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浣溪公园七绝诗(滚滚红尘之一日西湖)

有一年四月份,有幸参加中国质协在浙江桐庐举办的全国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研讨班学习结束,在杭州游玩了一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游浣溪公园七绝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游浣溪公园七绝诗(滚滚红尘之一日西湖)

游浣溪公园七绝诗

有一年四月份,有幸参加中国质协在浙江桐庐举办的全国质量管理小组骨干研讨班。学习结束,在杭州游玩了一天。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佳美,名胜古迹遍布的城市。由于时间的急迫,不能遍游杭城,但西湖是不可不游的。

同行三人均是初次到杭州。头天晚上,我们买来一张杭州游览地图,关在饭店里,精心设计游览路线。

早上起来,匆匆吃过早饭,从望湖楼入湖。踏上白堤,首先见到一座碑亭,这便是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据说雪后放晴,桥的向阳面冰融雪化,背阴处积雪尚存,远远望去,此桥似断非断,似连未连,故名“断桥残雪”。想必雪后初霁,在桥上远眺,西湖和周围的群山如铺琼砌玉,晶莹剔透;近处则梅花迎风斗雪,这是何等的景观。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无缘领略这绝妙的景色。

白堤全长1公里,间植垂柳、碧桃,路旁绿草如茵;漫步堤上,左可览西湖全景,右可望宝石山上的宝俶塔。沿堤西行,来到西湖的另一个景点“平湖秋月”。在这里读到的一副楹联道出了“平湖秋月”的佳妙之处: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置身此境地,我真佩服古人选择景点的品位。试想秋夜来临,皓月当空,邀上几位志趣相投的好友,聊备香茗纸笔,在这里眺望湖光山色或品茗赏月或作画吟诗,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只是现在无论在何景点都人满为患,“平湖秋月”同样不能例外。

离开白堤,本想去拜谒岳庙。由于地图上标示的位置不是很精准,等我们向行人打听时,已是走在苏堤之上了。

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取葑泥筑成。堤长2.8公里,南起南屏山麓,北达栖霞岭下,纵贯西湖。堤上古柳垂条,碧桃吐翠,草长莺飞,蝶舞花深。苏堤不像白堤那般喧嚣嘈杂。行在苏堤之上,不时有一二辆人蹬三轮车载着游客游湖或是三二少年骑着山地车说着笑儿呼啸而过。车子走远,说笑过后,四周更显得恬静,再加上凉爽的湖面吹来的风和抚岸的轻轻的涟漪,着实让人迷恋陶醉。难怪人推“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是很有道理的。

沿着苏堤继续南行,时近正午,又至一热闹之处“花港观鱼”。花港原是西湖的一条港汊,因在花家山下而得名。南宋理宗时,内侍卢允升在此傍山濒湖处建别墅,称卢园。园内景物秀美,遍植奇花异草,并凿池砌石,引湖水蓄养数十种鱼,成为当时的一处赏鱼胜地。今日的花港是一处公园,鱼池古迹尚存,周围摆满了姹紫嫣红的盆花;康熙手书的“花港观鱼”石碑仍立于鱼池畔,池内的红鲫红鲤争食着游人们投下的面包碎屑,泛起阵阵红波。园内还有牡丹园、芍药园、大草坪、花港、丛林及红鱼池等景区;园内种植有雪松、玉兰、茶花、桂花、樱花等花木,是人们游玩休憩的好地方。

游完花港公园,找一地方填饱肚皮,稍作休息后,便乘上游船,前往小瀛洲。船行十来分钟,遥见湖中有三座葫芦状的石塔,这便是有名的“三潭印月”。其实“三潭”原来是指三个深水池,后人对潭的位置已不加注意,遂把三塔当作三潭。据说夏秋月夜,尤其是中秋月圆之时,从小瀛洲的“我心相印亭”望去,能够同时透过三座塔的圆孔看到湖水反映的月光,恰似三个月亮在湖中荡漾。遗憾的是,我们来的并非月圆之夜,站在“我心相印亭”前,无论怎样观察,怎样变换角度,均无法领略那绝好的景致,只能把那份美妙留给想象。

从小瀛洲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我们租一小艇,前往“柳浪闻莺”。船行水中,湖风吹浪,小艇一起一伏,身上有了些微凉意。行不多时,小艇靠岸,我们也就到了游览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景点。

这里在南宋时,曾是孝宗皇帝为奉养高宗赵构而建造的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的一部分。沿湖遍植的柳树,长长的柳丝垂至地面,湖面吹来阵阵轻风,柳丝随风摇扬,如翠浪翻空;春日,黄莺在树荫中啼鸣,与湖上画舫中的笙歌弹唱相应答。“柳浪闻莺”即以此景致而得名。

“柳浪闻莺”以柳闻名,沿湖荟集西湖名柳500余株。柳浪闻莺公园南角的醉柳,恰似贵妃醉态,隐约还能闻到一缕酒香;临湖而蹲的浣纱柳,枝条伸出湖面,如同一群少女轻舒玉臂正在浣纱;闻莺馆旁的狮柳,酷似勇猛的醒狮,仿佛随时都会大声吼叫。

游罢柳浪闻莺,已是夜幕四合,我们再不想挪动脚步。前人有言:“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按说我们游湖的时机选得不是很好,且加上累得筋疲力尽,但我们却谈兴颇浓。望着沿湖渐渐亮起的恰似玉带的彩灯,我们一致表示,如果下次有机会来杭州,一定要慢慢地好好地重游西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