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的平凡生活(工程人的中铁岁月)

工程人,你现在还好吗?熟悉的施工场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铁的平凡生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铁的平凡生活(工程人的中铁岁月)

中铁的平凡生活

工程人,你现在还好吗?

熟悉的施工场景

工程人,你现在还好吗?我是工科男无意,曾就职于中铁某局,也是毕业即失业的工程人。这是离开工地的第三个年头了,分享我自己的故事给你,只为和工程人感同身受,为仍然坚守或者早已离开的工程人加油打劲!

一、回忆毕业

2018年6月,某西区自习室,连续几个凌晨三点,当然还有陪伴我四年的水壶,以及里面的速溶咖啡。

这些都是临近毕业时候于我最深刻的场景。

当初用于毕业设计的黑色笔记本,用了7年,至今躺在卧室的书桌上。

偶尔翻开夹在书架上一堆资料中间的绿色封皮本子,它记录了那段时间自己为毕业设计所准备的几乎每一个细节。

时间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馈赠,要么越发深刻、要么遗忘。

而我快要忘记本子上的内容了。

但凌晨三点的教室、白而明亮的灯光、前人坐过的那套桌椅和教室外黎明前的黑暗,这种感觉我却都记得很清楚。甚至当我写下这些字句时身上一紧的肌肉,都在提醒我曾经真实而用心感受过的这一切。

美景逐渐远去

工程人曾梦想走四方。现在回想,毕业三载,仅身为一季工程人,学生时代的想法已经很远了,很远……

二、公司报道

拍了校园的荷叶,嗅过6月特有的栀子花香,我与学校告别。

回家修整了半个月。一是想在毕业后耍上几天,毕竟我的生活以后将不再会出现暑假。二是想和爸妈告个别,第一份工作初定在广东,以后就得每年回家一次了。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个阶段:我对工作既充满了期待也夹杂未知。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开始的。

我期待新的人生阶段的出现,因为自己很理智的知道一切将到来,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新事物的到来。如果有,那他只会是一个活在回忆中的人,一个迷失的人。

我未知。我不知道在新的岗位上自己具体要做什么、能不能做好、可不可以碰到一个好的领路人、是否能坚持初心生活在这寻常岁月中却不沦为世俗人……

搞不定心中的这些种种问题,我依然需要启程。

带着生活费里剩下的2000多块钱,算是我入职场前的全部身家,买上一张至SG的火车票,拖着行李开始了打工人身份的首次离乡旅途。那时我还不知道,时隔几月我竟将重回熟悉的家乡。

行李的旅程

SG站下了火车,需换乘公交车到达工程局机关办公处。中途等了很久公交车,因地点较偏、天色已晚,不确认公交车是否停运,心中不免有些焦灼,好在顺利到达机关招待所。

下了公交,天已完全黑了,左右环绕仍看不到公司的标志。无奈我只得给人事打电话,按照他指示的路线,我从公交站退回约50米,左转进入一条没有路灯的双向单车道,打开手电继续前行了约两三百米才看见公司标志。

映入眼帘的是几栋较有年头的大楼,从大楼可窥当初新建时的霸气。停留了几秒后便提着行李到保卫亭说明情况,并问了招待所的具体位置。经一天的车程,在办理入住后,很快就入梦了。

三、新人培训

公司对我们展开了一周的培训。

第一天是开班仪式,公司的经理、中层领导干部对新生力量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公司规章制度、福利待遇、发展现状做了相应介绍。

这天晚上,我与几个同事在公司不远处的小摊处借着啤酒与烧烤打开局面,大家很快便熟悉了各自的基本情况,诸如家乡是哪里、学校在哪里、什么专业等。唯一不习惯的就是SG的烧烤,对于一个SC人来说,烧烤不辣就是没有灵魂。何况我们还特意叮嘱老板娘多放辣椒、多放。

后面的培训有项目情况、户外拓展、室内茶花会……安排的丰富多彩。那会儿认为之后的工作也将这般的富有吸引力,后来才知这一切正是下项目之前的“践行酒”、“狂欢会”,一个月后我的现状将与此刻截然不同。

后来在项目部也打过几次球,只是很难找到球友

培训的最后以篮球友谊赛结尾,公司老鸟队vs新人菜鸟队。不得不说,这场比赛令我对这群中年人刮目相看,人到中年的他们在球场上却让我们占不到丝毫便宜,最终以3分之差落败,这也决定了我最后拿到的奖励是一个台灯,而不是一块移动硬盘。这群强悍的中年人,挺好!

四、分配岗位

篮球友谊赛结束,当晚宣布第二天将会进行项目分配,然后各自去自己的项目部上岗。

这天晚上心中很矛盾,渴望被分到近一些、交通好一些的项目部,自己又感觉希望很渺茫。身为工科男,况且在中铁这样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必然面向全国各地乃至县城,我深知这一切,让我痛苦的是我心中还有的渺茫希望。

正如我的矛盾显示那样,我被分配至某省某市某县级市郊外的GGS项目部,这个项目是负责某路的改扩建工程,属市政工程的范畴,总投资3亿左右,项目总工期约3年。如果后来我没有离开,我想现在项目应该快要结束了,那一切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这里也是个美丽、干净的小城

NG是XC的县级市,属特小城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里有优衣库、烤鸭、狭窄的城市公路、休闲的人流,还有很多共享单车,相比项目部每天的荒郊野外、钢筋水泥,它是我后来每日下班后坚持下去的动力。

熟悉项目部基本情况与工作后,我常常在饭后从项目部走路去市里,因为没有公交车,且不算太远,大概5公里左右。去感受城市的烟火气,天色黑了之后寻一辆共享单车骑到GGS农家乐(那时,项目部还没有建好活动板房,大家租住在此。所谓农家乐其实也就是一个带小院儿的单层联排农房),不过这已是后文了,且先看如何初识项目部各人。

几乎每天晚上去逛县城

五、初识项目

得知项目位于NG之后,我第一件事是记清楚联系人的电话,第二件就是打开百度搜索“NG”,我迫切需要对这个地点有一个基本认识。

去NG的路已然平坦,却不够顺畅和高速。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得说一下我从SG至NG经历。

首先是两市之间一无高铁或动车,二无直达列车。我要到NG,需先从SG乘坐火车到湖南株洲,再从株洲乘坐火车到NG,然后联系项目部司机过来接我。且中途换乘时间极短,记忆中我需要在35分钟内完成换乘。

其次,当天因暴雨,株洲至NG的火车晚点延误2小时,眼看到NG或许又将是夜色降临。

到达NG站,联系项目经理,经理说派杨哥过来接我,以为杨哥是个30左右的大哥,见面是才知是父辈年纪的人。

杨哥不常笑,表情严肃,他有一个儿子上大一,他说不愿意让儿子搞工程,因为他知道这行业既传统又累,所以让他儿子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算下来他儿子也比我小不了几岁,让我称呼他杨哥突然觉得有一些尴尬,但后来的日子里我逐渐适应了这种称呼。

王总是项目部老大,SCNC人,在异乡碰到老乡,自然是有一些亲切,这种亲切具体还能体现在食堂的饭菜上。我心中本对安徽的餐食还在犯嘀咕,不知是否习得惯这边的吃法,这下不用担心这一块了。中午常常能吃饭SC的麻辣味儿,饭菜这一块无可挑剔。

贺总——项目总工,HN人,当年33岁,一级建造师,年少有为。后来是我的技术老师,负责我的识图、绘图、测量设备的使用。他也是我GGS农家乐的室友,当时项目部未建成,农家乐又住房紧张,故我有机会与他共屋。

与贺总一同起居压力很大。

一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办公,凡事都得一步步实实在在,不敢马虎不好懈怠。

二是贺总起床很早,常常是六点多就出门了,待他吃完饭回来我还在床上,有时候他会用平淡的语气问我一句:还不起床吗?这时我会立刻准备起身,直到后来,我尽量强迫自己早一些起床,而不让他有机会问我这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直到后来,我习惯每天起床出门跑步,然后吃饭,7.30到项目部打卡。但贺总他确实是让人学得到知识的老师。

每天早晨先去河边跑步

马总——F公司测量队的副经理,体型肥大,人挺随和,总是鼓励像我一样的新人,让我们积极和看到希望。后面有半个月的测量时间都是与他的团队一起进行的。

六、GPS测量

NG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我刚过来的时候除了红线确定了,其它的测量工作均未开始。我参与了半个月的高程测量。

从公路边车道,到田边臭水沟,河边垃圾堆;从炽热骄阳,到突遇暴雨;从细皮嫩肉,到体无完肤。这些是测量带给我真切的感受,这也是后来我决定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测量过程中突然变天,下起了暴雨

NG的天空很美,艳阳高照的时候天空很蓝,云很浓厚分布也很稀疏,坐在有空调的车内欣赏这样的天空时,你一定会觉得很美丽。

天空很蓝、很美,工作时候也很热

在这样的天气下,我站过双向四车道边上的点位,那里的小树比我的腰矮、比女人的腰细,我试过蹲在它制造出来仅仅够遮住我脸的阴荫下,除了热连脚也会麻,这时我无法怀疑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真伪。

我蹲过乡间田坝臭水沟,在一个时而盘旋着苍蝇的水沟旁吃完我的午饭。只因为水沟旁有一颗并不怎么茂盛的枣树,能给我一片稀稀疏疏的阴荫。阳光从树的缝隙中射下来,不是广告中的柔和闪耀,那种火辣开裂过的皮肤能体会。这次午饭也是我目前为止吃过最特殊的三次饭。

第一次是儿时不好好吃饭,要这要那,然后被老爸抢了饭碗,还挨了一记耳光。第二次是冬季去徒步,没做好规划,夜里九点登顶雪山,吃的一碗雪水煮方便面和米饭,那时我吃过最好吃的方便面饭。第三次就是NG臭水沟边上的午餐,它们都一样令我记忆犹新。

七、离开的工程人

每天回到宿舍,身上都火辣辣的,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就像踩到腐烂的蛇刺般的感觉,这种火辣尤以脖子、两臂、后背居明显。

人们常常用形容“干完这件事要脱一层皮”来比喻干一件事的困难,这句话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证实。

烈日下的测量,前几天只是觉得很热,慢慢感到皮肤很烫,后来在觉得火辣,再往后就是皮肤皲裂,就像干涸的田被太阳晒出来的一个个小方格子,最后小格子一点点脱落,露出鲜红的皮肤,直到重新修复长出完好的皮肤。

如果说这些肉体上的伤害是我离开的一个理由,那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最后一颗稻草。

八、最后一颗稻草

在NG的日子,工作很忙,但上班前后的时间很自由,我能够自己掌握。

我常常喜欢在班前跑步,感受太阳升起。也喜欢每天晚上去城里一趟,求证自己还处于都市的状态。

我常把NG的共享单车骑到五公里外的GGS农家乐,也就是我住的地方,然后第二天吃完晚饭又骑着它出去,如此一来进城也更加轻松,不必再步行近一小时。

直到有天我吃完午饭回来,看到工作人员开着货车把共享单车从农家乐院儿里运走了。

我看到车辆从我身边离开,我也知道这一切很正常,他们只是日常工作的一个平凡举动而已。但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很失落,突然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不在山里。

我递交了辞职信,拒绝了经理和总工的挽留,没有再让杨哥送我,我想走的时候应该果断一些。预约了滴滴出行,真诚的向他们告别、向我的工程人告别。

九、新的生活

大风吹过的海边

那以后,我没有再拾起工程人的身份。

我回到了家乡,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不在荒郊野外。

一方面,我努力工作,虽然忙起来也会加班。另一方面,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我也能在想父母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送给所有的工程人,你的坚守值得明天更好的自己,你的放弃也自当是经过最好的权衡!

工程人,你好!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