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不仅搞外交)

众所周知,在明朝的“靖难之役”中,朱棣最终进入南京篡位称帝,史称明成祖。但是此时,建文帝却神秘失踪了,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依然十分不安,于是派遣郑和以“下西洋”的名义暗中调查建文帝的下落。于是朱棣派遣郑和数次下西洋,除了要为船队配备必要的交易品之外,还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护航军队进行保护。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不仅搞外交)(1)

因此我们就会发现,郑和船队的27000人之中,就有两万人是军队,这样看起来,这只舰队看起来更像是出去打仗的。有些人就会觉得朱棣过于小心了,这只舰队真的需要这样多的军队进行保护吗?事实证明,朱棣的担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路上,郑和的船队曾经打赢过3次大规模的战役,并且还俘虏了海外的一位国王,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不仅搞外交)(2)

实际上,第一场恶仗发生在郑和的船队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此时,盘踞在当地的海盗陈祖义趁机对郑和的船队发起攻击。结果,郑和识破了陈祖义诈降的意图,集中优势火力将陈祖义的海盗船队全部消灭,而陈祖义本人也被郑和带回北京凌迟处死。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不仅搞外交)(3)

而第二场战斗发生在锡兰国。郑和本来打算去锡兰(现今斯里兰卡)国进行友好的访问,谁知当地国王是个“笑面虎”,表面上对郑和的船队以及随从热情招待,但是暗地里却集结兵力,准备将郑和的船队全部扣押。面对这样的阴谋,郑和却没有慌乱,而是暗中派遣斥候调查清楚了锡兰国的兵力布置情况,最后一举荡平锡兰国,就连国王也成为了郑和的俘虏。

而最后一场战斗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在当时,苏门答腊的国王是一位没有王室血统的渔夫,而此时前任国王的儿子苏干刺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于是想要邀请郑和的船队参加他的叛乱。在被郑和严词拒绝之后,苏干刺恼羞成怒,于是率领军队进攻郑和的船队,而结果也很明显,郑和立刻出兵剿灭了这股叛军,并且将叛乱的王子苏干刺交给了当地国王进行发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