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万年前有什么大型动物(浙江平湖渔民在海上看到)
1588年,即大明万历十六年。看似是一个平常的年份,却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一年,世界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却被英国海军打得全军覆没,英国由此开始掌握海上霸权,并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反观大明,当年年初抗倭名将戚继光去世了,大明痛失一代名将,山河为之悲怆。然而,笔者更关注的一起离奇事件,中华图腾龙在当年出现了。我们继续回到1588年这次目击龙事件的经过,看看是真实历史还是谣言。
1588年秋天,浙江嘉兴平湖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干旱,庄稼绝收。走投无路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去海里打渔。当年秋天的一天,渔民看到了海面出现了一条大白龙从海面飞升,龙头上还站了一个人。
当时的《平湖县志》上记载了渔民目击白龙的全过程,“白龙腾海上,红光半天,空中遥见龙首下垂,鳞甲奋张,晃晃若磨银。两角间有金冠紫衣,仗剑立者,其神长尺许,云水腾沸,咫尺晦冥。龙忽戏吐颔下珠,光芒团圆大如斗,粲粲一似中秋月。顷之遂收,约在墖院前水中央,东湖水尽涸,儒学前楼屋石坊俱坏。空中拽人舟而腾,有不知去向者。”这是真的吗?说得如此逼真。笔者认为,这是造谣,龙这种动物根本不存在。
龙崇拜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早在5000年前的古文明遗址里就发现龙型玉器。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如今大家看到的龙形象是宋朝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夏商周时期的龙的形象跟现在完全不同,二里头夏朝文化遗址里龙的形象像一条蟒蛇,而商周时期的龙形象很像鳄鱼。目前可以考证的是,商代青铜器子龙鼎上的铭文里,是迄今最早出现了“龙”铭文的青铜器。
从目前已经出土的龙形玉器、青铜器、瓦当等龙形象来看,夏商周时期的龙图腾很可能是蟒蛇(包括巨蛇)与其他动物的组合。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当然,影响力最大的都是认为龙来源巨型大蛇,之后再附加鹿角、马头、兔眼、鳄鱼腿、鹰爪、虎掌、鱼鳞等,经过长期发展,众多图腾元素集合成中华龙图腾的形象。到了宋明两朝,这是龙图腾形成如今形象的关键时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翼》中对龙形象的描述,就是如此大家看到的龙图腾形象,“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最后插一句,龙作为生肖目前最早见于《北史》,在记录后周的一段出现了生肖,而《北史》成书于公元659年,即唐高宗时期。因此不难想象,龙就是后人加工后的形象,寄托了人们的向往。
参考资料:《本草纲目·翼》、《平湖县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