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1)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2)

螳螂

天生的猎手

撰文/李洋

作为天生的猎手,螳螂捕食的时候动作灵敏,所用时间仅有0.01秒。与此同时,螳螂还是天生的“伪装大师”,大多数螳螂不但具有保护色,并且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依靠这样的拟态,螳螂不但可以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螳螂耍刀 自伪有术

螳螂目(Mantodea)的昆虫,统称螳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 昆虫。为了不引起猎物的注意,螳螂有独特的拟态。螳螂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古希腊,因为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被戏称为“祷告虫”。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3)

锥头螳螂。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在西方又被成为“祷告虫”。

宽阔如马首,前足形似弯月刀,静时好像在祈祷,动时迅猛如虎跑。螳螂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 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

作为天生的猎手,螳螂捕食的时候动作灵敏,所用时间仅有0.01秒。 与此同时,螳螂还是天生的“伪装大师”,大多数螳螂不但具有保护色,而且还依靠拟态,不仅躲过了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其中拟态最为传神的当属产自马来西亚的兰花螳螂(Hymenopus coronatus)。兰花螳螂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 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4)

兰花螳螂,其体色模拟兰花的颜色,拍摄于马来西亚热带雨林。

螳螂“弑夫” 岂非无情?

长久以来,动物界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是 螳螂丈夫在新婚之夜甘愿牺牲自己让它的“妻子”吃掉,从而保证自己 的妻子拥有足够的营养,能够顺利产下自己的后代。那么雌性螳螂吃掉雄性螳螂真的 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宝宝”补充营养吗? 在一项以勇斧螳(Hierodula membranacea)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通过喂食的次数来区分雌性螳螂的营养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营 养不良的雌性螳螂生产的螵蛸重量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让这些营养不良的雌性螳螂吃掉配偶,它们的螵蛸重量将能得到明显的提升。而对于营养水平良好的雌性螳螂而言,她们则基本不吃配偶。在另外一个关于地中海虹螳(Iris oratoria)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吃掉配偶的雌性螳螂并没有比没有吃掉配偶的雌性螳螂产下更多的卵。因此,雌性螳螂吃掉配偶的举动往往是由于营养水平不佳所造成的,而 “弑夫”的行为则往往因螳而异。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5)

长久以来,动物界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是螳螂丈夫在新婚之夜甘愿牺牲自己让它的“妻子”吃掉,从而保证自己的妻子拥有足够的营养,能够顺利产下自己的后代。然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那么,对于雄性螳螂而言,它们真的愿意为了后代牺牲自己的生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雄性螳螂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往往十分谨慎,它们会避开雌性螳螂的视野,从背后悄悄接近。当进入雌性螳螂狩猎范围以内时,往往会找准时机跳到雌性螳螂背上。在这个求偶过程中,一旦被雌性螳螂注意,雄性螳螂往往会选择落荒而逃,绝不会贸然行事。在自然情况下,或只有当那些饥肠辘辘的傻姑娘,遇到找不到对象、笨手笨脚的蠢小伙的时候,才会容易上演“弑夫”的悲剧吧。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6)

螳螂捕食的时候动作灵敏,所用时间仅有0.01秒。

螵蛸上树 药用入典

雌性螳螂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 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交尾后两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卵鞘中药称“桑螵蛸”或“螵蛸”。卵产于卵鞘内,每1 卵鞘有卵20〜40个,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次年初夏,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只若虫。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 螳螂的“桑螵蛸”是一味著名的中草药,药用价值巨大。

雌性螳螂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交尾后两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7)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8)

次年初夏,从卵鞘中会孵化出数百只若虫。

螳螂功夫 刚柔并济

得益于人们对于螳螂捕食动作细致的观察,更是形成了中国著名的汉族传统武术流派螳螂拳。螳螂拳是象形拳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正迎侧击、虚实相应、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 防不胜防;用连环紧扣的手法直逼对方,使敌无喘息机会。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9)

螳螂捕食的一瞬间。

螳螂拳的形成发展,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相传此拳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也有南北朝梁武帝时一说),王郎访友比武失败后,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螳螂捕蝉灵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启发,他捕捉了许多螳螂,观察研究螳螂的每一细小神态动作。手法上吸取了它巧妙运用两个前臂进行勾、搂、卦、劈等动作时所表现出的快速灵巧;身法上吸取了它腰身的灵活多变;步法上吸取了它的踏实、稳固以及前后左右闪展腾挪的突跃等。螳螂拳作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并于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10)

中国传统武术流派螳螂拳便是得益于人们对于螳螂捕食动作细致的观察。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11)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6.01月刊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螳螂是怎么长大的百科(螳螂天生的猎手)(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