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

2015年9月份,在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所的官网上,一则简短到只有一句话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文字的下方跟着一幅照片,照片上的男子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留着齐肩长发,抿着嘴看向镜头,眼神真挚且坚定,整个人呈十分放松的状态。

正是这则一句话新闻引起了中外学术界与社会的关注,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发布有关该男子的报道,有网友甚至将其从前的照片都“扒”了出来。

照片中的男子是谁?他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晋升的消息会引起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鸣惊人

他叫尹希,曾是中科院少年班最小的成员,也被人称之为少年天才。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1)

1992年,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

在北京八中就读期间,尹希一直都名列前茅。

但是有一天,数学老师找到了尹希的母亲。在家长面前,老师充满担忧地说;“尹希妈妈,我得告诉您一件事,希望等孩子回家后您能好好和他说一说。”

听到老师这样说,母亲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尹希在学校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接下来老师的话虽然打消了母亲心中的紧张,但是也让她有些吃惊,“最近上课,我发现尹希都不怎么做数学笔记。我和他说了很多次,但是孩子都不当一回事。”

一道复杂的几何题,一共有11种解决方法,就算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需要看着教案才能完整地讲下来。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母亲并未离开,一直等到尹希放学才和他一起回家。

回到家放下书包,母亲问尹希:“今天下午老师找妈妈谈话了”,“说什么了?”母亲一边脱外套一边说:“老师说你上课不记笔记,为什么不记笔记呢?”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2)

尹希很平静地说:“你要相信我,妈妈,虽然,没有按照要求,但我都记在脑袋里啦!”

看着母亲怀疑的目光,尹希在空白的草稿本上画出了题目所有的辅助线,妈妈接着要求他写出证明方法,但是尹希不解地问道:“画了辅助线,都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必要写吗?”

尹希的知识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异于常人,常常是看完题目就在脑中想好了解题方法,不过相比起解题步骤,他更习惯于直接写出答案。

友爱的家庭

不过,那么小的年纪,就有那么过人的天赋,尹希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

他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1983年)。

在当时,父母都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毕业生,父亲还在一所大学中任教。

和许多父母一样,尹希的父母也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人中龙凤,成为家族与国家的希望。

但是,与一般父母不同的是,或许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原因,尹希的父母给予了儿子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尽职尽责地担任好引导者与照顾者的角色。

在这样开明的家庭中,尹希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3)

在父母的呵护与关爱下,尹希健康地成长着。与此同时,随着年岁的增长,尹希的聪慧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尹希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他看到了父亲在大学教授的微积分与量子力学课本。

出于好奇,尹希翻开课本看了起来。

小小年纪的他捧着厚厚的课本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凝神思考。

正巧这一幕被路过的母亲看到了,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怎么能看得懂大学的课本呢?

母亲一面想着,一面来到尹希的身边,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要做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事情。

闻声,尹希从课本中抬起头,他告诉母亲,自己已经看懂了书中的原理。

母亲很是怀疑,儿子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微积分,怎么就看懂了呢?

质疑归质疑,看着儿子真挚且坚定的眼神,母亲动摇了:说不定儿子真的看懂了。

学习的天分

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母亲拿过微积分课本,心想:儿子说的是不是真话,考一考他就知道了。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4)

随即,母亲随意翻开一页,问尹希相关的公式原理是如何运作的。

小小的尹希只思考了一分钟,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这让母亲惊呆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又随机问了尹希一道微积分的题目,尹希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正确答案,这让母亲又惊又喜。

得知儿子如此聪明,父母很高兴。基于儿子的情况,也开始为他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

在父母的督促与自己的自律下,尹希很快就从小学跳级升入了中学读书。

这就有了后期,老师找到尹希妈妈,告知尹希学习时候的问题。

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当年的《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都对他作过报道。

在1978年、各行各业百废俱兴之际,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科学家的倡导下,以及国家给予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正式创立。

少年班的创立源于国家对人才的渴求,早在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就向国家领导人提出一个建议——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队伍”,少年班的设想就此浮出水面。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5)

根据中科院的统计,以2015年为结束年份,在过去的38年里,从少年班里一共走出了超过3400名本科生,其中大多数都选择继续深造,考取国内外研究生。

在毕业10年的学生中,超过200人在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任职;有35%左右的学生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任职。

在高手云集的中科大少年班中,尹希如鱼得水。他时常穿梭在枝繁叶茂的天使路上,感受着中科大的学术气息,怀揣着心中的学术理想继续前行。

18岁赴美读博、后期成最年轻华人教授

2001年尹希临近毕业,18岁的他收到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与全额奖学金。

但是尹希并不满意,因为他心仪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大学,遗憾的是并未获得这两所高校的录取通知。经过一番思考,尹希最终选择去哈佛留学。

2006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6)

在校学习期间,尹希对弦理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年寒假,教授布置了许多有关弦理论的作业,多到教授都认为没有人会把作业全部完成。

但是新学期开学后,尹希拿着厚厚一沓作业纸找到了教授,这让教授十分吃惊。原来整个寒假,尹希都将时间花在了做作业上。

2006年尹希获得博士学位后,按照哈佛的规定,他应该去别的高校攻读博士后学位。但是尹希太过优秀,哈佛就破例让他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后学位,甚至破格允许尹希留校从事教职工作。

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尹希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弦理论展开,包括但不限于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等。

尹希也因此成了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2006年6月19日,国际弦理论大会在北京开幕。22岁的尹希作为参会嘉宾,需要在大会上作30分钟的报告。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7)

现场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600多名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格里斯教授、弦理论研究权威学者威腾教授以及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安迪·斯多明戈,还有中国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等。

在当天的报告中,所有的科学家都围绕着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构想,作为该会议最后一位做报告的科学家,尹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尹希以其独到的观点与自然流畅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简短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

时年32岁的尹希成功晋升为哈佛大学教授,这一次晋升也打破了之前庄小威创下的“史上最年轻”哈佛大学华人教授的纪录。

庄小威是中科大87级少年班的学生,获评哈佛正教授时34岁。这一次,尹希超越学姐庄小威成为哈佛史上华人获评教授年龄最小的一位。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8)

面对外界的赞誉,尹希表示,个人的成就与年龄无关,自己也没有超越庄小威。

报道争议: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期望

随着尹希逐渐为学术界熟知,国内外学术界与社会大众都对他未来的去向十分关注。

尹希是会留在美国任职还是毅然返回国内任教?一时间,众说纷纭。

为了留住尹希,美国给他发放了绿卡,尹希也在美国结婚生子,开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

自此,针对尹希去向的讨论也归于平静。但是尹希的选择在国内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指责他接受了国家的栽培却留在了美国,这是对自己国家的背叛;

也有人认为这是尹希自己的选择,对于科学家来说,美国能给他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与良好的研究氛围,留在那里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人们的质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尹希表示留在美国只是因为自己更喜欢这边的研究环境,并不涉及背叛与否的问题。

这让笔者想到2022年11月的一条微博热搜“宣布离美归国”,1977年出生的和尹希一样都是天资聪颖,都在国内接受了本科教育,后去往美国留学。

尹希在哈佛大学的授课(尹希18岁读博31岁成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9)

2017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11月,宣布已向普林斯顿大学提交辞呈,将回国参与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在此举为例,并不是想批判尹希。笔者只是认为,无论是尹希还是,他们是否选择回国都是自己个人的选择。

根据软科的报道,2021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9万件增至2021年的6.95件,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全球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全球第11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如尹希一般的科学家们都会回归祖国的怀抱,我们的国家也将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完-

编辑|千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