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

前面几节较为详细的讨论了 linux 内核中的“链表”和“队列”数据类型,本节再来说说中的映射(idr)机制。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1)

先来说说映射适合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linux 系统中的许多资源都用整数 ID 标识,例如进程 PID,文件描述符 ID 等等。使用一个整数标识资源的确非常简洁,但是一个整数能够记录表达的信息太有限了,所以整数 ID 的背后常常都有一个结构体与之对应,例如每个进程 ID 都对应着一个巨大的 task_struct 结构体记录着进程的资源。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2)

那么,整数 ID 该如何与结构体对应起来呢?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将两个整数对应起来。因为只要能根据整数 ID 找到结构体的地址就可以了,而结构体的地址也是一个整数。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选择一个数据结构。如果使用数组进行索引,一旦 ID 很大,那数组也必须得很大,这样会占据大量的内存空间,所以数组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如果使用链表进行索引,则又会有查找效率问题,毕竟链表只能线性遍历查找。

映射就非常适合解决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映射?

映射其实就是将要保存的数值(例如结构体指针)与另一个数关联起来,所谓的“另一个数”常常被称作“键值”。映射一般至少要支持三个模块:

  • add(key, value),增加映射
  • remove(key),删除映射
  • value = lookup(key),根据键查找数值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3)

这么看来,“哈希表”就是一种映射,不过也不是所有映射都需要通过“哈希表”才能实现,映射也可以通过自平衡二叉树(之后的文章会介绍二叉树)实现。

虽然“键值映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是大多情况下都默认是借助自平衡二叉树实现的。linux 内核是怎样设计和实现“映射”的?

linux 内核实现映射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将指针与一个唯一标识数(UID)对应起来。为此,linux 内核不仅实现了映射的三个标准模块外,还提供了自动产生 UID 的模块。这么看来,内核实现的映射更像是一种“定制化”的,而不是通用的映射。

先来看看 linux 内核中用于实现映射的数据结构,请看如下C语言代码:

- 50 struct idr_layer { | 51 unsigned long bitmap; /* A zero bit means "space here" */ | 52 struct idr_layer *ary[1<<IDR_BITS]; | 53 int count; /* When zero, we can release it */ | 54 }; 55 - 56 struct idr { | 57 struct idr_layer *top; | 58 struct idr_layer *id_free; | 59 int layers; | 60 int id_free_cnt; | 61 spinlock_t lock; | 62 };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4)

idr_layer 结构很像一个链表,IDR_BITS 和平台相关,在 BITS_PER_LONG == 32 的平台上,IDR_BITS 等于 5,在 BITS_PER_LONG == 64 的平台上,IDR_BITS 等于 6。

也就是说,1<<IDR_BITS 等于 32 或者 64。以下以 IDR_BITS 等于 5 为例行文。

这么看来,idr_layer 结构体可用下图表示: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5)

初始化一个 idr(映射)

初始化一个 idr 非常简单,调用 idr_init() 函数即可,它的C语言代码如下,请看:

void idr_init(struct idr *idp) { memset(idp, 0, sizeof(struct idr)); spin_lock_init(&idp->lock); }

idr_init() 函数只是将 idr 清零,并初始化锁而已,所以在调用 idr_init() 函数之前,需要静态定义或者动态分配一个 idr,例如:

struct idr myidr; idr_init(myidr);

分配一个新的 UID

建立好一个新的 idr 后,就可以分配新的 UID 了。这一步 linux 内核是通过 idr_pre_get() 和 idr_get_new() 两个函数完成的。idr_pre_get() 函数的C语言代码如下:

105 int idr_pre_get(struct idr *idp, gfp_t gfp_mask) - 106 { |- 107 while (idp->id_free_cnt < IDR_FREE_MAX) { || 108 struct idr_layer *new; || 109 new = kmem_cache_alloc(idr_layer_cache, gfp_mask); || 110 if (new == NULL) || 111 return (0); || 112 free_layer(idp, new); || 113 } | 114 return 1; | 115 }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6)

idr_pre_get() 函数的核心就是 free_layer() 函数。这里可以看出,即使是 linux 内核的源代码,命名也有可能是不太合适的。 free_layer() 函数并不是如字面意思“释放 idr”,而是将新分配的 new 连接到 idr 的 id_free 成员上,请看:

61 static void free_layer(struct idr *idp, struct idr_layer *p) - 62 { | 63 unsigned long flags; | 64 | 65 /* | 66 * Depends on the return element being zeroed. | 67 */ | 68 spin_lock_irqsave(&idp->lock, flags); | 69 __free_layer(idp, p); | 70 spin_unlock_irqrestore(&idp->lock, flags); | 71 }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7)

idr_pre_get() 函数执行完毕后,得到的数据结构如下图: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8)

idr_pre_get() 就是实际执行获取 UID 的函数了,它的C语言代码如下,请看:

306 int idr_get_new(struct idr *idp, void *ptr, int *id) - 307 { | 308 int rv; | 309 | 310 rv = idr_get_new_above_int(idp, ptr, 0); | 311 /* | 312 * This is a cheap hack until the IDR code can be fixed to | 313 * return proper error values. | 314 */ |- 315 if (rv < 0) { || 316 if (rv == -1) || 317 return -EAGAIN; || 318 else /* Will be -3 */ || 319 return -ENOSPC; || 320 } | 321 *id = rv; | 322 return 0; | 323 }

核心是 idr_get_new_above_int() 函数,继续跟踪:

236 static int idr_get_new_above_int(struct idr *idp, void *ptr, int starting_id) - 237 { | 238 struct idr_layer *pa[MAX_LEVEL]; | 239 int id; | 240 | 241 id = idr_get_empty_slot(idp, starting_id, pa); |- 242 if (id >= 0) { || 243 /* || 244 * Successfully found an empty slot. Install the user || 245 * pointer and mark the slot full. || 246 */ || 247 pa[0]->ary[id & IDR_MASK] = (struct idr_layer *)ptr; || 248 pa[0]->count ; || 249 idr_mark_full(pa, id); || 250 } | 251 | 252 return id; | 253 }

发现实际负责申请 UID 的动作由 idr_get_empty_slot() 函数完成,它的C语言代码如下: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9)

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 int idr_get_new(struct idr* idp, void* ptr, int* id) 函数执行成功后,将获得一个新的 UID,它会被映射到 ptr,并通过指针参数 id 返回,以后想查询 ptr 指向的地址,只需要知道 UID 就行了。

通过 UID 查找指针地址

根据 UID 查找其对应的指针地址就简单许多了,只需调用 idr_find() 函数即可,它的 C语言代码如下:

464 void *idr_find(struct idr *idp, int id) - 465 { | 466 int n; | 467 struct idr_layer *p; | 468 | 469 n = idp->layers * IDR_BITS; | 470 p = idp->top; | 471 | 472 /* Mask off upper bits we don't use for the search. */ | 473 id &= MAX_ID_MASK; | 474 | 475 if (id >= (1 << n)) | 476 return NULL; | 477 |- 478 while (n > 0 && p) { || 479 n -= IDR_BITS; || 480 p = p->ary[(id >> n) & IDR_MASK]; || 481 } | 482 return((void *)p); | 483 }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10)

可以看出 idr_find() 函数执行成功后,会返回 id 关联的指针地址,如果执行失败,则会返回 NULL。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应尽量避免将空指针 NULL 与 UID 映射,否则调用 idr_find() 函数时将无法区分是成功还是失败。

linux的内核组成(linux学习20挺复杂的一文了解内核中的)(11)

到这里,我们就对 linux 内核中的映射有所了解了,其他相关代码的分析(例如删除一个UID映射 idr_remove()函数)也是类似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实际上,linux 内核关于 idr 的设计与实现还是有一定的复杂度的,这里仅仅只是粗略的先留个大体印象,更详细的讨论以后再介绍了。)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质疑。文章都是手打原创(本文部分参考linux内核原理和设计),每天最浅显的介绍C语言、linux等嵌入式开发,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一波吧,可以看到最新更新和之前的文章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