戚之情,早已经化为乌有,许多亲戚,也注定渐行渐远,也不知哪一天,突然会想起某个亲戚,然后对自己的孩子,讲讲与他们短暂的交集,淡然一笑,也就“拉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