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荨麻疹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临床遇见急性荨麻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关于急性荨麻疹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临床遇见急性荨麻疹)(1)

急性荨麻疹应尽可能查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儿科急诊室来了一个全身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伴剧烈瘙痒的患儿,这种皮肤病你懂得识别和处理吗?下面跟随笔者分享的病例,一起来学习下这个疾病。

病例分享

患儿,女,4岁,因“皮疹1天”来诊。

现病史:患儿昨日进食芒果后躯干皮肤开始出现皮疹,呈风团样,部分融合,伴剧烈瘙痒,并逐渐蔓延至颜面部、四肢。无腹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无咳嗽,精神可,胃纳可,大小便无特殊。

查体:精神可。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部分融合,压之褪色。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临床思维:患儿为学龄前期儿童,进食芒果后全身皮肤出现典型的风团样皮疹(见图1、图2),伴瘙痒,病程短,考虑急性荨麻疹。其病因可能为进食芒果所致,治疗上予避免进食芒果,并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治疗后,患儿全身风团样皮疹逐渐消退,病情未再反复。

关于急性荨麻疹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临床遇见急性荨麻疹)(2)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伴瘙痒,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痛、喉头梗阻和窒息。

1

病因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

1、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包括物理刺激(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食物(动物蛋白、植物、水果、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药物、植入物和运动等。

2、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包括肥大细胞对IgE高敏感性、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劳累、精神紧张、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以及慢性疾病。

2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有关。其中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

3 临床分类

表1 荨麻疹的分类(可放大查看)[1]

关于急性荨麻疹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临床遇见急性荨麻疹)(3)

4 临床表现

1、急性荨麻疹常突然起病,先有皮肤瘙痒,随后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风团块,少数可仅有水肿性红斑。

2、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恶心、呕吐、脉搏细弱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3、胃肠道受累可发生腹痛、腹泻;气道和喉黏膜受累时,出现胸闷、吞咽或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4、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有的以早晨或夜间好发,有的则无一定规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5 诊断

根据典型的风团样皮疹伴瘙痒,伴或不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做出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寻找病因。

6 鉴别诊断

1、荨麻疹性血管炎:风团样皮疹持续24小时以上,皮损恢复后遗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提示有血管炎性改变。

2、荨麻疹型药疹: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的皮肤风团样皮疹,通常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

3、严重过敏反应: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严重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皮肤及全身症状与体征,荨麻疹为其皮肤表现,此外还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

7 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查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若由感染所致,应同时控制感染;怀疑为食物、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耐受,应避免再次食用或使用。

2、抗组胺药治疗:为一线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轻症患者选用1种抗组胺药即可控制症状。

对病情较重的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可以选择2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如第二代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一代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或者2种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

第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扑尔敏、去氯羟嗪、盐酸异丙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

3、糖皮质激素:在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4、急性重症荨麻疹:对于伴有休克、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抢救,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溶液0.1ml~0.3ml,并同时用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5、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宣教工作:应教育荨麻疹的患儿和家属,告知本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平时应避免接触可疑的诱发因素,预防感染。

8 总结

荨麻疹是儿科急诊经常遇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要求每一位儿科医生都要懂得识别和处理,治疗上首选抗组胺药物。

另外对于急性重症荨麻疹,由于伴有休克、喉头水肿或者呼吸困难,很容易危及患儿生命,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及时应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4-516.

[2]赵作涛,郝飞.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解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6):388-390.

[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1-5.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敬业的儿科医生

责任编辑:香菜

更多皮肤科临床知识,哪里学?

你想看的,医生站App都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