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在外工作/学习的朋友们

想回家的心也越来越迫切

目前国内疫情反复

部分地区出现本土确诊病例

也有一些城市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2022年1月19日17时重庆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根据陕西省西安市疫情形势

对西安市来渝返渝人员

防控措施进行调整

↓↓↓

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1)

西安市来渝返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根据陕西省西安市疫情形势,西安市来渝返渝人员由全部集中隔离调整为:根据风险等级按《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健康管理措施》进行分类管理。

注*:根据西安市各区县公布的放行时间,对放行之日起从相应区县来渝返渝的人员实行上述措施;

公布的放行时间之前,已经在我市进行集中隔离的西安来渝返渝人员继续隔离满14天。

为便于理解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

↓↓↓

西安市中高风险区

截至2022-01-20 0时,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5个,全市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2)

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3)

↓↓↓

雁塔区为例

↓↓

雁塔区为例

01

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为高风险等级地区、小寨路街道为中风险地区,来渝返渝,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0、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

02

雁塔区除了小寨路街道、长延堡街道的其他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实行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没有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第1、4、7、10、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

03

西安市除了雁塔区、高新区、西咸新区、长安区的其他区的来渝返渝人员,实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第1、4、7、10、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前2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原则上居家观察)

04

高风险岗位人员能提供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证明,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实行抵渝后24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无相关证明的,实行“7天居家隔离+7天自我健康监测”,第1、4、7、10、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

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4)

*注意:天津市、郑州市、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除外)

按目前政策这些地方来渝原则上需实施隔离

西安现在回重庆需要隔离吗(西安回重庆防控措施有调整)(5)

小编看到还有不少朋友询问

“居家隔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自我健康监测不足14天能够出门吗?”

等问题

所以为大家整理了一份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

自我健康监测的区别

↓↓↓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的区别

#居家隔离#

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房间,保持相对独立。

  • 隔离房间内应有单独卫生间,不得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 房间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
  • 所在建筑、楼栋有独立、正常运行的化粪池
  • 集体宿舍不得设立为居家隔离场所
  • 同一住所内共同居住人员均需一并全部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不准外出
  • 如果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需要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简单来讲,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来说,就是要单人单间专用厕所,足不出户

#居家健康监测#

原则上在家办公、不上学等,落实“两做好、四不得、一及时”。

两做好: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体温,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四不得: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网吧、电影院、健身房、麻将馆、棋牌室、洗浴中心、KTV等密闭、半密闭场所。

一及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

简单来说就是非必要不出门,若要出门,做个“独行侠”

#自我健康监测#

  • 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以正常上班、上学等,但不要参加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
  • 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以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
  • 身处电梯等密闭场所时,要自觉、规范佩戴口罩
  • 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近距离与人面对面交谈

市外来渝返渝人员

应第一时间

向所在地社区(村)、所在单位报告

疫情随时在变化

可能存在各区县/社区政策与

重庆疾控政策略有差异的情况

建议大家先询问一下

自己家所在的社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