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奈何也(知其不可为而为)
吴艾伊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评价,表现了孔子心中的理想主义,也表现了孔子的倔强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毕生奔波,周游列国他所推行的“大道”并不广泛地为人们所理解多次碰壁后,孔子也明白了“大道不行,礼乐难兴”的现实,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奔波的脚步,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不改初衷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知其不可奈何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知其不可奈何也
吴艾伊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评价,表现了孔子心中的理想主义,也表现了孔子的倔强。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毕生奔波,周游列国。他所推行的“大道”并不广泛地为人们所理解。多次碰壁后,孔子也明白了“大道不行,礼乐难兴”的现实,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奔波的脚步,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不改初衷。
一个人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要成功困难重重,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这样的人或许世人会不理解,说他傻、一根筋、自不量力、费力不讨好等等。但在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里,舆论最终会偏爱这种人。愚公因移山而遭智叟讥笑,可最终感动了天帝,让大力神协助他完成了心愿。至此,愚公不再愚,他的愚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历史同样不缺乏这样的人,诸葛亮当年对蜀魏实力,早就了然于心,更何况还有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明明知道曹魏难灭、汉室难兴,但诸葛亮仍然坚持“不可为而这之”,出兵伐魏,六出祁山,历尽千难万险,与实力强大的魏国作不懈较量。最终,诸葛亮没能扭转时局,自己还身死五丈原。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却能“长使英雄泪满襟”。
所谓“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的意思,而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的难度相当大,甚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有一些事情,它符合道义,事关国家民族的兴衰,关乎国民的总体利益,如果没人去做,对国家民族、人民来说都是巨大损失。在“不可为”之事面前,努力“为之”,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看看那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谁曾在“不可为”的事情面前退缩屈服了呢?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转眼之间,武汉成了危险地带。84岁高龄的钟南山,此时他比谁都明白病毒难以控制,他建议人们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逆着人流,登上了去武汉的列车,投身疫情战场的第一线。支撑老将出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钟南山的到来犹如定海神针,让人们悬着的心得到安顿;随即,他纠正了新冠病毒没有人传人的误判,为阻击病毒蔓延赢得了主动。
同样,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武汉战“疫”第一线,这是她继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武汉封城,意味着武汉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都要关闭,热热闹闹的大武汉顿时要按下“暂停键”。900万人口的武汉要封城,不可想像,似乎是“不可为之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件“不可为之事”,竟是李兰娟率先提出的 。正是她不可为而为之的举动,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为我国抗疫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抗击疫情,还有更多“不可为而为之”的壮举将载入人类文明史册,彪炳千秋:在武汉医疗设备紧缺的情况下,提出对病毒感染者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这在当时几乎不可能落实。然而,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10多天的时间,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30余所方舱医院陆续建成,储备床位超过了3万张;与此同时,定点医院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86家,一举逆转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组织国际卫生会议时说:“在疫情开始之初,湖北(武汉)只有137张隔离病床,今天有超过14000张隔离病床,谁来告诉我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可以办到吗?”
人都有畏难情绪,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是,放眼今天中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何只钟南山、李兰娟? 知其不可而为之已成为一种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
张岱《四书遇》说:“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今天的我们要跟孔子等先贤一样,不能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或不做,而是应该做就去做!
[责编:张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