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的文章怎么提高推荐量(小心这6种起标题的雷区)

近期,很多作者在后台询问精选君,为什么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没人看。

明明文章内容很优质,奈何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标题惹的祸!

一篇好文章,被一个烂偏题所拖累,难以发挥最大的传播价值,这种情况实在让人心痛。

因此,精选君专门回溯了1000个推荐效果差、阅读量低的标题。

终于被我发现了,作者起标题时最容易踩中的6个雷区。

收下这份避雷指南,让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蹭蹭涨起来!

1.不踩关键词、领域不清晰、定位模糊

我们知道,文章的阅读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推荐量,那么一篇文章的推荐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影响推荐的因素有很多,从标题的层面来说,「关键词」十分重要。

标题中露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可帮助机器理解你的文章,获得更多推荐量。

例如,同样一篇足球类文章,标题《大胡子梅西,大胡子阿奎罗,大胡子伊瓜因,阿根廷美洲杯冠军稳了!》,就比标题《三人蓄须明志,誓要实现多年远大理想》含义更明确,更利于系统识别,获得更多的推荐量。


2.栏目型标题

标题首句带有栏目名称的,称之为「栏目型标题」。

这个例子的亮点有二:

1)标题用8个字精准地描述出2位大佬的窘境,亮点十足。

2)栏目名【热门人物盘点】甩在标题后面,且标题互相补充,让读者秒懂,这是一篇关于科技圈大佬的盘点稿件,栏目名凸显了内容深度。


3.连载型标题

针对连载类文章,很多作者起标题的习惯是:一系列内容全部使用同一标题,仅用(上)、(下)或是(一)、(二)进行区分。

例如:

《每日欣赏 | 七夕电商首页设计欣赏第二波~》

《六脉神“鉴”(三)||带你认识安吉星》

《轻松读史之——大唐三百年(1)》

这类标题为何在头条号平台数据表现很一般呢?

1)有可能被消重,消重文章则无机会被推荐。

相同内容或高度相似的内容推荐给同一用户,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头条号平台会对此进行消重。

消重就是指对重复、相似、相关的文章进行分类和比对,使其不会同时或重复出现在用户信息流中的过程。

连载文章全使用同一标题,假如用户没有点进内文,看上去就是机器把几篇一样的内容重复推荐给了用户!可想而知这样的浏览体验是很糟糕的。

2)对同一标题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连载类内容尽量避免采用同一标题,针对每一篇文章重新选择角度拟定标题,更有利于传播。


4.标题无标点

已发表的文章怎么提高推荐量(小心这6种起标题的雷区)(1)

很多作者习惯于在标题中使用空格代替标点。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没有标点,会让你的标题看上去像一个长句子,一眼扫过去容易错过重点。

而标点符号,一方面让标题的视觉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标点用得好也是激发用户情感的法宝,会为你的标题增色不少。


5.简单的疑问式标题

以疑问句作为标题,是常见的标题样式。

我们这里说的“烂标题”并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疑问式标题,而是专指“平淡无爆点的”疑问标题。

例如:《泡沫经济破灭后会发生什么?》

阅读量/推荐量:11/817=1.35%

解析:

这个标题就踩中了大坑,“泡沫经济破灭”是一个和普通人有距离感的话题,采用简单的疑问句式,信息点单薄,难以吸引眼球。

其实该文内容很优质,幸好有双标题机制,让这篇文章不至于被埋没。

作者的另一标题就起得很好。

已发表的文章怎么提高推荐量(小心这6种起标题的雷区)(2)

正面案例:《泡沫经济破灭后,人在忙,但更穷了》

解析:

抛出了一个有讨论度的观点(越忙越穷)。

同时标题落点从社会问题,转移到“人”的身上,与每个人的境遇息息相关,拉近与读者之间距离感。

再来看一个疑问式“烂”标题:

《父母说的哪些话给你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阅读量/推荐量:138/24562=0.6%

解析:

该例同理,标题样式简单,信息点和话题性都稍显不足。

难道疑问句就不能做出爆款吗?非也!

作者的另一标题就是利用疑问打造爆点的典型。

已发表的文章怎么提高推荐量(小心这6种起标题的雷区)(3)

正面案例:《“你不闭嘴,孩子怎么表达?”|为什么让中国父母倾听那么难?》

阅读量/推荐量:22446/272998=8.2%

解析:

标题首句,“你不闭嘴,孩子怎么表达?”否定语气配合反问句式,情绪饱满,冲击力十足。

另外直接点出了“你”,屏幕前读者有一种被点名的感觉,关注度瞬间提升。

“为什么让中国父母倾听这么难”仔细读来,这个疑问句其实输出的不单单是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观点,一种态度。这样的疑问式表达,极具话题性和共鸣感,自然传播效果更佳。

疑问式爆款标题应该怎么取?精选君做过专门的技巧讲解!

请参考《阅读量从200飙升到20万,这个最吸粉的爆款标题套路不可不知!》


6.信息点杂乱

面对海量内容,读者在一个标题上停留的时间极短,信息点杂乱、第一眼看不懂的标题很容易被瞬间pass掉。

例如:

《华夏内讧?大牌门将和一外援场上发生冲突,幸好被队友及时挡住!》

阅读量/推荐量:0/20=0.00%

解析:

一个标题里面出现了3个人物,而且把悬念设置为“一外援”。

“一男一女”、“一人”的说法很常见,“一外援”的说法读起来很绕口,增加了理解成本。

已发表的文章怎么提高推荐量(小心这6种起标题的雷区)(4)

作者另一标题就很好得规避了这个雷区。

正面案例:《突发,华夏门将与马斯切拉诺发生言语冲突,幸好被队友挡住》

阅读量/推荐量:66080/155996=42.36%

解析:

该标题信息点就清晰了很多。同时标题点明“马斯切拉诺”既踩中了关键词,助推了推荐量,名人身份也带来了话题性。

起标题时,如何平衡信息密度是个难点。信息点少,标题留白太多,不够吸引人;但另一方面,重点太多也就等于没重点。

标题&封面是一篇文章的门面,内容才是文章真正的立身之本,不过若是门面更吸引人,则能吸引到更多读者,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所以头条上线了「双标题」功能。

双标题在推荐过程中采用优胜劣汰机制。通过这一功能,创作者能够收集到可量化的数据,来了解用户对什么样风格的标题更感兴趣。创作者可对用户进行长期的测试,并根据历史数据的整理,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题方法论。

Q:如何开通「双标题」功能?

A:平台主动邀请部分已有「图文原创」功能或「视频原创」功能的作者开通。

还没开通「双标题」功能的创作者请耐心等待,你坚持优质原创内容的努力,绝不会被辜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