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

作者:原铁道兵五师魏武宁女儿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1)

迄今为止,父亲的《强国血脉》存稿已全部整理完毕并在铁道兵战友网首发,同时被多个媒体转载。今天(9月19日)是父亲百日祭,我以强国血脉之后记,作为连载的收尾并悼念父亲。

首先感谢父亲母校西南交通大学校友办主任刘堃老师2016年的约稿,得以让父亲留下了这些珍贵的文字,让今天的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缅怀父亲!同时感谢铁道兵战友网的各位编辑对父亲文章的欣赏认可和辛勤工作,特别感谢文创中心郑建平主任和王云祥前辈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原《铁道兵报》(现《中国铁道建筑报》)梅梓祥主任,让我有决心和勇气整理父亲的遗作。感谢新华网客户端,《老兵原创之家》《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会》《海丝泉州》公众号,《今日头条》铁色文创等编辑老师对父亲文章的二次编辑和转载,再次感谢泉州文学院张明院长,最后感谢铁二代孙雅丽姐姐以及王凤良、汪岱、陈丽娜等亲同学不遗余力地帮我扫描和修复老照片,令父亲的文章增色不少。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2)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3)

父亲的文章三篇有两篇被新华网客户端评为精品

父亲往生,我的孩子从学校请假回家送别阿公,并将他阿公各个账号里的存稿下载保存,他小时候曾立志长大后要为阿公写回忆录。为弥补遗憾,我将父亲留下的文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重新整理,并扫描了父亲的老照片,分为几个专题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父辈们是新中国的建设者,苦是他们吃,福是我们享,他们的功绩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父亲的文章里,从未流露出苦和累的情绪,有的只是乐观和豪迈!“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千山万水任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是无数铁道老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强国血脉》是父亲2016年以来用我们戏称为一阳指的左手一字字敲出来的。母亲为父亲的身体健康状况着想,阻止父亲久坐写稿,写写停停,父亲终究未能按原定目录写完全书,只在《感恩篇》及《桂壇骄子》概括性地提到成昆线、南疆线以及漳泉线,西昌“长征专用线”甚至从未提及。父亲未能写及成昆线对我们来说更是终生遗憾,因为我们姐妹俩都是在建设成昆线期间出生,名字也都取自成昆线。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4)

父亲在成昆线枣子林隧道抽水船上的照片

在整理父亲的遗稿期间,我跟着文中的父亲穿山越岭来到老唐院,跟着他辞别乌蒙走泥丸,又战金沙云崖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顶风雪战酷暑,钻隧道上桥墩,不禁感慨在云雾缭绕的乌蒙山区,父亲站在108尺高的桥墩上,是否能随手采下一朵游云?又一阵唏嘘,60年过去了,父亲还能清楚记起老师、同学和战友们的名字,这是多么深厚的师生情、战友情和同学情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记忆力!又要具备多么强烈的事业心、多么深厚的技术功力、多么远大的格局和眼界,才能把50多年前的工作总结得这么细致!

父亲军人本色、铮铮铁骨,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他2013年因大面积脑梗导致身体右侧完全瘫痪,但他以一个铁兵的顽强意志,通过长期艰难痛苦的康复训练重新练习起坐,从能左手执笔执筷,到能拄拐慢慢行走,甚至可以自己下楼理发并帮母亲带回一把青菜。恢复了一些肢体技能后,他就坚持自理,哪怕自己洗个澡必须花上一个半小时也不假手母亲。下雨天不能下楼,他就颤颤巍巍拄拐练习上下楼;还练习左手硬笔书法以及吹奏口琴,锻炼气息与肺活量,并写下数篇康复日记与医生探讨,用词简洁严谨,俨然当工程日志来对待。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5)

2014年五一节母亲70大寿,父亲甩掉拐杖、盛装出席

因父亲恢复功能的心情太过迫切,锻炼过度,导致原有的左髋关节股骨头坏死愈加严重,经常疼痛难忍!

2018年,又因膝关节骨刺扎到神经,止痛片完全失效,生生痛瘦了20斤,父亲硬是一声不吭!某天起床后疼痛突然消失,大概是上天也被他感动,让骨刺移位。

2020年父亲突患自体敏感性皮炎,脖子以下皮肤糜烂渗液,奇痒难忍,除了睡梦中能听到偶尔的呻吟声,白天父亲都是咬牙挺过,愣是一点疤痕都没有留下!接着又罹患糖尿病足,双足长满了血泡,连医生都直呼麻烦、很多患者最后都因此截肢,但在母亲和我的精心照护下,父亲又奇迹般地痊愈了!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父亲依然笔耕不辍,令人叹服和钦佩。去年“七一”前夕,父亲还以“迎建党百年,战病魔不息”为题总结他2013年以来康复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春节期间还要我们帮他借资料,他要为“十四五”规划的铁路建设建言献策!

中风9年来父亲在母亲的亲自照顾下,硬是凭着顽强意志闯过了一关又一关!但是,渐渐地,父亲的左手也不灵活了,难以操作智能手机了,而且再也离不开轮椅。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弱,去年底,突然有心梗前兆,送去急诊,医生说再也不能扛重物了……也因父亲越来越无法自理,母亲负担加重,保姆又搭不上手,母亲腹部多器官脱垂,严重影响生活,今年5月不得不进行手术,更不用说继续照顾父亲了。无奈之下,5月8日送父亲到我们慎重挑选的养老院。

5月31日母亲手术,正好是父亲的农历生日,我去陪父亲吃中饭,得知父亲7点起被迫坐马桶2个半小时!他只好自己练习一个人如厕和洗漱。6月份母亲、我和妹夫分别在不同医院住院、保姆放假,人手实在不够,加上养老院也不欢迎家属探望,去看望父亲的次数少了,7日起父亲便秘,后三天,养老院护理人员在没有医生接诊的情况下给父亲服用三种泻药,包含不适合老年人吃的番泻叶颗粒,既未观察药物反应,又延误送医,年迈的父亲终于承受不住,我们要求养老院马上打120送医后没多久即发生喷射状呕吐,气道堵塞,呼吸心跳骤停,回天无力,没有一个亲人赶得上见最后一面……急诊护士见我如此悲痛,告诉我父亲很坚强,虽然说话不连贯了依然礼貌回复她的提示。此后三天,大雨滂沱,不知是否太过悲伤,连老天也忍不住哭泣......

父亲谦谦君子,他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和所服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以及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归功于各级领导及前辈、师友的关怀培养,无数战友、同事的帮助和支持!父亲与人为善,与同学战友感情深厚。也许是心有灵犀,90高龄的战友唐世荣伯伯在父亲治丧期间,只因久未看到父亲上微信,甚是惦念,打电话到家里座机询问,因此得知父亲突然离世的噩耗,又转告了其他战友和同学。这些85岁以上的高龄长辈们纷纷发来唁电,为父亲送行!他的铁五师战友兼同学袁金生伯伯还亲自制作了悼念视频。

徐钧伯伯:沉痛哀悼魏武宁老同学、老战友仙逝!袁兄所作悼念视频表达了所有老战友的心声,愿魏武宁一路走好!天堂快乐!

陶颖阿姨:惊悉老首长魏武宁与世长逝,愿他一路走好!望亲属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羊东生伯伯:惊悉老战友魏武宁与世长逝,愿一路走好!望亲属节哀顺变!回想起1961年底在中老公路我和魏武宁、王哲生、范朝巨一起进行国内“坡脚”至国境线10公里的线路勘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江河老人:惊闻魏武宁战友离世,深感悲痛!魏战友在部队时工作积極,对部队及战友有深厚感情,转业后还多次回访老单位及众战友,2002年我在西安还陪同他看望了原五师谭参谋长及其他众多战友。我们要向他学习。並向魏夫人许女士及女兒致以亲切慰问,並望她们节哀保重,保持好身体健康!不负亲人遗愿!

西南交大刘文熙教授:小蓉,惊悉你爸爸去世的消息,甚是悲痛。唐院入学我们在一个班,而且是非常要好的明友与知已。他学习优秀,热爱所学专业,毕业后主动报名去铁道兵部队服役,他的足跡遍及祖国的大西北与大西南,为我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不幸去世,令我惋惜和悲伤。特向你们全家表示诚挚的问候,望你们节哀保重!照顾好你们的母親。同时我也代表在成都的唐院铁五五的老同学们对你父親的不幸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你爸爸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人。自我们毕业后,我一共与他见过3次。一次是他在铁道兵学院学习期间,大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生活困难,在我家招待他吃的是高梁米饭;另一次是1999年铁55级在杭州聚会前,我和老伴先去厦门游览,其间去了泉州,与你爸爸相聚,记得他骑摩托車接我们到你们家的;还有一次是1996年母校建校一百周年,他专程来校参加庆祝活动。想起我和他在唐院读书时建立起的真诚友谊,终身难忘,如今他驾鹤西去,实在令我伤感!几年前你爸爸还给我发微信,他说他很骄傲,两个外孫都考上了北大物理专业。你们姐妹两家以后有机会来四川旅游,一定来成都,我来接待你们。我非常期待能在成都见到你们!

章惠珍阿姨:惊悉你爸不幸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我们是入学一个班的同学,他是我班年龄最小且学习最好的同学,毕业后,就知道他报名参加了铁道兵,一直没有联系,后铁五五级同学在京聚会时才多次见面,并来家看望,送我一本精装的他生平参加的修建铁路成果相册,我一直珍藏着留作纪念。我们也常有微信联系,互称姐、弟。但后来,微信只去不回,我十分惦念。今天突然听到不幸去世消息,悲痛欲绝,发去短信,以表哀悼,望你及你妈节哀保重!

堂姑苹苹:惊闻噩耗,难过不已,虽然大哥近年来也老年病缠身,但却未被困扰,从我们聊天中,他那积极乐观有爱的心态时常感染了我,特别是他常将家乡的变化及家人孩子的佳音与我分享,让我享受其中,刚刚又翻阅了我们过往的聊天内容,很多过去的那些事一下子仿佛就在昨天,一切都是那么温暖……感恩我们是家人,我嫂嫂与我哥多年伉俪,如今唯有请她务必多保重,日子还长,有你们这倆孝敬的女儿陪伴同样会有爱的岁月!

最后感谢父亲治丧期间前来吊唁的各方领导、同事以及亲朋好友们,特别感谢我的表兄弟、表姐妹以及本科室的小伙子们,正逢周末,他们放弃休息,陪着我们从早上守到晚上,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慰藉。

“悲伤是我们为爱付出的代价”,悲伤也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如果思念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父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6)

《强国血脉》发表后许多人留言并转发,也有前辈和我私聊,摘录几段以飨读者:

崇达伯伯:我看了魏武宁同学的女儿几次整理转发的魏的遗作,甚为感动,写了几句话在我的“朋友圈”也转发了,以资怀念魏武宁同学并欣慰他有这样孝敬又知如何传承为国奉献精神的女儿。

刘文熙伯伯:你爸爸很是热爱他所学的铁道工程专业,胸怀壮志,立志要为祖国做出贡献,从不惧怕困难。那个年代,我们这代人都是这样,他应是我们这些人中的佼佼者。我至今仍保留着你爸参加工作不久后寄给我的那張用经纬仪测量的照片,就是他回忆文章上的那張打着伞的测量照片。

老科协邝阿姨:老魏确实是一位一生对铁路事业奋斗终身的好同志,值得我们大家怀念,愿他在天堂永远快乐。

堂姑苹苹:我仔细看了校友会的纪念文章,大哥真的是我们的榜样,他刻苦学习,忘我工作,热爱家乡,敬爱长辈,费心家人,关爱孙辈……虽然我们见面并不多,但大哥的好多细节就在我眼前浮现,我小时候初学口琴还是我哥指点我的。18年5月他还跟我说要争取能等到外孙学成回国……

林电机:理论型实践型的铁路建设专家[强][强][强]

牟建京:父辈的一切都贡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值得称颂。

吴立军:爸爸的存稿真棒,只有发出来,才可以永久,支持你。我们要让后代能找到他们从哪里来,你做得太棒了!悲伤难免,但要坚信,你爸爸希望你好好的!量子撞你一下,你才能有感知,才能想到你老爷子。你想他时,他就在你身边。

孙静:你的父亲太伟大了,各个阶段,都在做最优秀的自己!铮铮铁骨!谦谦君子!学用楷模!

涂悫:刚刚拜读了,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铁道兵前辈当年的艰辛!感谢你能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敬佩!

林志峰:感谢分享。后面对英雄铁五师历史有一些了解。原来铁五师是西南交通大动脉,号称二十世纪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建设者。向英雄的先辈致敬!

丁蓉:旅游去完新疆,川西,西藏,都特别感慨。致敬广大的劳动者、建设者和保卫者们!在崇山峻岭中开辟道路,架设桥梁,让平凡人有机会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谢云鹏:致敬老一辈铁道兵,后来集体转业也是可歌可泣的!

陈波: 前人植树,根深叶茂,造就今日基建狂魔。

陈波:你的一念追思,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在艰苦卓绝中奋发上进、砥砺前行的身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珍藏和纪念。

薛菁:向友人的老父亲,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功臣致敬!

林燕春:是纪念师妹父亲的短文,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缩影。 向伟大的前辈建设者致敬!!长眠于青山绿水,魏伯伯安息!

诗雨:文章看完了,老人家真了不起!老一辈的爱国奉献、不怕艰险、吃苦耐劳等精神值得我们世代学习、传承、发扬光大!致敬先辈!缅怀魏老!高学历的文化加上铁道兵的过硬素质,对国家的贡献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几度春秋:老一辈的爱国奉献、不怕艰险、吃苦耐劳等精神值得我们世代学习传承、发扬光大!致敬先辈!缅怀魏老!

Jep Sun:向以魏老学长为代表的铁道兵群体致敬!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已经载入史册的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特殊的时代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万杰:真正的国之栋梁,坚毅巨人!这个世界,有人默默无闻地来、悄无声息地走;有人风光无限地来,轰轰烈烈地走。形式不一样,但都是殊途同归;内容不一样,但都是一辈子。那些为人类造福的人,哪怕是默默无闻,也将永留人们的心间!

苏美聪:魏老魏总工,他把一生的青春和热血贡献给共和国的铁道事业。他是一名优秀的铁道兵。在漳泉铁路建设史上,魏总工绽放出绚丽的风采,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在《强国血脉》里,他是一位标兵!是一面旗帜!!是一座丰碑!!!

王凤良:一个老人的离世,都是一笔精神财富的散佚。该整理结集,印出来留存。

校友办刘堃老师:魏女士您好!魏老的离世我们深表痛惜!很遗憾都没有去家里看看魏老,如果我们去了也许能帮忙书写他的故事。也非常感谢您联系我们,如果家里还有魏老留下来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帮忙整理的。深切缅怀魏武宁老学长,愿老学长安息,长眠青山绿水……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7)

2022年9月19日

薪火相传的铁道兵精神(永远的铁道兵强国血脉之)(8)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责任编辑:梦醒

编发铁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