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相信大家对曹操应该都很熟悉,不过每一个人心中的曹操应该是不一样,而这篇文章就是说一下我心目中的曹操。

曹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我心目中的曹操)(1)

曹操的出身在汉末诸侯当中,虽然不是顶尖的,但也是非常高的。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参是谁,西汉开国功臣,在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的大佬,当然历经400年,曹家终究不能和以前比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又是什么人物?曹腾历侍四代皇帝,在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而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这样的出身,不算顶尖,但也不差吧。

曹操少时,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但他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所以曹操长能让你自己的父亲不再相信自己叔叔打的小报告了。并且这个时候曹操就得到了不少大佬的评价,桥玄、何颙等人都对小曹同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许邵的“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魏书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我认为这是因为曹操的家世才得到的评价。但是曹操听到这是评价后,不知道是为名,还真以为自己是治世的能臣,所以他去刺杀张让了。

张让是谁?灵帝朝“十常侍”之一。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皇帝叫爸爸的人,然后曹操去刺杀它,说他爱国呢?还是勇呢?当然曹操刺杀失败后,也没什么事,最后还受到称赞,所以他也有可能为名。

曹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我心目中的曹操)(2)

青年的曹操应该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杖杀蹇硕叔父,使得“京师敛迹,无敢犯者”。然后曹操因为堂妹夫宋奇,被免去了官职。然后在黄巾之乱里,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治理济南时,“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在隐居期间,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后来曹操因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不久之后,就发生了董卓进京的事件。随后曹操就离开洛阳,曹操并没有刺董。然后在出逃的这段期间,有一件事,就是杀吕伯奢的事,不过这件事记载有些不同。魏曰:太祖以卓终必覆

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我认为魏书的记载更准确一些。

出逃之后的曹操,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这次讨董应该算失败了,董卓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延津县北)一带。这让汉室的权威受损,在这战中曹操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荥阳市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不久后联军解散了。此刻曹操应该对诸位诸侯失望了,但对汉室应该没有失望,这是我各人的观点。

曹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我心目中的曹操)(3)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在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这就是曹操打天下的基本盘。又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初平四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攻克徐州十余城。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

此时曹操有了地盘,就想让自己的家人过来,所以兴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在前来曹操处途中,被陶谦派兵杀害。到底是张闿自己杀的,还是陶谦杀的,我也不知道,但我更偏向于陶谦杀的。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多所残戮。这不是我乱说的,《后汉书》记载曹操“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你可以说曹操是奸雄也好,是枭雄也罢,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屠夫。最终,曹操的杀戮是要付出代价的,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当时只有鄄城和东郡的范、东阿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荀彧和程昱、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这就是代价,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此时,曹操失去了兖州,军粮已尽,袁绍派人来劝说想让曹操投靠他,让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当人质。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兴平二年(195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廪丘等,平定兖州。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十月,献帝正式拜曹操为兖州牧。随后在建安元年迎天子于许都,在建安二年,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举众投降,然后老曹好人妻犯了,最后张绣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斩袁术留守四将。建安三年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建安四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然后官渡开始。

曹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我心目中的曹操)(4)

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曹操的兵力不会如此之少。但是曹操的兵力绝对不多,而袁绍呢?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但是曹操赢了。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随后,曹操开始进攻河北,但这个过程非常久,从建安五年十月打完官渡,到建安十二年才征讨乌桓,最后在在八月白狼山之战中,大获全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随后在建安十三年,荆州投降曹操,随后赤壁之战开打,然后曹操大败。曹操的一统天下的机会没了。

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随后曹操在建安十八年,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两军相持月余,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向汉中发动进攻。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曹军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同时,边塞硝烟再起,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战败。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军与刘备军相距数月,无利,遂放弃汉中。在汉中无果后,我认为曹操真的老了。随后襄樊会战后,曹操与东吴联手,取得了胜利。随后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在洛阳。

曹操自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我觉得这句话挺对的,是他维护住了汉室少有的脸面。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汉贼,一个屠夫。后面那些大佬对他的评价也是分化较大。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石勒: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李世民: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苏洵: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

我心中的曹操是一个奸雄,不否认他的才华,但他屠城真的太过了。所以奸雄是最适合他的评价,那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么样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