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潮汕话说漂亮女人(女人在潮汕的叫法)

作者:林伦伦

可惜的是,“姿娘”一词古代文献未载,但却有“珠娘”的叫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越俗从珠为上宝,生女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宋·周亮工《闽小记·珠娘》:“福州呼妇人曰珠娘。”《辞海·语词分册》:“古时闽粤一带称女孩儿为珠娘。”由此可见,“姿娘”一词,可能是由“珠娘”音变而来。今潮阳、惠来、普宁等一些地方,“姿娘”、“珠娘”读音仍然相同。

成年女人,农村里也叫“嫲人”。“嫲”潮音(玛),奶奶的意思。相对于男人的“丈夫人”而言,老在女人堆里混的男孩子叫“嫲人抆”。“抆”音(文3),在人缝里钻来钻去的意思。

指妇女还有(渣亩)的叫法,方言字写作“女查女亩囝”。这也是女儿叫“走囝”的原因,因为“走囝”就是“女查女亩囝”的合音。也即。但“女查女亩囝”在一些地方指妓女,不宜随便叫。

用潮汕话说漂亮女人(女人在潮汕的叫法)(1)

旧时以“花娘”称妓女,骂人妖娆淫荡为“花娘花艇”,过去潮汕有疍家妇于渔艇上卖身的现象,人称“花娘”,船称“花艇”,故有这成语。《潮州日报》上曾载文《韩江六篷船旧俗》云:“疍女待嫁,船尾处置一盆花以示招亲。兴宁人胡曦《西河龙户录》:‘六篷船屋皆盆花盆草,则尚是龙户当日遗俗。’疍女爱花,居花船、葬曰花冢,《梦厂杂著》有歌妓郭十娘的一段记述:‘未几,十娘奄逝,埋香黄土。柳南携尊哭奠。其生前爱桃花,为购数十株,环种墓门。’有趣的是,后来所谓临花船‘看花’,实从疍船置花草之俗引申于观赏船妓,如陈方平《潮汕竹枝词》云:‘纷纷画艇漾中流,上下真成镜里游;人影衣香何处觅,卖花声在妓船头。’船妓爱花,客人视如见面礼,妓船头便不断卖花之声。当时六篷船所需花卉,来自东津一带乡村。”也许是“船妓爱花”,所以称为“花娘”。但查“花娘”一词,唐宋时代已常用,文人学士出入花街柳巷是时髦的事情,唐·李贺《申胡子歌》:“命花娘出幕,徘徊拜客。”唐·梅圣俞《花娘歌》:“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声名居乐府。”《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那花娘见父亲被雷横打了,又带重伤,叫一乘轿子,迳到知县衙内诉告。”

用潮汕话说漂亮女人(女人在潮汕的叫法)(2)

旧时权贵人家里的婢女叫“赤脚”,如:“伊许阵先个富人做赤脚(她从前在富人家当婢女)。”这也是唐宋时语。唐·韩愈《寄卢仝》诗:“一女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将次天明,老妪起身,蓬着头同一赤脚蠢婢,赶二猪出门外。”“赤脚”应是“赤脚婢”的省略语。过去的农村医生称“赤脚医生”,“赤脚”一义相同,就是“光脚丫”不穿鞋的意思。“赤脚蠢婢”就是光着脚丫子的愚蠢婢女,是对婢女的贱称。过去的“赤脚”因为还有为主人暖被窝等任务,所以有不少婢女被东家娶为偏房的案例,潮汕话叫做“赤脚饲久变阿奶”,有点“丑小鸭变白天鹅”、低开高走的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