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3个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3个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1)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心急如焚的妈妈往往病急乱投医,处处问方法,时时想对策。很多妈妈找我咨询,大多数都是问【怎么办】,“孩子不去学校了,怎么办?”“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怎么办?”“孩子不和我们沟通,怎么办?”“孩子不去看医生,不看心理咨询师,怎么办?”……当我问她们”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大部分的妈妈都回答不上来,或者说她回答的只是她认为的。

我们只问【怎么办】,而不问【为什么】,原因何在?

1.简单,不会消耗更多能量。

研究表明,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血液,血液占到80%,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脑的血液为2000升。所以人在思考的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越深入思考越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也证明了人在思考后会感觉疲惫。脑力劳动也会让人有精疲力竭的感觉。

2.快节奏的生活。思考【为什么】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但人们像陀螺一样忙于赚钱、娱乐、消费等活动中,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思考“的时间往往都会让位给其他活动,比如刷短视频,白天累了一天了,回家赶紧刷刷短视频,让我放松一下。而白天更是没有时间去思考。

我们把日常排得太满,然后不停地抱怨自己太忙;我们不停地买着不需要的东西,然后感觉自己被周遭的杂乱压迫着;我们总是睡不好或睡不够;我们拿自己和网络上夸大的生活做比较;我们看着烹饪节目却吃着快餐;我们担心生病而办了健身卡却从来不去;我们有成百上千的联系人却很少与最好的朋友见面;我们用视频、娱乐节目狂轰乱炸着自己;我们甚至打断我们自己打断的东西。

尼采对现代人的忙碌极其厌恶,他说,在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里,到处是令人眩晕的匆忙,这个时代厌弃一切“无用”之事,只做所谓“有用”的事,就是能够带来眼前利益的事。处在这个时代永不停歇的骚动之中,年轻人被切割成了碎片,被当下夺去了永恒的愉悦。现代人是不可救药的野蛮人,是日子的奴隶,是悬挂在瞬间之网上永远挨饿的人。他还谈到现代人狂热的不安,对成功和获利的渴望,对当下的过分看重。

忙碌的节奏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丰盛的精神生活。相反的,随着物质的极大丰裕,患上心理问题的人数在与日俱增。抑郁,焦虑,吃不好,睡不好,各种问题在明目张胆地摧毁着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我们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这样的老年病都年轻化了,在我爱人他的大学同学群里,有一半以上的有各种问题,常年吃安眠药的人数也不是少数。我们太忙了,忙的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我们才慌不迭地四处学习找方法。

3.问【怎么办】,往往有预设。也就是说他其实早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需要得到别人的确认,他问【怎么办】只是为了得到肯定或者看看你能不能使得他的答案实施下去。比如如果孩子不上学了,有的妈妈会问【孩子不去上学了,怎么办】。她的意思是:你有什么办法让我的孩子明天去上学?这就好比一个人病了,他的家人对医生说,你越过检查环节直接给他开点药让他好起来。

如果我们在遇到问题,积极去问【为什么】,会有怎样的益处呢?

对症才能下药。【怎么做】就好比吃药,而【为什么】就好比医生诊断你哪里不舒服,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给你开药。如果我们生病了,不是先让医生诊断,而是先抓起药就吃,可想而知后果是怎样的。所以,出现了问题,我们一定是先问【为什么】,然后再问【怎么办】。

拉近关系的开端。人和人之间的良好关系靠什么建立?靠信任,而【为什么】正是一个人的信念,当彼此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做时,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内动力的开启。当我们从外到内做沟通的时候,也就是先说“做什么”的时候,人们的确能够理解大量的复杂信息,比如事实和特性,可这不会促使人采取行动(懂得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一生,因为没有行动。人们为什么懂得了道理,却不去按照道理做行动起来呢?因为不是由他的信念发出来的,如果是从他自身的价值观和信念发出来的道理,他一定会拼尽全力去行动)。但是当我们从内到外做沟通的时候,我们是在直接对着控制决策过程的脑区说话,而负责语言的皮层允许我们为这些决定找出理由。

所以,一味问【怎么办】并不能让你解决问题,在问【怎么办】之前,一定先认真地问自己【为什么】。

为了使问题能有效得到解决,我们就需要问【为什么】,但是【为什么】本身是很难回答的,如果第一个【为什么】都无法回答时,那就会阻碍第二个【为什么】,这样就会导致问不下去,也得不到【为什么】的答案,更不可能继续往前走到【怎么办】。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从【为什么】走到【怎么办】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学会提问【为什么】。从容易的、小的问题开始。这个很好理解,首先我们要学会、习惯去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自己要有能力去找到答案,所以刚开始的问题不要太宽泛,太宏大。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去上学了?这就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孩子不去上学,有很多原因,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等,我们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定位到这些造成问题的因素。不但找不到答案,而且会挫败我们的信心,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问题像一团乱麻,理不清。

2.多和当事人沟通。如果是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那我们就要多和自己沟通,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自己这样做是处于一时冲动还是思考过的?“”我这样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是解决孩子的问题,那我们就要和孩子多沟通,耐心地询问孩子,”当时你做那件事时,你 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认为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更好?“等等。只有多沟通,才能根据一点线索扯出更多的问题,真正的原因才能浮现出来。

3.寻求外援。有时候,当问题出现时,我们要么陷入到情绪中久久不能冷静下来,我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妈妈首先就抑郁了,就焦虑了,甚至比孩子还严重。有一些妈妈告诉我,自从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自己也开始吃上抗抑郁的药了。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据研究表明,陪伴抑郁患者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也有很多妈妈,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会经常感觉疲乏,睡眠也不好,精神状态很差。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不但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孩子和家人,所以如果自己陷入到这样的不良情绪中出不来,务必要去寻找帮助。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消解情绪问题。然后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的真正原因。

花儿,家庭教育实践者。儿子在青春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由于自己的无知,跳过很多坑,被人洗过脑,浪费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痛下决心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经过两年多的苦痛和喜悦,终于稳稳地展现出笑容。同步持续帮助一部分家长走上自我救赎和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期困境的路。有青春期孩子困扰的父母可以关注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