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

五一期间最让我庆幸的事情,就是去电影院观看了张艺谋执导的谍战大片《悬崖之上》。

不知道该怎么去夸这部电影。就只是惊叹于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惊叹每个演员都演得非常到位。

所以我不仅被影片里的人物和故事深深感动,同时也对导演和演员们肃然起敬。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

当我了解了这部电影拍摄的一些幕后故事,不禁再一次感叹:

果然好电影的出炉是经过敬业者的千锤百炼,就是要把细节做到极致。

一、零下40度实景拍摄,群演差点截肢

《悬崖之上》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为了尽最大可能去靠近真实,摄制组在东北雪乡零下40度的林海雪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外景拍摄。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

积雪齐腰,寸步难行,这种冰天雪地的极寒环境,给全体演职人员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

在影片中饰演我党女特工王郁的秦海璐说:

“开始我们准备了很多暖宝宝,但是它都不发热的。暖宝宝到那个地方就变成了冰片子。”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3)

虽然大家热情如火,但架不住严寒无情。

一个群演小伙躺在雪地上演尸体,手套只戴了一半,很快就被人发现他的手指变黑了。

要不是张译赶紧把他拉起来暖手,也许那只手就要被截肢废掉了。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4)

二、一天只吃两顿饭

雪乡的冬季,到下午三点多天就黑了。

为了“抢光”(指利用白天宝贵的自然光),拍摄必须争分夺秒。

所以导演要求整个摄制组把早饭吃饱,中午就不放午饭了,一直拍,下午三点多收工后再去吃饭。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5)

三、沙溢:两三分钟的镜头拍了10天

幕后花絮里沙溢惊喜地说了一句:“我就十天戏还有蛋糕吃?”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6)

然而他在电影里又出现了多久呢?

沙溢饰演的反派老冯大概只有两三分钟的镜头而已。也就是说这几分钟的戏份他拍了整整十天的时间。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7)

四、朱亚文:一句俄语练了3天

在影片中朱亚文饰演的特工楚良飚过一句俄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8)

朱亚文坦言:“那俄语虽然是短短的一句,但确实是挺难学的。”

为了演出楚良学霸的气质,演出那份脱口而出的自信,朱亚文把这一句俄语台词反反复复练习了三天。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9)

五、刘浩存:藏火车底下的片段未播

刘浩存饰演的特工小兰有一场跳火车的戏,剧情本应是小兰后来躲藏到火车底下才逃脱了敌人的追捕。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0)

当时拍这场戏其实非常不容易。

因为身上穿着很厚重的威亚衣,身体又悬空找不到支撑点,刘浩存很难把自己全部隐蔽在火车下。后来经过多次调整才寻找到解决方案,拍完后她简直累到失神。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1)

可惜这段戏在正片里并没有播出,而像这样辛苦拍出的片段却被剪掉的情况还有很多。

六、倪大红:身体不适仍坚持拍摄

由于疫情的原因《悬崖之上》的拍摄中断了两个月,等到再次开机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但大家还是要继续烤着火炉穿着厚厚的大衣表演严冬的戏份。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2)

反季节拍摄对于演员的身体是个巨大的考验。倪大红老师毕竟年龄大些,身体有些吃不消,经常在拍摄间隙不断擦汗。

有一次在完成一场拍摄后,倪老师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但为了不影响进度,他连连摆手示意没什么大碍,只是蜷缩着身体趴在桌上休息了一会,待缓过劲后又马上整妆投入了下一场的拍摄。

七、张译:夹子是真的疼,电击需要外部刺激

相信大家对于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情景之一,应该是张译饰演的特工张宪臣被夹住耳朵和乳头遭受电刑的那场戏吧?

导演说这场戏要达到的效果,是所有观众看到之后,真的是为这个人心疼。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3)

我想说:他们做到了。

那个场面一出现,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觉到那真TM太疼了。

倪大红后来透露当时张译“大冬天穿得非常少,而且化妆要好几个小时。各种夹子在他身上都是,那不是假的是真的是在夹。我偷偷地把那夹子拿手上试过,力度还是挺大的挺重的。”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4)

张译说:“那个夹子光夹到人身上,都很疼很疼的。”

“因为我身上有油又有水,那夹子不使点劲的话是夹不住的。”

“而且电击这件事,它不是一个自主你完全能够做到那么抖动的一个状态,它是需要借助一点外部的刺激的。”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5)

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刺激”我们不得而知,张译只告诉我们:“这种刺激我现在其实都不太敢回忆。”

八、于和伟:疼也不能说

另一个看着就疼的名场面应该是于和伟扮演的特工周乙在车里烧掉情报时的徒手捻火了。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6)

当记者问他当时手疼不疼时,他半开玩笑地说:“疼也不能说呀!”然后又说:“还好还好。”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7)

“我觉得周乙这个人物,潜伏在敌人内部这么长时间,他肯定是一个非常谨慎细致的人,他不可能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这就是一个细节。看着它在我手里烧成灰烬,没有任何证据我才放心。就这么一个心理支撑,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动作。”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8)

令人叫绝的是,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于老师居然是一条过的,你能信?

我只想说:这个捻火的镜头也太TM帅呆了酷毙了,必将成为银幕经典!

九、秦海璐:第一次拍打戏,身上三分之二都是淤青

秦海璐是刀马旦出身,因为小时候练得太苦了,出道后她一直不愿意拍动作戏。所以《悬崖之上》是她第一次尝试打戏,在片场就直呼“太不容易了!”

“所有动作戏都不是在垫子上完成,就是你们看到的那个水泥地上面铺的冰雪,也没有护具,所以你就在那地上一直在滚。”

最后肩膀上中了一枪贯穿倒地的镜头,让她在床上躺了三天。拍完后十几天回到北京隔离的时候,身上超过三分之二的皮肤还都是淤青的。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19)

虽然导演都不知道她淤青的事,但秦海璐还是很笃定地说:“第一次动作片经历奉献给张艺谋导演,我觉得是值得的。”

十、张艺谋:坚持真实,工作日只睡3小时

其实前面已经提及了一些张导对于真实和细节的高要求。如果要说起他锤炼电影的种种故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这里我仅摘取几位演员的只言片语,供读者朋友们管中窥豹。

在影片中饰演反派鲁明的李乃文说:

“张导是一个工作狂,一工作上来他就会忘我。我们每天拍戏经常拍到夜里两三点钟,有时候在现场聊到一些问题,都两三点了,我相信他回去肯定没睡,因为第二天开机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方案拿出来了。”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0)

倪大红说:

“张艺谋导演只选最对的,跟角色一定要直接对位。他认为这个人这个演员就是这个角色,那么就一定要找到这样的演员来演。”

秦海璐说:

“我们是全程自己上阵飙车的,在实景地里边,没有做特技。我们的摄影就骑着一个摩托,把机器架在上面拍。有一次狠打一个方向盘的时候,离我们的摄影就只差一丁点,全场都在尖叫,以为就要撞上了。”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1)

刘浩存说:

“导演要求在雪地上不能有过多的脚印,踩过脚印之后就不可以再用那一片地了。所以演员们都很努力去争取一条过,如果不过的话就要换一块地重新拍摄,工作人员就要很辛苦地搬动各种器材重新架机位。”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2)

于和伟说:

“尽可能地去靠近真实,是导演对每一场戏的要求。”

张艺谋自己说:

“这种真实,是你的一种工匠精神。你要坚持,才能奉献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艺术效果。”

“在电脑无所不能,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坚持真正的质感是很难得的。观众会看到这片苦心。”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3)

是的,我们看到了这片苦心。

衷心感谢《悬崖之上》的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优秀和感人至深的作品。

要拍好一部谍战片竟是如此艰难,塑造好一个特工形象已然如此不易。所以当年那些真正行走于悬崖之上、在隐秘战线与敌人周旋斗争的革命志士们,他们所面临的残酷更让我们不敢想象!

于和伟接机和朱亚文说话(深扒悬崖之上幕后)(24)

向那些为我们驱走黑暗带来黎明,即使身陷绝境依然坚守信仰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