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

网约车逐渐成为一些年轻人主流的出行方式,但网约车的痛点却被我们的“习以为常”所掩盖。

我们大多人觉得看着比出租车高级些,价格比出租车便宜些,就是好的网约车出行体验了。但我们对网约车的包容态度,就代表网约车不需要“革命”了吗?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

“低配私家车做网约车合适吗?”

“如今的网约车能满足你的需求和体验吗?”

这种灵魂的拷问,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了答案。

低配的私家车做网约车不仅“不专业”,而且舒适性、功能性、体验感都很一般。所以,我们逐渐发现有车企开始关注公共出行领域。

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推出比亚迪D1车型,主打网约车市场,不仅融入了滴滴软件在车机,而且方向盘上的滴滴出行按钮也证明了它与私家车的不同。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2)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ZEEKR(极氪)汽车也宣布与美国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牵手合作,主攻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方向。可见,公共出行赛道上开始有起跑线了。

不过,比亚迪D1依然是C端轿车的轻微改进版,也没有为网约车出行的特点彻底改变。而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目前在国内也行不通。

与这些相比,盒子汽车却让品玩/品驾更感兴趣。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3)

在前不久,盒子汽车发布了两款主打B端出行市场的车型,外形像盒子,内饰用行业首款“L型”座椅布局。不仅可以轮椅上车,还有车载售卖机等等,让我看到了B端出行赛道上的新思路,盒子汽车也说自己要做B端出行领域的“特斯拉”。

不过,这家企业生产汽车不卖给个人,只卖给出行公司,听着就为之担心。盒子汽车做单一路线,不卖车给用户能有前景吗?上市发布会的42000台订单受到质疑,厂家如何看待?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不光是我心中有些疑问,就连吃瓜群众也想知道答案。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4)

带着疑问和好奇,品玩/品驾专门走访了位于北京顺义区的盒子汽车总部,对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 张署光和盒子汽车整车开发部部长 岳运涛进行了独家专访

问题一:盒子汽车只做B端出行,真的有前景吗?

按理来说,多一条腿走路肯定有更多的可能。在采访时,我问盒子汽车只做B端出行用车,会不会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是什么让盒子汽车专注于B端出行赛道?

张暑光:“其实,做每一行都应该逐渐的专业化。如今的网约车市场和出租车市场的产品都已经过时了,低配私家车做网约车只是在可运行的及格线上,但并非最优解。”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5)

对于网约车的前景张暑光是这样解释的:“如今,网约车的流行透露出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开车。不论是汽车保有量增加以后的堵车加剧,或是车位难寻,亦或是养车成本较高不适合刚工作人群等等,总之,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宁可打车出行,也不想‘伺候’一辆车。所以网约车的前景可观。”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6)

张署光还透露,“前几年做车规级的配件成本较高,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为网约车做供应,这限制了B端出行车辆的研发速度。但如今零配件供应价格降低了很多,也是公共出行专属车型正逢其时。再加上盒子汽车有着多年的车型研发经验,也与几家代工厂进行了深度洽谈,所以,我们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今天的盒子汽车。”

那盒子汽车如何解决网约车的痛点,实现“最优解”呢?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7)

张暑光说:“盒子汽车将打造的是专用平台的专属车型,适配网约车这一细分市场。同时,我们的品牌也是为出行服务专门打造的。从品牌方面来看,私家车和网约车撞衫是车企不愿看到的,这会降低品牌形象。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盒子汽车专注公共出行领域,品牌力不会受到影响。从车型特点来看,L型座椅布局、第三排国王座椅,实现轮椅上车、增加司机睡袋,配有自动售卖机等等,这都反映出了盒子汽车为出行的司机和乘客做到了充分思考,这些都是现在的网约车所做不到的。”

从张暑光的话术中可以总结出,盒子汽车做B端出行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支撑,又有专业产品解决如今网约车的痛点。盒子汽车从品牌认知、产品功能、用户需求等方面,做到了B端出行市场车辆的“最优解”。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8)

张暑光说,“盒子汽车品牌的打造依靠‘减法’,我们舍弃了个人用户,也减去与很多新能源车企的直接竞争,要在B端出行赛道率先树立品牌。该领域目前还是一片蓝海之时,更容易被大家关注到,也是高效打造品牌的好契机。盒子汽车不求大而全,希望在一个细分领域把一件事儿做好,同时也希望做出该领域的单品爆款。”

如此看来,盒子汽车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海中找蓝海。并且“差异化”不是私家车之间的配置和技术的差别,而是B端出行用车和C端用户用车之间找差异。舍弃了个人用户,其实对于品牌的树立也更有利。

2、对私家车做“减法”,是对网约车做“加法”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对立统一的。从表象来看,盒子汽车用的是一种减法理论,但是对于公共出行用车来说,盒子汽车的一些“减法”是为了实现更多的“加法”。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9)

盒子汽车整车开发部部长 岳运涛介绍说,“盒子汽车和一般的家用电动汽车相比取消了副驾驶座椅、第二排右侧座椅,还取消了副驾驶车门等等。减下去了不少零件,但也增加了第三排座椅的可躺,增加了自动售卖机,增加了轮椅上车的空间等等。此外,专职司机基本不需要L3 级别辅助驾驶,但需要有疲劳驾驶监控等,买车还可以送司机腰托靠垫,标配座椅加热等。”

他还强调说,“盒子汽车的配置不能低于现在的网约车,但也必须避免‘过度包装’。盒子汽车与私家车相比,这种‘减法’不是配置或质量的下降,而是B端出行车辆把控成本和提升乘坐体验时所特有的,这是做到成本极简的一种必然选择。”

如果想要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产品力,还不增加客户的购车成本,那就必须想尽办法“减下去”,再想尽办法“加上去”,这才是B端出行车辆的最优解。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0)

张暑光在采访时也说,“公共出行车辆是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它们甚至需要24小时运营。如果只是用私家车的设计思路和标准去要求网约车,实际上是思想的错位。对于用户出行来说,也存在资源浪费和体验缺失的双重问题。B端出行市场的产品必须满足社会化属性,还得实现商业化属性。它要考虑到打车人的体验感,要考虑到运营公司的成本,更要照顾到司机的满意度和利润等等,所以必须得有‘减法’,也得有‘加法’。”

张暑光的讲解让人恍然大悟。如今的网约车的确有不需要的东西,也有没做好的地方。这种“减法”如果能做好“专业”的网约车,其实是很值得期待的。

3、公司理念蕴含“减法理论”

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是一种软实力,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能有人有过因为公司氛围和企业文化差,而选择离职的经历。人才的去留,企业理念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依然有很多企业不懂这个道理。

在采访时,我也比较关心盒子汽车有什么样的公司理念,这可能会让我更加了解这家企业。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1)

在采访张曙光时,他介绍公司理念是“以‘公平’为基石,以‘高效’、‘创新’为指南,实现对传统出现生活的‘改变’”!

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

实际上,公平即为杜绝腐败、官僚主义和不作为,拒绝摆架子和阿谀奉承,这是为了上下级沟通的高效性,是对关系维系之难度的一种减法;

高效即为工作高效、管理高效、资金高效。做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把钱花在刀刃而上,做到资金使用明确,是资金使用的高效。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在对时间和金钱做减法;

创新是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盒子汽车以智能化、模块化、最优化的理念打造未来公共出行的创新产品。也是以“MC O”管理模式做主要思路,在建立创新的管理体系。

对于盒子汽车而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带来的收获和认可,也可能减少他们走弯路,甚至是提前实现目标等,这也是为效果做减法。

问题三:盒子汽车是否有难忘的研发经历?

作为汽车专业毕业的我,深知每一款成功车型的推出,都有众多研发与技术人员在背后辛苦付出,所以,几乎每一款在路上行驶的车辆都值得被尊重。

尽管盒子汽车还没有正式量产和上路,但是在B端出行赛道上算是创新之作,也肯定克服了一定的难关。

1、短前悬来之不易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2)

在问到克服哪些困难的问题时,岳运涛微笑说到,“确实在产品研发和修整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困难,比如盒子汽车的前悬。因为盒子汽车前脸几乎是平的,独特的造型设计更符合新能源电动车的审美,同时,为了留出最优的驾乘空间,我们把前轮芯到车头的距离控制在了600mm以内。这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挑战,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一个件儿一个件的测量,更是一毫米一毫米的调整。BM-400从外观上看比较简约,但实际从研发过程来看,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2、努力做到第三排“真三座”

岳运涛还向品玩/品驾介绍了盒子汽车后悬挂的一些设计思路,因为有些技术和想法涉及到保密,我就拿1.0产品的U型扭力梁悬挂来举个例子,这也是盒子汽车研发人员多次修改和调试的地方。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3)

岳运涛说,“为了实现第三排充足的乘坐空间,我们必须要让悬挂和后减震器避开第三排乘坐位置,这样才能满足‘C位’的乘坐体验。BM-400在设计时,不仅采用U型后扭力梁结构,而且对其进行了升级,减震的位置和角度也非常规思路,我们进行了反复调整,通过我们的改进,BM-400可以做到第三排‘真三座’,没有让车轮、悬挂、减震器等部件侵占第三排座椅空间。”

3、平台建立是摸石头过河

通过采访岳运涛,我还注意到了盒子汽车对于平台的搭建也并不容易。因为B端出行没有量产车做对标,需要大量调研、供应链筛选,再结合车辆设计等方面,进行取舍。盒子汽车的平台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4)

岳运涛说,“我们做市场化造车、情景化造车,并非像私家车那样配置无上限,而且操控和舒适性要做到极致。B端出行车辆成本、性价比、独特的场景需求,以及商业化属性,都影响着平台建立之初的思路。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和尝试。”

从盒子汽车张暑光和岳运涛的解释中我还理解到,B端出行车辆做到私家车某些指标的80分,才是该细分市场标准中的100分。也就是说,B端出行市场的车型与私家车的研发思维有很大差别,平台的建设也不能按照制造私家车一样做。

盒子汽车张暑光也补充说,“平台搭建也好,车型研发也好,其实我们都是在做行业里新的尝试,前面没有‘脚印’让你参考往哪走,我们是这个细分市场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写在最后:

在本次独家专访两位车企领导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盒子汽车的摸爬滚打不容易,也认识到了B端出行市场与私家车市场是有着很多差别的。从研发、运营、销售等角度来看,盒子汽车都得有独到的办法才行。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5)

对于网上有人质疑42000个意向订单,其实张暑光也比较看淡。他说,“其实不论什么品牌造出什么车,都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回复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低头做好自己就行。”

他对品玩/品驾还解释到,“这些订单其实来自很多行业,不仅仅是出行公司,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并且目前多家外企也在洽谈日后的合作,更多的订单也会回复网友的那些质疑。当然,订单我们也不追求百分百兑现,有一定的转化率就好,我们是需要靠更多的创新和产品优势来打动更多客户,成功绝非一时。”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6)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盒子汽车确实找到了一小片蓝海,他们的专注点也确实是网约车用户所希望的。痛点的解决,以及对于未来出行的体验升级,这些都无可厚非。

从盒子汽车公司发展来看,扁平化、高效化、创新化的理念,是这个时代主流的公司运营思路。他们在做新生产品的同时,也在用思维的创新实现着技术的创新。张暑光确切地说,“盒子汽车的产品也确实会从产品创新逐渐向技术创新转变。”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7)

打车成本肯定是广大用户最关心的,未来是不是打盒子汽车比专车还贵呢?

从张暑光和岳运涛两位领导的解释中我理解到,未来盒子汽车出行价格就是普通网约车的价格,盒子汽车的“标配”体验会比现在的网约车更好。

当然,如果使用自动贩卖机,或是需要平躺按摩等功能,用户通过扫码支付费用即可,这也是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做到物尽其用且避免浪费。

总的来看,盒子汽车的一些设想和思路,我个人是比较认可的。不过,在全新领域中摸着石头过河,必定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

网约车细分市场分析(独家专访只做网约车的盒子汽车)(18)

未来的盒子汽车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公共出行车辆还将会有哪些新技术和新配置?我们共同期待盒子汽车给出答案,也期待行业内更多企业给出我们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