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王阳明心外无物)
阳明哲学,一般人都认为是唯心主义哲学。“心外无物”,更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解释“心外无物”,得先从王阳明对物的定义说起。在阳明哲学中,物是有特定含义的。王阳明讲,“意之所在便是物”。“物”,就是“意之所在”。“意”又是什么?心的活动是意,也就是意识、意向、意念。意识的对象,就是物。这样讲来,物就是事。所以,无“心外之物”,就是无“心外之事。”
由此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并非想在意识的外部构建一个物质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活动,赋予外部存在以某种意义,从而构建主体(个人)的意义世界。
也因此,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并不是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只是说,物在我的心外,没有成为我的意识的对象,对我没有意义。王阳明构建和研究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所以也有人讲,阳明哲学,就是道德哲学。
《传习录》卷三记录了一段对话,对我们理解“心外无物”,也许有所帮助。“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对话用通俗语言来解释,就是,你不来看此花,此花对你毫无意义,你来看此花,则此花便进入了你的脑中,进入了你的意义世界,你就会关心它的颜色、香味、大小等,它对你的精神世界,便有了意义,产生了影响。
所以,开在深山中的花,对我们并无意义。但当我们的意识,注意到这花了,看花这件事,就成为了王阳明所讲的“物”,就对我们很有意义。
山谷蜡梅
再说“唯心主义”,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产生于十八世纪的哲学概念。现在对它进行解释,必须要考虑当今物理学、哲学的发展。
什么是物质世界?按传统的解释,就是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正象《传习录》中所说,开在深山中的花树,自开自落,与人的意识无关。
然而,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人们凭什么标准,来判断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又会遇到问题。其实,我们在定义物质世界的时候,已经使用了主观意识的概念。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判断客观世界的参照(当然,不是决定或产生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判断,依赖仪器也好,依赖工具也罢,最后还是要依赖人的主观意识。按辩证法的说法,事物双方,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存在。没有主观意识,也就无所谓客观世界。比如,暗物质,是人们通过主观意识定义的东西,是否存在?人们凭什么知道暗物质?更不用讲量子纠缠,心灵感应之类的东西。这些,是人的意识,还是别的什么?现在的世界,真的很难分清楚物质和意识?只是,这种意识,不是某一个人的意识,是人类的共同意识。离开了人的意识,人们是无法分辩一个东西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东林净土苑
尽管这与本文命题关系不大,但对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也许有所帮助。
在《大学问》中,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个人的感悟,这种关心意义世界的人,比那种“唯物”的人,对社会、人生,会倾注更多的感情、关注,更富有同情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