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沈葆桢进京赶考 沈葆桢写了一首诗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同时又是他的外甥,过去近亲结婚好像是一种很普遍的风俗,大概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林则徐在沈葆桢十一岁的时候就看中了这个未来女婿,因此很早就把自己的女儿林普晴许配给他,定下了娃娃亲。
由于既是亲戚的缘故,小时候的沈葆桢经常跑到舅舅林则徐家看书,加上他母亲对他训导有方,所以沈葆桢是非常聪明的。他十六岁考中了秀才,二十岁中了举人,后来又高中进士,所以年轻时候的沈葆桢很富有才气,韧劲,但是也有年轻人轻狂自负的本性。
有一年沈葆桢在酒后写了两句咏月诗,道是: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意思是说月亮只需要一轮弯月就可以照亮天下,何必追求满月的清辉呢?这两句诗歌表现的都是沈葆桢年轻时的那种清高心理,又有一丝自负,认为做人做事一钩便足够了,何必去追求十全十美的清辉满月呢?
林则徐看到沈葆桢所作的这两句诗歌后,对此报以微微一笑,然后提笔将“何必清辉满十分”中的“必”字改成了“况”字,改动这一字后就变成了“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仅仅改了这么一个字,这两句诗歌的立意和格局顿时就大变。
原来的“何必”两字表现出诗人在心理上的一种清高,自负的情感流露,倒也颇符合当时沈葆桢的年纪和才华。而对于林则徐来说,他早已是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经历过各种风雨的官场老手,其心境和阅历自然远比沈葆桢更为平和沉稳。
因此他一眼看出其中问题,将“何必”改为“何况”,使得这两句诗歌的清高之气一扫无余,使得全诗流露出一种谦虚自勉的气韵,其格局自然是和沈葆桢的原诗是截然不同的。从这改动前后的诗歌也可看出沈葆桢和林则徐截然不同的性格。
林则徐是当时清朝政坛上少有的具有实干精神的官僚,他敢于虎门销烟,同时又能虚心向当时西方先进的技术学习,这些都为他赢得很高的历史声誉,因此后人评价他说“无一事不认真 , 无一事无良法”。
相比之下,沈葆桢和自己的老丈人林则徐比起来,在政治上正如他当年的诗歌“一钩已足明天下”一样有一种过于狭隘和保守的作风。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他和曾国藩交恶,沈葆桢能够成为江西巡抚是得到曾国藩的推荐,后者对于他来说有举荐之恩,因为他当时的资历是不够资格当巡抚的。
按理来说沈葆桢似乎应该和曾国藩保持很要好的关系,但是偏偏两人闹到最后十分不愉快。事情的起因就是军饷,当时朝廷由于无力支付军队的军饷,于是让曾国藩自编乡勇,自筹军饷对付太平天国起义。乍一看好像是清政府撂挑子不干了,其实也是有好处,地方上的税收基本上都可以由封疆大吏自行分配。
其中江西就是曾国藩十分倚重的一个军饷来源地,他原设想让沈葆桢当上江西巡抚以后,后者能够在军饷上予以自己协助,毕竟都是自己人事情办起来就会十分顺利。不过沈葆桢却是一个办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他虽然感激曾国藩的提拔,但是却并不愿意成为对方的一枚棋子。
随着太平军被赶出江西以后,沈葆桢就不愿意再把江西的税收当成军饷输送到曾国藩的湘军中。这让曾国藩很是恼火,及至于后来沈葆桢干脆一两银子也不想拨给曾国藩,这让曾国藩实在寒心,毕竟曾国藩的湘军能够继续维持下去,靠的就是各省输送的税银,沈葆桢此举无疑于给湘军断粮,而当时湘军欠饷严重,以至于有些士兵已经开始逃离。
最后两人一度将此事闹到慈禧面前,最后慈禧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家一半,但这件事以后沈葆桢和曾国藩的关系也就恶化了。此举也可看出沈葆桢具有很浓厚的小官员思想,不从全局出发予以曾国藩支持,毕竟他想保住江西,可却保不住大清江山。
当然,作为晚清时期的一代名臣,沈葆桢对当时晚清的海防事业和抵御日本入侵都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与曾国藩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是针锋相对,刻意刁难,而是政见不同导致的误解。毕竟他主政江西,也不希望江西成为曾国藩的提款机,也想把这些钱拿来建设江西,故而他只是选择了后者而为曾国藩不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