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

颜回,字子渊,因此也可称其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不过比较短命,死得早,所以这也让孔子深感惋惜。那我们就来看看《论语》中的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一,好学上进、尊师重仁。

《论语》中孔子多次称赞颜回好学,有一次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只是他不幸短命。现在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还有一次季康子也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也别无二致。可见,颜回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学之人,即使在自己死后,孔子依然称赞他的好学,说“世上再无第二个像颜回这样的好学之人”。

不过,孔子对颜回有一点不太满意,就是孔子说什么颜回就听什么,从不反驳。孔子说:“我整天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反问,像个愚钝的人。”还说:“颜回对我不是有帮助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因为在孔子看来,作为学生如果能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能指出老师本身的问题所在,这反而是对老师有所帮助的行为。其实,颜回也并非是真的愚钝之人,因为孔子后来考察过颜回与别人私下的讨论,发现颜回也能在自己教授的知识上进行发挥,说明颜回能举一反三,只是颜回实在是太听老师的话了。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但话说回来,颜回这么听老师的话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孔子在颜回眼里的确是偶像般的存在。有一次颜回就感叹道:“老师的学识,越抬头仰望越觉得高;越努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老师善于有次序地诱导我,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能发自肺腑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既说明了颜回对孔子的无比尊敬,也说明了孔子的学识在颜回心中就像宇宙般深邃、广阔,在这样的圣人面前都怕学之不尽,哪还有能力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颜回非常尊敬孔子,有一次孔子被拘囚在匡,当时孔子的弟子都走散了,颜回是最后一个找到孔子的弟子。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在当时重礼的时代,颜回说不敢死在老师之前是对孔子的尊敬。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二,谦逊内敛,严于律己。

颜回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一次孔子让他谈谈自己的志向,颜回说:“我希望不夸耀长处、不表白功绩。”这说明颜回能够时时自省,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对于自己的志向就是改正这些不足,让自己的人格更趋完美。这自然不同于很多人一提到志向就是对外在的求功名、求利禄上。

而且颜回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颜回曾向孔子请教“何为仁”,孔子说:“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颜回又继续问道:“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奉行这些教导。”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4)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颜回可不是一个一时随便说说的人,他定然会努力让自己做到那样的要求。孔子就说过:“颜回呀,他的思想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他的弟子只是在短时间想到仁罢了。”而且在颜回死后孔子谈到颜回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人死得可惜呀!我看见他不断进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在和哀公聊到颜回时也说“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犯过的错误不会重复再犯”。由此可见,颜回的确是一个言行合一、严于律己、不断进取的人。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三,身居陋巷而自得其乐。

颜回的生活经常处于困苦之中,吃、住、用等物质条件比较差,但这没能影响到他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因此孔子称赞他:“颜回,多么贤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小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苦楚,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综上来看,颜回是一个好学上进、为人谦逊、尊师重仁、严于律己、不断进取、不重物质、能屈能伸之人。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孔子对他这样看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说,如果颜回没有早亡,他应该是孔子最理想的接班人。所以,孔子在颜回死后很是悲痛,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跟随的人见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您太伤心了!”孔子说:“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个人伤心又为谁伤心呢?”从中也能看出,孔子与颜回师生情谊深厚。

论语十二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通过论语了解孔门十贤之好学仁人的颜回)(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颜回这样品行的人,即使在我们现代社会也依然是难得的道德榜样,在老师眼里也绝对是得意门生,只是生命过于短暂的确成为了一件憾事!

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绝不让你失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