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内部结构简介(明十三陵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在强国的道路上,明朝初年试图打开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虽曾出现了“治隆唐宋”的局面,然而内向而自省的个性,终于万历时代的没落,这样的性格也体现在明帝陵的建设上。
马蹄形分布在北京西郊昌平区北十公里处的明十三陵,自公元1409修建长陵年开始,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
虽然明代帝陵的风水选择和建设规划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但是这些帝陵后来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1956年,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发掘之后,十三陵备受人们关注。
讲究把形势和理气融为一体的“江西之法”,强调山势、水流、环境相互搭配的风水实践。这种理论指导着明代的帝陵选址,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蜿蜒绵亘,雄伟高大,属于太行余脉。它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西通居庸关,具有四面青山环抱,重峦如拱似屏,中间明堂开阔,水流曲径而过的特点。纵观周围形势,天寿山一带既是京都的天然屏障,又自成一体,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气象。
永乐年间,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就以为这里是山高水长、荫福连绵的吉地。后来,天寿山一带果然成为明代皇家的千年之所。明末清初,顾炎武在“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的诗句里,就表达了对天寿山形胜的不尽赞美。
明朝十六个皇帝中,除第一个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不知埋葬何处,第七个皇帝单独埋在北京西郊之外,另外十三个皇帝都埋葬在天寿山南麓,后来人们把这里的明帝陵区称为十三陵。十三陵包括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璁的永陵、穆宗朱载垕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和思宗朱由检的思陵。
这些陵墓分布在不同山峰围成的盆地边沿,呈马蹄形排列。在四季不同风光的妆点下,天寿山十三陵陵区似乎展开了不同的画卷,既爽心悦目,又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环境下的清新,又具皇室幽宫的肃穆。天寿山堪称“陵中有景,景中有陵,陵景结合,浑然天成”的天然佳境。
长陵神道作为各陵的共享神道,竖立着象征礼仪的石牌坊和华表,神道两边列置大量的狮子、狮豸、骆驼、象、麒麟、马和翁仲等石刻,依旧隐藏着帝国的气势。加上布葬时讲究尊卑有序和统属关系,整个陵区的建筑显得疏密有致、紧密关联,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们禁不住慨叹十三陵规划的严谨和细致。
而陵区的每一个帝陵,都背倚一座山峰,处在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各陵分别建设着庄重典雅的碑亭、陵门、享殿、牌坊、明楼、宝城、宝顶(圆形的封土堆)等礼制建筑,把一个帝国和帝王们的尊严在漫长的时间廊道中延续下来。
在连绵不绝的帝陵历史,明帝陵集中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情与景完全交融的主题。“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走过十三陵的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的话语里有着掩饰不住的钦仰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