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密薪制(谈一谈密薪制)

“你知道你同事的薪资是多少嘛?”

恐怕将这个问题问处在密薪制企业的朋友们,应该难回答出来。

毕竟在如今,除了部分银行高管们,银行间员工之间的薪资都是保密的,是不能随便公布的。

有银行人笑称“银行密薪制其实是为了员工好,照顾群众的感受,怕亮瞎我们的钛合金狗眼。”

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反映出了所谓“银行密薪制”也成了很多金融机构高层腐败的“温床”。

公司密薪制(谈一谈密薪制)(1)

那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密薪制的二三事。

首先,在谈密薪制度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密薪制度的概念。

所谓银行的密薪制度就是企业内部从经营者、管理者到劳动者的薪酬都是保密的,工资单不公开,相互之间不得询问。

他源于西方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包含“薪酬体系公开、程序民主集中、个人工资保密”等方面内容,《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的收入是否应当公开,但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

在计划经济时代,薪资制度都是公开透明的,不仅本单位同事知道你的收入,而且只要知道你的行政级别,全世界都知道你的收入,这是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减少人们心中的落差感,从而减少人员流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需要。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随着人才的流动性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为了留住核心员工,也自然会想到实行密薪制度。

密薪制度最开始目的是为避免员工相互攀比工资高低,造成心理不平衡,毕竟“人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同时它也是为了防止别的企业尤其是同行竞争企业了解其员工的薪酬制度的需要,从而规定禁止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薪酬。

企业竞争、个人竞争和隐私保护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薪酬必须保密。

这听起来密薪制度似乎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那密薪制度就一定比“明薪制”好吗?

不一定。

第一,我们来思考一下,除了上述讲的原因以外,企业还有什么其他原因要实行密薪制?

于企业而言,密薪制度事实上是节省大量资金的方式,薪酬保密制度会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相当于在一场谈判中,一方所掌握的信息远远大于另一方。

在聘用或者晋升或者年度薪资涨幅的讨论中,企业能利用保密优势节省大量资金。

对称的信息才是谈判公平的最大前提与筹码,在你知道所有人薪酬的前提下,你对加薪的谈判结果相比不知道要来的更有把握。

但企业实行密薪制度并不能真的阻止员工对其他人尤其是跟同期进入公司、相同级别的员工的窥探欲望,密薪制度反而会进一步激起员工对其他人的薪资的好奇。

据调查显示,在员工完全不知道同行薪酬比对的时候会普遍产生一种自己的薪酬表示他们的薪酬过低的感觉,即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薪资其实是与市场持平的。

而当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工资真的少于其他人的时候,就会立即在心中产生一定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会影响他们面对工作时的积极性,最终他们之中有六成的员工会选择辞职。

保密会增加人们对薪资的不合理的猜测,公开薪资更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薪资保密还会导致人们对市场司空见惯的不公平制度视而不见,调查发现,男女性别导致薪资不对等是百分之二十三,也就是说,在同等级别下,职场上女性的薪资要普遍于男性。

而解决这一现象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向薪资公开化,公开是确保公平的最优途径。

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的薪资与其他人相差几何的时候,他们才更愿意通过勤奋工作来提高绩效,明薪制度让员工进一步知道自己所努力的方向,从而更愿意积极沟通,并很少有辞职的念头。

第二在密薪制度执行中,个别领导干部选择性忽视“薪酬体系公开”、程序民主集中的原则,片面强调工资保密。

”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密薪制”被选择性执行,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产生寻租空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发布了一篇文章《“密薪”背后藏腐败》,文章提到:

有人借“密薪制”谋取私利,先给自己“亲信”多发奖金,后又通过索要或通知到消费现场“买单”等方式将多发的奖金“回收”;

有人将薪酬分配作为维系小圈子的“筹码”,奖金只给“圈里人”;

有人把“密薪制”作为对抗监督的“挡箭牌”,面对各种巡视、检查时,动辄以“密薪制”为由,拒绝提供薪酬等情况。

还有的人将“密薪制”作为对抗监督的挡箭牌,面对各种巡视、检查的时候,动辄以“密薪制”为由,拒绝接受提供薪酬等情况。

这篇文章所揭示的问题就在于密薪战略可有可无,密薪制度随意拿捏。

虽然领导也是人,会对自己的下属存在个人偏好,但是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这种倾斜应该是有限度的,密薪制度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权利无法相互制衡而滋生的腐败,以改革之名,行倒退之实,要让密薪制度走上正道,首要的办法还是规范权利的运用。

“密薪制”异化的背后,不仅存在廉洁风险,而且带来人身依附、攀结关系,需从净化政治生态的高度认识和处置。”

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薪酬管理关键环节的日常监督,贯通组织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构建监督合力。

同时,推动建立公开透明的薪酬制度、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