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建设融入长三角立体综合)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从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到国省道的高速畅通;从摇摇晃晃的摆渡船,到立体交通网络的风驰电掣沧桑巨变,这颗淮畔明珠,正奋力书写着交通发展的壮丽史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建设融入长三角立体综合)

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从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到国省道的高速畅通;从摇摇晃晃的摆渡船,到立体交通网络的风驰电掣。沧桑巨变,这颗淮畔明珠,正奋力书写着交通发展的壮丽史诗。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重大历史机遇,蚌埠交通已然准备充分。融入长三角,是发展趋势所在,也是交通优势所在。在这场与长三角的牵手共谋中,蚌埠交通将抓住机遇,坚持规划引领、适度超前、优化提升、协同推进的原则,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巩固提升蚌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当好“先行官”,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奋勇前行。

铁路发力

打造一小时快速交通圈

早上乘坐高铁列车,中午就可以在淮海路上惬意地闲逛,欣赏完外滩美景再坐上晚班高铁,到家不过十点钟。对于珠城市民来说,一日往返长三角早已不是梦。

40分钟可抵南京,2个多小时可达上海,京沪高铁自通车以来,成为珠城市民往返长三角的快速通道。百年前津浦铁路上一声长鸣,为蚌埠这座小城拉来了兴旺。而今沿着交错的铁轨,无数个自强发展的故事正次第上演,蚌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长三角狂奔。

“在既有京沪高铁、京福高铁、京沪铁路、水蚌铁路基础上,加快推进淮宿蚌城际铁路、合新高铁五河段,规划建设沿淮铁路、亳蚌滁宁城际铁路,实施蚌埠南站东站房及城际站场建设工程,推进蚌埠南站动车运用所建设,完成水蚌铁路蚌埠段外迁工程。”《蚌埠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中,全市未来铁路发展勾勒出了时间表,循着这个“大纲”向远看,蚌埠市与邻近主要经济节点或重要城市之间的1小时快速交通圈已现雏形,为全市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每一条在建铁轨、每一个工程节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蚌埠这座铁路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强音——

淮北至宿州至蚌埠铁路自淮北北站引出,新建淮北南站、宿州西站、双堆集站、固镇南站,引入蚌埠南站京沪站场,在蚌埠境内全长约60公里。合肥至新沂铁路北起江苏省新沂市,向南经江苏省宿迁、泗洪、安徽省泗县、五河、明光、凤阳、定远,终至合肥市,其中五河段52.5公里。上述两条跨区域铁路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沿淮铁路淮南-蚌埠-五河-淮安段项目已列入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其中蚌埠至五河段为近期实施项目,蚌埠南至淮南南为远期实施项目。线路在我市境内约100公里,我市已委托设计院完成项目预可研。

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铁路串联商合杭、京沪高铁、京福客专、沿淮铁路等多条高速铁路,规划线路跨涡河引入蒙城站后,经怀远(机场)引入蚌埠南站,在我市境内约120公里,线路将途经我市怀远县并设站,争取年内计划开展预可研编制工作。

备受市民关注的水蚌线外迁工程也有了新进展。8月12日,随着水蚌铁路蚌埠段改线工程东站疏解线特大桥(S63—S65)64米T构转体梁到达设计位置,标志着安徽省首座跨越京沪铁路转体桥成功实现“第一转”。

百年铁路,为城市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也为未来升级提速增加了底气。“加快淮宿蚌、沿淮等皖北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形成连通皖北、打通沿淮、贯通江淮的快速铁路网;谋划建设亳蚌滁宁城际,将进一步提升我市与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通道。”市发改委铁路办负责人何晋信心满满,互通互达是铁路发展的题中之义,融入长三角,铁路大有可为。

公路畅通

外强骨干内通经脉

我市在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显著,京沪、京台、沿淮等多条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穿境而过,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持续旺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交通运输需要不断增长,交通运输大发展、快发展的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家住禹会区陈郢村的陈兴发经营花卉生意,经常来往江浙一带运输跑货。今年6月,涂山怀远高速收费站开通运营后,他第一时间开车去尝了鲜。“天天在家门口瞅着这高速出入口建设,这下终于通车了,咱出了门五分钟就上了高速,想去哪去哪,别提多方便了。”陈兴发感慨,“以前开车出趟远门多不容易,现在可好了,油门一踩,路路畅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蚌埠市《深度对接方案》出台后,市交通局积极行动,迅速投入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项目谋划工作中。

为深度融入长三角,让更多人能够像陈兴发一样尝到甜头,我市将在提升公路通达能力上做文章,加快实施5条高速公路和6条国省干线公路。通过加快公路运输通道建设,畅通对外公路通道。高标准对接国家高速公路,推进沿淮通道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加快推动省际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消除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

对外强化骨干路网,对内畅通血管经脉。在高速公路项目方面,除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蚌五、蚌固高速公路外,固镇至宿州高速公路、五河至蒙城高速公路、蚌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都将于今明年陆续开工建设。国省干线项目中,加快推进G329蚌埠长淮卫淮河大桥至怀远段一级公路项目建设和G206怀远至宿州段项目,协同凤阳县快速推进G329临淮关淮河大桥项目工作,谋划推进G345马城至唐集段、G344固镇至宿州段以及公路项目建设。S313头铺西至望淮岭段改线工程(含淮河特大桥)项目,并实施外环路扩容改造。

“这些项目实施后,将补全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短板,路网规模持续扩大,进一步改善结构布局,提升公路通达能力,畅通对外公路,高标准对接国家高速公路,助推我市交通运输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先行官作用,为建设蚌埠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物流延伸

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作用

6月12日上午9时许,一艘满载国际集装箱的货轮驶离蚌埠港,这艘货轮是蚌埠港二类口岸通过联合验收后在港区报关后开行的首航货轮。货轮的首站是江苏太仓港,在那里装上远洋货轮后,蚌埠货物将可远达日韩,也可以通过上海洋山港,运往东南亚或欧美等国家。在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之际,位于蚌埠火车东站的蚌埠到上海、蚌埠到宁波港的铁海联运班列也正在开行。

基础设施畅通,物流发展迅速。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多平台联动,加强与蚌埠港、铁路无水港业务拼接,打造“公、铁、水、保”四位一体物流链条,运用平台优势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保障皖北地区硅基、生物基等特色产业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进出口,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多轮驱动,业务已辐射长三角及周边区域。

畅通“黄金水道”,推进港航一体化,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提供了“水上”保障。我市有序推进干线航道建设,围绕全面建成淮河航运枢纽,加快推进淮河、涡河、沱浍河、茨淮新河航道整治,推进怀洪新河怀远至固镇九湾段四级航道建设,构建“一干四支”“内畅外联”高等级航道网络。谋划淮河蚌埠闸以下按一级航道升级改造,启动蚌埠三线船闸建设和津浦铁路老淮河大桥升级改造,打通淮河通航瓶颈。

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我市依托《蚌埠港总体规划(2019-2035年)》,完善“一主三辅”港口群,支持项目单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中诚国际长淮卫大型综合码头、长淮卫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中粮集团五河城南大型综合码头、中孚集团蚌埠油品综合码头、固镇工业园区综合码头等港产城一体化项目,规划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等铁路专用线工程。在建成二类水运口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加快推进中心港区口岸、综合保税区建设,并向各县港区延伸服务。实施水运物流工程,不断丰富集装箱航线,搭建水运信息物流电商平台,建设综合性临港产业和临港物流园区。

同时,实施集疏运通道建设,谋划实施长淮卫铁路集疏运通道,大力发展铁水联运。谋划推进开通蚌埠到上海、淮安、扬州集装箱外贸班线,实现蚌埠淮河运输通江达海、全面开放的新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干线航道达到294公里,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20万TEU以上,蚌埠市的水运潜力和交通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临港工业、商贸物流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蚌埠日报记者 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