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什么意思(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怎么工作的)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什么意思(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怎么工作的)(1)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它是20世纪50年代诞下的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利用无线电来进行身份识别,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可以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四种

低频(LF):120 - 150kHz,低频标签成本低,但读取的距离近

高频(HF):13.56 MHz,高频标签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距离,但成本也比低频标签贵。

超高频(UHF): 433 MHz、800/900MHz、2.45GHz、5.8GHz,超高频标签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成本也较其他的高。

微波(Microwave):主要工作频率为2.45 GHz,传输速度大。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什么意思(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怎么工作的)(2)

读写器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什么意思(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怎么工作的)(3)

电子标签

一个RFID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签、天线、读写器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读写器通过其天线向外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电子标签进入到发射天线的工作范围内后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而被激活,于是将其存储的信息通过内部天线发送出来;读写器的天线接收到来自电子标签的载波信号,将其传送给读写器;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与解码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或PLC处理系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