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的五大核心(佛的弟子与主要思想)

佛陀一生为世人传道说法,他培养了一批优秀弟子,如著名的十六长老,都各有特长。

十六位长老是:

智慧第一的舍利子,神通第一的目连,

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头陀是梵语,意为各种苦修的方法),

议论第一的摩诃迦旃延,

答问第一的摩诃拘希罗,

无倒乱第一的离婆多(无倒乱指思想绝对的端正与稳定,没有一丝颠倒的杂念妄想),

义持第一的周利般陀伽,

仪容第一的难陀,

多闻第一的阿难陀,

密行第一的罗喉罗,

受天供养第一的骄梵波提,

福田第一的宾头卢颇罗,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

知星宿第一的摩诃劫宾那,

寿命第一的薄拘罗,

天眼第一的阿耨楼陀。

正是靠了各具特长才能的弟子们,使得佛陀的事业在他去世之后得以绵延相传而不久,更广传到印度之外的国度,如中国、日本,成为亚洲人的主要信仰之一。

《金刚经》是佛陀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须菩提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子。

佛陀的基本思想

佛陀晚年将佛教的思想概括为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住,又称四念处,即身念住(处)、受念住(处)、心念住(处)、法念住(处)。这是净化众生,使之脱离烦恼,消除忧苦,获得正法,超入涅磐的唯一途径。

四念住的第一念住:身念住,就是要人时时念住人身的不洁净,人身终究是要坏灭的,因此不要对人身执着,而培养出无执着心。

第二念住:受念住,要人时时念住人的身心,在世间所受,无非是苦,因此也就不必执着于世间的一切。

第三念住:心念住,是要人时时念住心的虚妄性。所谓的心,首先是那种肉团心,即物质的心,那不过是一块肉,没任何的知觉与灵性。其次是一种缘虑心,即对种种外物或境况进行分别的心。这样的心,随着外在的物与世界而在不断地变,一个心去了,另一个心又来了,时时刻刻在变,境界过去了,那个分别的心,也就消失了。如同云气与电光一样,是转瞬即逝的。因此也就把这种心看做虚假的,不可当作真实来看待的。对心有如此的认识,才能达到清净无着的境界。

第四念住:法念往。法指一切的事物,要时时念住一切的法,都是虚妄的,空无的,最终都是无意义的,因此也就不要执著于它们,使内心完全地清净无住。

四正勤,用佛经的话说就是:

第一,令一切邪恶不善之法,凡未生者,不得生起。

第二,令一切邪恶不善之法,凡已生者,皆得委弃。

第三,令一切妙善胜法,凡未生者,得以生起。

第四,令一切妙善胜法,凡已生者,常存常保,不失不忘,由此获增上力,具广大威力,并且发扬光大,以达于圆满成就之域。

这四种事,都是用心来冲破种种恶道,同时勤勤恳恳地修行善道,故称四正勤。

四如意,又叫四如意足,四如意身,四神足。具体名称是:

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

如意,就是能称心,心里怎么想,都能达到愿望。足,就是达到愿望的工具,如人要靠足行走才能达到目的地一样,如意足的足,就是使我心如意的足。

所谓如意,就是一种超自然的神通工夫,或称法力。佛经说,欲如意足,就是能于意愿中集中贯注,得到勤持不懈之力。心如意足,就是能在心念中集中贯注,得到勤持不懈之力。勤如意足,就是能在精神元气之中集中贯注,得到勤持不懈之力。慧如意足,就是能在观察思量之中集中贯注,得到勤持不懈之力。

这四种神通力的获得,需要禅定的锻炼,禅定,就是一种思想意识集中贯注而使一心不乱的修练工夫。通过禅定的修练,最终获得四种如意的神力,无论是愿望、心念、行动、智慧,都有力量可使之达到目的。

四如意足都具备了,就合成为身如意足,这也就是神话里所说的那种无所不能的神仙。《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虽有一定的神通力,但还不能达到身如意足的地步,只有如来佛才达到身如意足的境界,所以孙悟空斗不过如来佛。俗话里所说的法力无边,神通广大,就是四如意足、身如意足的形象说法。

根,即根本,它是种种善法产生的根。

五根之名: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根都能做到,就叫五根成就圆满,也就可成为阿罗汉。

信根是指能够确实相信各种佛理。信根又是五根的根,有了信根,才能生成另外的四根。

勤根,又叫进根,既然相信了,下一步就是勤勤恳恳地做,无停歇地修练用功,以求上进提高。

念根,就是常常想着念着佛理,丝毫不能放松松懈。

定根,就是要使自己的心,牢牢地定在佛理上,不让心放散到其他处去。

慧根,在前四根的基础上,工力到了相当的地步,而产生出真正的智慧,有以这种智慧,就能分别邪正,确定是与非了。五根具备,自然会一心一意,走到佛理之中。

五力,即五根达到不可动摇时的力量,所以它的名目与五根一样,叫做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根在初生时,到最后完成时,都可以称为根,但只有到了最后完成时,根扎得极深极厚,任何外力都不能把它动摇时,它才可叫做五力。

信力就是极端的坚信力,它可以破除疑惑,抵制邪魔,彻底消除烦恼。

进力就是极端的修练与进步力,它可以消除懒惰,排除一切障碍,成就任何事业。

念力就是意念极端的坚强有力,可以破除任何的邪念,产生一切正当善良的念头。

定力就是心灵极端地稳定安定,可以消除任何的杂念,不被任何事物所引诱。

慧力就是极端的智慧力,可以破除一切迷惑,可以断绝一切不正的邪见。

七觉支又叫七菩提分。菩提,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觉悟”。

七觉支即七种觉悟:

一、择法,用智慧,辨别各种宗教的真假。

二、精进,用智慧来明白真正的道理,而不浪费精力于无益的事情。

三、喜,用智慧得到真正的好方法,然后生出欢喜之心。

四、除,用智慧去断除种种烦恼。

五、舍,用智慧舍去一切虚假的事情,永远不想念它们。

六、定,用智慧定住心,不为各种虚假的东西产生爱惜保护之心。

七、念,用智慧使定根定力与慧根慧力保持平衡。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

正见,对四谛有正确的认识。

正思,见到四谛真理后,专心于这一真理,不起邪念,得到真正的智慧。

正语,不但心里没有邪念,而且不说一切不合乎佛理的话。

正业,除灭身上的一切邪业,使得身体常保清静。

正命,把身、口、意清除得干干净净,不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造出业来。

正精进,或叫正勤,勤勤恳恳向着自己原有的真性修练。

正念,专心想念着所要修行的佛理佛性,绝无其他的念头。

正定,把心定在佛理上,毫无动摇。

从四念住到八正道,共三十七种,就叫三十七道品。

这三十七道品,有一个修行的顺序,就是首先听佛说的法,就要念着佛法佛理,所以要先修四念住。既然念住了,接下来就要勤勤恳恳地行,所以第二步就要修行四正勤。能勤勤恳恳的修行,心思就不会散开了,所以其后就是四如意足。心既然有了定力,就象树木一样,生下了根,所以其后就是五根。根既然坚固了,一定能生长壮大起来,所以就有了五力。有了这个根力,才能用真实的智慧分辨一切的法,所以才有七菩提分(七觉支),把一切法都分辨清楚。此时就能在正道上去做去行了。所以其后就是八正道。由此看来,三十七道品,即是修道的方法,又是修道的顺序。

佛弟子的五大核心(佛的弟子与主要思想)(1)

禅定佛

佛弟子的五大核心(佛的弟子与主要思想)(2)

佛经中的佛像

佛弟子的五大核心(佛的弟子与主要思想)(3)

佛与弟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