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

欢迎收藏、关注[心][心][心]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

A.F1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

(1)手对桌子施加一个力F1,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故A、C均错误;

(2)桌子也对手施加一个力F2,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2.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在图示状态下,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实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2)

A.此时蜡烛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B.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C.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成的像不清晰

D.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片,将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进行分析;

(4)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

【解答】解:

A、由图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在光屏仍能呈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故D错误。

故选:B。

3.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cm、14cm、6cm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10cm>f>6cmB.10cm>f>7cm

C.14cm>f>10cmD.20cm>f>14cm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1)当物体离凸透镜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即20cm>2f,解得f<10cm﹣﹣﹣﹣﹣﹣﹣﹣﹣﹣①;

(2)当物体离凸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f<14cm<2f,解得7cm<f<14cm﹣﹣﹣﹣﹣﹣﹣﹣﹣②;

(3)当物体离凸透镜6cm时,成放大的虚像,因此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内,即6cm<f﹣﹣﹣﹣﹣﹣③;

综合①②③可得7cm<f<10cm。

故选:B。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对这两个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3)

A.A对B的压力与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分析】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解答】解: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弹簧的重力不计,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4)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对弹簧的拉力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C.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解答】解:A、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不合题意;

C、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合题意;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没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砝码,把一只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正确的是(  )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5)

A.A受到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对A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右

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A、B对A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与砝码的重力之和,故A受到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不等,所以A受到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对A的拉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A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示=2.4N;

A相对于B向右滑动,则A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受到A的摩擦力为2.4N,方向水平向右,由于B物体的运动情况未知、向左的拉力未知,所以不能确定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故C错误。

D、A、B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如果增大拉动B的速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7.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人的眼球结构类似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实 像。如果不爱护眼睛,则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凹 透镜。

【分析】(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到视网膜上。

【解答】解: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我们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照相机;实;凹。

8.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5 N,方向是 竖直向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5 N。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6)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木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准平衡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用20N的水平力把重5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则f=G=5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仍受平衡力作用,此时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所以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5N。

故答案为:5;竖直向上;5。

9.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12 N。若增大水平拉力F为18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7)

【分析】(1)B相对地面保持静止状态,B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得到B受到A的摩擦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得到A受到B的摩擦力;

物体A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得到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两个因素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解答】解:(1)B相对地面保持静止状态,B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的拉力和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N,所以B受到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3N。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3N。

木板A向右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板A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及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拉力F是15N,所以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F'=15N﹣3N=12N。

(2)当水平拉力是18N时,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不变,A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变,B对A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保持3N。

故答案为:12;3。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0.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8)

【分析】(1)知道反射光线、入射点,先画出法线,再在法线右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2)通过凸透镜的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

【解答】解:(1)先画出法线,再在法线右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2)光线OA通过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9)

11.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0)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1)

12.用轻绳把气球拴在地面上,当有水平向右的风吹来时,气球静止的状态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气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2)

【分析】静止的气球受到平衡力作用,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风的作用力以及沿绳子向下的拉力作用,过气球重心表示出所有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气球受到重力、浮力、风的推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过气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条,用符号F浮表示;沿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表示;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风表示;沿绳子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绳表示,如图所示: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3)

13.如图所示,用与斜面方向平行的力F向上推小车,请在图中作出推力的示意图。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4)

【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解答】解:推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作用点在小车的右边缘上,过推力的作用点,沿推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为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5)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4.小明在探究光学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6)

(1)由图像甲可知,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图乙中,此位置时光屏上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则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3)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凹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 A (填序号)。

(5)小明还和同学小华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暗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首先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像与物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所在的位置,然后该怎么观察,他们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你支持 小华 (选填"小明"或"小华");

小明说:"在玻璃板前方透过玻璃板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

小华说:"在玻璃板后方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能看到像,不能借助玻璃板。"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6)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物距等于像距时,u=v=20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焦距:f=1/2u=1/2×20cm=10cm;

(2)由图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选A;

(3)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则像距减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故可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5)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6)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故支持小华的观点。

故答案为:(1)10;(2)A;(3)凹;(4)A;(5)较暗;像与物的大小相等;(6)小华。

15.如图是某学生小李、小王和小郭三人所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小郭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呈现出 最小、最亮 的光斑,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小王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 不变 的光斑(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小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小李应将光屏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0.3cm时,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是 A 

A、像距过大,超过光具座的长度

B、不成像

(4)小郭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光屏, 不能 在光屏上得到像(选填"能"或"不能"),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拿下光屏,在透镜右侧移动眼睛的位置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5)小李同学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后,再将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李应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分析】(1)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到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2)将光源放在焦点上,经凸透镜后光线是平行的;

(3)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烛焰的像偏上,则需将光屏上移;

光屏上不能成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或物距等于焦距,不能成像;

(4)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但是可以用眼睛看到;

(5)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延后。

【解答】解:(1)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便是凸透镜的焦点,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不变的光斑;

(3)由图知,像偏上,所以应将光屏上移;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0.3cm时,此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且稍大于焦距,所以物距远大于2f,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可能是因为光具座不够长造成的,故选A;

(4)小郭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5cm处,此时的物距为5cm,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但可以用眼睛看到;

(5)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因此去掉近视镜后,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最小、最亮;(2)不变;(3)上;A;(4)不能;放大镜;能;(5)左。

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7)

(1)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重力  拉力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拉力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B、A、C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摩擦 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左端向上、右端向下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两条细线 必须 (填"必须"或"不用")保持平行。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没有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力是否能够平衡。

(4)小明利用图丁装置 能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8)

【分析】(1)弹簧测力计测得重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怎样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来分析解答;

(3)实验中应尽量减小卡片的质量带来的误差;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1)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B图为滑动摩擦,A图为滚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将小卡片左端向上、右端向下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但必须相互平行,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发生转动,最后小卡片静止时,两个力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个操作是探究探究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够平衡。

(4)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故装置 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答案为:(1)重力; 拉力;拉力;(2)B、A、C;摩擦; (3)必须;同一直线;(4)能。

1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19)

(1)在甲、乙、丙、丁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丁 ;若丙图中A匀速运动则物块A受到 5 (填个数)力的作用;

(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该实验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 转换法 

【分析】(1)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接触面越光滑、物体间的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分析物体A所受的各个力时,不要掉了重力,并注意若两个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二者间没有摩擦力;

(2)比较甲和乙、乙和丙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题;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题;

(4)根据拉力的大小得知摩擦力,用到了转换法。

【解答】解:(1)由图示四次实验可知,在实验丁中,物体间的压力最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最小,因此滑动摩擦力最小;

丙图中,竖直方向:A受到重力、砝码对它向下的压力,地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A受测力计的拉力,木板对A的摩擦力,由于A与砝码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二者之间没有摩擦力。综上所述,A受5个力的作用;

(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4)由图戊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实验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丁;5;(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错误;(4)不一定;转换法。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8.质量为8t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已知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车重的0.02倍。(g=10N/kg)

求:(1)卡车受到重力大小和方向。

(2)卡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分析】(1)知道卡车的质量,利用G=mg求卡车的重力;

(2)根据f=0.02G求卡车受到的阻力;

(3)由于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卡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牵引力。

【解答】解:(1)由公式G=mg可知,卡车受到重力为:

G=mg=8×103kg×10N/kg=8×104N,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2)因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车重的0.02倍,

所以卡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0.02G=0.02×8×104N=1.6×103N,摩擦力方向向西;

(3)由于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卡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有:F牵=f=1.6×103N。

答:(1)卡车受到重力大小为8×104N,方向竖直向下;

(2)卡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6×103N,摩擦力方向向西;

(3)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为1.6×103N。

19.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力F推物体,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f的大小?

(2)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物理初二透镜试题(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复习题透镜)(20)

【分析】①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

②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

用10N的力推这个物体匀速直线前进,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N,方向水平向左;

答:(1)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f是10N;

(2)摩擦力方向方向水平向左。

20.质量为1.5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取g=10N/kg)。

(1)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多少?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分析】(1)知道车的质量,利用G=mg求车的重力;车在水平公路上,公路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支持力;

(2)根据f=0.02G求车受到的阻力;由于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牵引力。

【解答】解:

(1)车的质量m=1.5t=1.5×103kg,

车的重力:G=mg=1.5×103kg×10N/kg=1.5×104N;

车在水平公路上,公路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支=G=1.5×104N;

(2)车受到的摩擦阻力:f=0.02G=0.02×1.5×104N=3×102N,

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有:F牵=f=3×102N。

答:

(1)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1.5×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为3×102N。


欢迎收藏、关注[心][心][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