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新技术是什么(为什么我不看好华为造车)

罗永浩说,新能源汽车革命,传统汽车都会消亡,连比亚迪都没有未来,蔚小理华为小米苹果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玩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华为造车新技术是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华为造车新技术是什么(为什么我不看好华为造车)

华为造车新技术是什么

罗永浩说,新能源汽车革命,传统汽车都会消亡,连比亚迪都没有未来,蔚小理华为小米苹果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玩家。

我只是顺着这个话题来给大家谈谈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怎么发展。

余成东说汽车业务是华为目前唯一亏钱的业务,目前已经投入了十几亿美元。小米雷军也宣布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投资汽车业务。直观感受就是,这两家公司决心很大,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入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大家去看历年传统汽车厂商对汽车的投资,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这两家公司在汽车方面的这些投资不过是毛毛雨,都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贾跃亭在FF91上的投资已经接近30亿美元,现在一辆车都没有造出来,可见要造汽车,投入之大。丰田2021年资本性支出3.83万亿日元,合人民币就是超过2000亿。2021年比亚迪资本性支出达到了373亿人民币。

由于国内新能源化趋势明显,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德国汽车品牌,仅仅在中国各建一个新能源汽车厂,投资分别达到119亿、150亿、358亿。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行业都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是需要持续投入的行业。

就有人疑惑了,为什么蔚小理没有花多少钱就把车造出来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多少专利,他们的零部件都是买的,这些公司就是一个攒机器的,至少到目前来看,没有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对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判断是:

1、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商,领导者只会是比亚迪、特斯拉,其他任何公司,包括苹果、华为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挑战比亚迪、特斯拉的行业领导低位。比亚迪、特斯拉就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丰田、大众,而且领导地位会比丰田、大众更强一些。

2、大众、丰田、本田、现代、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的行业领导者,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凭借着他们对汽车工业的理解,凭借他们对消费者的了解,依然会成为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的二线新能源汽车领导厂商。

3、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法拉利、劳斯莱斯、宾利等高端车或者豪华车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汽车生产成本并不贵,这些传统的豪华车品牌,依靠品牌溢价赚得盆满钵满。豪华车由于毛利率超高,是最容易被新能源汽车势力觊觎的市场。

由于这些豪华车企没有掌握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依靠宣传技术来获得品牌溢价,他们转型新能源汽车,会败,不转型新能源,也会败。但是,如果他们依靠品牌余温,走性价比路线,反而可能会寻找到新的生存的机会。

4、蔚来、小鹏、理想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新能源车时代的奔驰、宝马、奥迪,但是绝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领导厂商或者主机厂商。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技术积累不够,第二资金实力不够,第三对汽车行业理解不透彻。

新能源汽车不是有想法就能够造好的,必须持续的高额投入,持续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持续的打磨生产品质。这些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5、苹果、华为、小米造车都不会成为气候。这些公司在手机领域掌握了一些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因此车机娱乐表现比较突出。汽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所面临的使用严苛环境与手机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系统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手机卡机了可以重启,但是如果行驶过程中,车机系统卡机了怎么办?很有可能造出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汽车对车机系统的要求甚至比肩智能工厂的要求,这个车机系统,不是复制手机系统就能做好的。

优秀的车机系统,必须掌握海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进行优化过的,这个能力,苹果、华为、小米都不具备。

6、华为最好的出路是成为新能源车领域的博世,为汽车提供智能座舱、车载娱乐等设施,华为下场造车绝不会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比亚迪。

华为作为科技公司,如果追求高毛利率,追求品牌溢价,这也就决定了华为绝对造不出大众汽车,至多只能与蔚来、小鹏、理想去竞争豪车市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汽车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完全是不一样的生存逻辑。高端市场讲究的是品牌,是服务,是面子;低端市场讲究的是性价比,是实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丰田做低端汽车的,但是丰田的豪车品牌就是完全无法与BBA抗衡,BBA的低端车销路就是不行。

高端车与低端车,就是完全隔离的市场,只能二选一。如果华为走低端车,比亚迪、特斯拉、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会把华为打得鼻青脸肿。如果华为亲自造车,只有高端路线可选,但是一旦华为选择走高端路线,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年销几千万台的全球汽车大市场,华为车机系统也就再也没有机会成为全球主流车机系统的可能。

华为造不造车,就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如果华为入场造车,华为高端汽车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BBA,但是华为车机必然失去成为全球主流车机系统的机会。

7、增程式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都是过渡技术,很快就会淘汰。

增程式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并不省油,如果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省油的话,为什么货车不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

增程式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看起来油耗确实比油车少,核心是因为这些汽车带了电池,如果没有电池,这些汽车你看省不省油?这两种车比燃油车省油,最关键的原因是发动机技术没法做到随停随起,但是电动机可以。

如果没有电池的加持,不论是增程式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碳排行比燃油车还要高。这两种车,是真不环保。如果非要说环保,都是电池带来的。

由于电池技术突飞猛进,个人判断,2年之内,增程式技术必然淘汰,混合动力技术5年之内必然淘汰。但是,亚非拉等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发达,增程式技术、混合动力技术还会发挥一些余温。

8、20年内,无人驾驶汽车都将处于实验状态,没法大规模商业化。

很多人低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难度,总以为靠算法可以解决芯片算力不足的问题。自从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算力过剩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技术的发展,对算力的要求远超芯片算力的增长。

汽车是一个行驶非常快的工具,一秒钟就达到30米以上,1微秒汽车都将行驶3厘米以上。这也就决定了,汽车芯片的算力必须用微秒来计算,而不是秒。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汽车芯片,都没有办法满足智能驾驶的需要。

我的判断是,如果还是硅基芯片,可能就没有办法解决自动驾驶对算力的要求。必须有新的、可靠性更强的芯片技术出现,才能解决智能驾驶对算力的需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