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

文化名人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小说毕竟只是消遣,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是必读的大作,诗确实很经典。

一口气评价了鲁迅的3种文体。个人认为前三分之一说错了,鲁迅的小说怎么也不可能只是消遣之作;后三分之二是对的,至少他看到了鲁迅诗作的魅力。正如郭沫若先生后来评价鲁迅的诗:“鲁迅先生无心作诗,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郭老虽与鲁迅不合,但这句话足以概括鲁迅诗的水平。

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1)

处于危机中,他一点儿也不惧,用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写出了万千豪情。留学时剪掉了长辫,他用一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写出了少年之志。被小人诋毁过分溺爱孩子,他用一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写出了作为父亲的责任。

鲁迅的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的诗从来不是无病呻吟,每一句都是他对生活的感悟。那么鲁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呢?这就要追溯到1898年了,当时鲁迅17岁。父亲于前一年病故,家里失去了依靠,作为长子鲁迅放弃了应试之路,准备去水师学堂求学。出发前,母亲东拼西凑,给他找了八块钱,算是给他的路费。后来鲁迅回忆这件事时,曾写道母亲当时哭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2)

就这样,少年鲁迅乘船由绍兴出发,前往南京,开始其一生的奋斗之路。就在这船上,鲁迅写下了平生最早的诗。此诗总共10个字,大家且看:

《联句》(1898年5月)

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

大家看到这首诗,应该会觉得很熟悉。没错,刚开始尝试写诗的鲁迅,模仿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日暮客愁新”,他把此句随手一改,便写成了这首联句小诗。我们来看看孟浩然的原作: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3)

孟浩然这首诗写于公元730年,此时他离开家乡远赴洛阳。孟浩然早年隐居山林多年,到40岁才想通准备入仕为官。可惜他虽然诗名不小,却久不得重用,只能放弃仕途,再次过上了四处漫游的日子。这一次他夜宿建德江,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作。

这首五绝的诗眼就是个“愁”字,鲁迅的10字联句诗,诗眼也是一个愁,但他们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孟浩然的愁是羁旅之愁,这一点和古代很多文人一样。所以前面有一个“客”字,但后面加的却是一个“新”字,这个字历来被后世文人称为妙笔。本来离家就已经承受了四海漂泊的愁苦,偏偏建德江上又烟雾迷蒙,无边无际的旷野比树还要低沉,眼前的孤寂让诗人更添新愁,这就是新的涵义。

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4)

鲁迅把“新”字,换成了“集”字,是因为他想表达的愁,并非他一个人的愁,而是一群人的愁。在船上的鲁迅,看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为生计奔波的人,眼前的烟深雾重承载着的是一船人的愁。

后一句“烟深人语喧”之所以在孟浩然原诗的意象上,再加上船上人们说话的声音,其实是有三重意义的:首先,船上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各地出去奔波的人,在鲁迅看来,他们和自己一样愁苦;其次,耳边这些来自各地的异乡之语,他是听不懂的,这提醒他已离故乡很远了,这就让他更加愁苦。再次,鲁迅后来在《戛剑生杂记》中这样解释这句诗:“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所以“人语”里面还包括了母亲和弟弟们在念叨着自己。正因喧闹的人语里,有太多的涵义,所以鲁迅才刻意换成了“客愁集”。

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写小故事(17岁鲁迅尝试写诗)(5)

这是鲁迅首次尝试写诗,虽然技法还不够醇熟,但我们能看到他在用字上的讲究。哪怕只是变了一个字,其实都蕴含深意。这两句诗共10个字,一句一景,有视觉、有听觉,虽是对孟浩然诗的改写,但改出了新意,这也是它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有了这次尝试后,在此后两年里,鲁迅创作出了《别诸弟》、《莲蓬人》等名作,在用词上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正如郭沫若所说,鲁迅一生并不致力于写诗,每每都是有感触了才写一首,这正是“偶有所作,每臻绝唱”。大家最喜欢他的哪首诗呢?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