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有效的方法是(辩论的有效的方法)

#创作挑战赛#

辩论的有效的方法是(辩论的有效的方法)(1)

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例子1:

康有为因为广州修马路,要折毁明伦堂,动了肝火,打电给岑伍,斥为“侮圣灭伦”。说,“遍游各国,未之前闻。”康先生的话真不错,遍游各国,那里寻得出什么孔子。更寻不出什么明伦堂。

承认他的话是对的,然后推理他话的材料里,自相矛盾的地方、不符合现实和常识的地方、荒谬的地方。

例子2:

康先生又说,“强要拆毁,非民国所宜。”这才是怪!难道定要留着那“君为臣纲”“君君臣臣”的事,才算是“民国所宜”吗?

以原话为材料,然后推理出荒谬的地方。

例子3:

邓镕在新国会云,“尊孔不必设专官,节者〈省〉经费。”张元奇云,“内务部祀孔,由茶房录事办理,次长司长不理,要设专官。”内务部的茶房录事,大略不是人。要说是人,怎样连祀孔都不行呢?

以原话为材料,推理出——茶房录事,大略不是人。而这显然是荒谬的。

例子4:

这个女学校的学生独深闭固拒,一步也不出外,好像走路是男子专有似的。

一步也不出外,推理出——走路是男子专有。而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例子5:

一些则是假变,容易露出他们的马脚。这类人我狠为他羞!很为他危!

露出马脚,推理出——羞和危。这是糟糕的,于是为他羞,为他危。这是二次推理。

例子6:

对于别人批评他,

“你懂什么军事?你无非就是照搬《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这两本书罢了。”

从这句话,就可以推理出,这个人至少应该读过《孙子兵法》,就考他,

“你既然说我只会照搬《孙子兵法》,那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是什么?”

结果对方答不出来,显然是并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于是就揭露出这个自相矛盾,

“你既然没有看过,为什么信口开河,说我只会照搬《孙子兵法》呢?”

总结

第一步:先承认对方的话是对的。

第二步:以对方的结论和话里提供的材料,推理出几个结论和现实。

第三步:找出那个荒谬的、违背常识的、违背现实的、自相矛盾的结论和现实。

第四步: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结论和现实,则可以对推理出的结论和现实,进行二次推理、甚至三次推理,比如上文提到的“羞”和“危”,同样可以有驳倒的效果。

第五步:抛出由他的话得出的这个结论,由对入错,就直接驳倒了对方,既深刻又有印象。

这样增加了一个推理过程,就get到了对方的意思,从而不使自己自顾自、只讲自己的话、不去理解对方的话,同时又使对方知道了他的错,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一举三得!

如果对方是对的,那么自己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清醒过来,那就叫听进了对方的话。

所以,对方的有没有理,就靠增加的推理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判断过程,这就避免了武断、冲动和单纯无说服力的否定、否决。这是一种得人心的做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