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

杨再春的父亲杨文海年轻时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后因中日战争爆发而肄业回国,在一所中学任职国文老师。从杨再春六岁起,父亲就敦促他每日临帖习字,少时因为没耐性坐不住还免不了挨过父亲的教训。但正是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他从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起,一练就是近十年,可以说父亲是杨再春进入书法世界的第一位老师。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

杨再春16岁便离家到北京体育大学(原名:北京体育学院)学习体育和文化知识,在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之下仍不放弃对书法的研究和学习。平时他用休息的时间在宿舍拿毛笔蘸着清水在桌面上练字,到了周末,他就在故宫临摹展出的书法作品。一次杨再春在故宫临摹时不慎被踢翻了墨水瓶,正是这窘迫之时碰巧遇见了同样来故宫观摩的黄高汉老师,机缘巧合之下,黄高汉便成为了杨再春在北京的第一位书法老师。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2)

在故宫因缘结识黄高汉老师后,其就亲自引荐杨再春拜见了郑诵先先生。杨再春随后与郑老学习七年,直到郑老迁居上海才逐渐失去联系。

在师从郑老的七年中,杨再春受到其书法思想的影响,主攻汉魏刻石,平均每两三个月攻克一个碑帖。每个碑帖郑老都要“考试”,只有对碑帖熟悉到随便拎出一个字都能默写下来才算通过,然后再开始临习下一个。就这样杨再春研习了郑老收藏的大量原碑拓片,为日后形成自身之独特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3)

1985年,杨再春组织并参与了北京市民第一届“振兴中华书法大赛”,在赛上与启功先生相识。与启先生结识后,杨再春常常去他家中讨论书法问题,几乎所有重要的书法作品出版前,都送由启先生过目审阅。其中《墨迹章法通览》中“墨迹”二字即由启先生建议增改,启先生更为此书题写书名。直到启先生离世前,还在病榻上鼓励杨再春要多写大幅作品,多写精品,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书法书籍。在启先生身上杨再春不仅学到了做学问的方法,更体会到了如何待人处世。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4)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5)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6)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7)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8)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9)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0)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1)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2)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3)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4)

说起来,对于长时期在北京体育大学供职的杨再春,书法其实是他的一种爱好,但人们正是通过他的这种爱好,窥见到了他那才思如墨、大笔如椽的风格,看到了他以笔墨构建起的宏伟的书法建筑。

杨再春早期书法(杨再春漂亮的书法大作)(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