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基础知识大全 易学象数

象数

(一)象

1. 象的本义 象本为大兽之名,古人借用来作为一个重要理论思维的范畴。古籍中象的含义有二一指天象一指象征。象是现代汉语中所谓现象、气象、表象、象征等词的词源。

2.《易传》象范畴的含义 象是《易传》的一个重要范围,其含义有二。(1)象指天象关于象与天象的关系《易传》中可见到多处的描述,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神”“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天垂象,见吉凶”“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传·系辞下传》)。由此可见,其一,象与形相对,象属于天,形属于地其二,象与器相对,器具有固定形体,象则有别于固定形体其三,象与法相对,象属于天,法属于地,法与形有关,可以认为法是比较固定的模式。

综上所述,象与器都是可以感知的,但象仅是视觉的对象,而形则是视觉和触觉的对象。象是可见的客观事物,所谓“悬象著明”。现代汉语中所谓“对象”,也来源于象。

(2)象指象征:“圣人设卦观象……是故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立象以尽意”。(《易传·系辞上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八封以象告”。(《易传·系辞下传》)由此可见,象具象征之意,即用一种事物或封画符号来表示某种思想或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汉宋易学所谓象数之学的象,其意义基本与《易传》相同。但宋代以后的哲学著作中,所谓象基本上是现代所谓现象的意义

(二)数

1. 数的本义 数是关于事物量的规定性的一种抽象。

2.易学中数的含义 数是指《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阴阳奇偶之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传·系辞上传》)。

此外,数又有术数之意,如五行之数、河洛之数、先后天之数、皇极数等。

(三)象数

易学象数是《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象、爻象及阴阳奇偶之效的合称。以象数解《易》是易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治《易》方法。

象数学

(一)象数学

象数学是中国古代把物象符号化、数量化,用以推测事物关系与变化的一种学说。《周易》的象数是摹写天地人系统和揭示其本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符号模型,是中国易学研究的一分支。简言之,在易学中,以象数解释《周易》的学说,称为象数学。象数学与以义理阐《易》的义理学并为易学史上的两大学说。

(二)象数学的源流

1.《易传》《易传》在《说卦传》中集中论述了诸卦所代表的物类,如八卦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为象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西汉初 周王孙、丁宽、杨何大体沿袭先秦卦变、互体等旧例以讲象数,尤属太卜(又名大卜)之遗法。"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3.汉中叶后 以焦赣、京房为代表的象数学派,倡卦气、世应、飞伏等说,使象数之学成为占候阴阳灾变之术。

(1)卦气∶孟喜首言卦气,以易卦配四时气候,用于推算历纪,占验吉凶。

(2)纳甲∶以八卦与天干、五行、五方相配合,推测晦(旧历月终,即三十)朔(初一)弦(初七、初八为上弦,廿二、甘三为下弦)望(十五,亦曰十六、十七)之象,推究阴阳消息之义,而占验灾异。

(3)世应∶在京房易学中,世应是指世爻和应爻,在八宫中每一卦都规定世爻和应爻、其中,变化的那一爻称为世爻,与世爻相隔两位而相应的爻为应爻,

推寻世爻、应爻以占筮吉凶。

(4)飞伏∶在京房易学中,飞指八宫卦中某宫卦、世卦、游魂及归魂卦已显现的世爻的卦象;伏指世爻所变成的,或与之相对的隐伏不显的卦象。凡飞、伏立象必阴阳相对,飞阳则伏阴,飞阴则伏阳,即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飞为未来,伏为既往,以占验人事。

4.宋代易学 以陈抟、邵雍为代表的易学家又掺入道家思想,创立先后天图、河图、洛书等易图学,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先天象数学,以探索天地万物的奥秘。

象数基础知识大全 易学象数(1)

易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