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公园文化节(春和景明执节者歌)

4月4日下午,台湖星期音乐会准时上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执节、相和”民族室内乐,音乐会重奏形式丰富、曲目“文”“武”双全,雅俗共赏、古韵悠扬,和市民一起度过了民族特色浓郁的清明假期。

清和公园文化节(春和景明执节者歌)(1)

“民族室内乐是一种典雅、精致、唯美的艺术形式。”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冰在开场如是介绍,“音乐会取名‘执节、相和’,来自《宋书·乐志》中‘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意思是说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春天的画面,就像乐团一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演奏家共同营造出音乐的氛围。”

清和公园文化节(春和景明执节者歌)(2)

演出现场朴素典雅、古韵悠扬,民族器乐十分丰富,竹笛、柳琴、琵琶、阮、古筝、胡琴和打击乐等,搭配出丰富的组合,再通过节奏变换将民族音乐表现得惟妙惟肖。不仅如此,现场演奏家的着装也很有民族特色,不同服饰的色彩随着节奏来回摇摆,与民族音乐相得益彰。

民族音乐既有“文”乐也有“武”乐,这场音乐会的选曲兼而有之,让听众大饱耳福。琵琶、古筝与萧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委婉舒缓,描绘出人生中难得的良辰美景,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内敛与诗情画意。笙独奏《秦王破阵乐》则风格完全不同,运用笙的各种技巧和节奏变化,表现出古代军队战争的壮观场面,像是中国版本的《威风堂堂进行曲》。

清和公园文化节(春和景明执节者歌)(3)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音乐会的曲目有不少经典名曲,但是音乐家们却不满足于经典演奏,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再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琵琶与胡琴二重奏《猜调》将爵士元素融入其中,西洋与民族的融合让人大开眼界;现代舞演员马晗蕊听了二胡独奏《病中吟》,将自己的理解改编成现代舞呈现在舞台上;打击乐二重奏《京剧印象》的乐手以敲击的鼓槌当作京剧舞台上的刀、枪,用节奏鼓点进行艺术上碰撞。

“演出真的很精彩,现场听得我大饱耳福。”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范潇,趁着清明假期和家人到台湖剧场团聚,“这种融在我们血液里的音乐元素直击人心、荡气回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