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世界名著)

《怎么办》(俄国) 车尔尼雪芙斯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外国名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外国名著(世界名著)

外国名著

《怎么办》(俄国)

车尔尼雪芙斯基

16岁的平民姑娘薇拉长得很漂亮,受教育不多,但自尊自重自爱。她母亲玛丽娅准备把她当作摇钱树,许嫁给女房东的儿子史托莱希尼科夫,薇拉坚决不答应,母亲大为恼火,要打她、关她。薇拉反抗说:“你碰我一下我就离开家,把我关起来,我就跳窗子。”

薇拉的父亲给她的弟弟菲嘉请来一位收费很低的家庭教师。他是医学院学生罗普霍夫,由于家境贫寒,15岁便一边念书,一边在外兼课,为自己开拓生活之路。

罗普霍夫到薇拉家任教后,与薇拉有一些接触。他感到薇拉不像她母亲那样庸俗,只是对人有点高傲和冷漠。薇拉对罗普霍夫的看法是:待人彬彬有礼,什么都不错,只是太严肃了些。

在薇拉的生日舞会上,罗普霍夫同她跳舞、交谈,他们谈得很投机。他对薇拉说,自己已有了“未婚妻”,这个“未婚妻”将好好地安排生活,使世界上不再有穷人。薇拉很快懂得了未婚妻”三字是暗示革命,深深感到这种谈话很有意思。现在,罗普霍夫对她变得亲切多了。于是,薇拉把这一天看成是自己“新生的日子”。罗普霍夫也发现薇拉有理想,渴望尽快摆脱家庭的束缚,能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因而很同情她,答应在外面帮她找个家庭教师的职务。不过,一个穷大学生办这样的事情是很困难的。

薇拉晚上做了一个梦,她对罗普霍夫说,她梦见自己仿佛从一间黑暗的地下室里解放了出来,跟自己一道从地下室逃出来的还有许许多多女友。我们多快活呀!可是自己怎样离开地下室呢?罗普霍夫把一些进步书籍借给薇拉看,使她呼吸到民主自由的新鲜空气。为此,她很感激罗普霍夫。他们的感情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他们结了婚。薇拉母亲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气得发疯。在街头和人打架,回家又打了自己的仆人和丈夫。她想打官司,但要花钱,又觉得不划算。不过,她倒也乖巧,眼看已不能挽回局面,便又回头来讨好女婿。

薇拉婚后和罗普霍夫一同以教书为职业维持生活。他们按婚前约定的一种方式生活。两人各居一室,每天各自都必须穿戴整齐后才能走进对方的房间,如果一方违反约定,另一方就要提出警告。他们相待如宾,不像夫妻,倒像兄妹。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增进爱情,免得吵嘴。

一天晚上,薇拉又做了一个梦。她梦见在一片田野上,有的泥上能够长出小麦,有的泥土却什么也长不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梦中那位“亲爱的”指给她看,生命的主要原素是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她在梦中看到富人缺乏劳动,过着可耻的寄生生活,他们在随落和腐烂;而穷人从早到晚忙来忙去,仅为了一块面包。她感到只有从事改革和劳动的人才是真实的人。

婚后5个月,薇拉在丈夫和朋友的协助下创办了一所缝纫工场。工场的管理员是女工自己选出来的,一切劳动收人都归工人们平均享用。工场附近盖上了宿舍,创办了学校,请来了进步神甫给女工们教授历史,薇拉和罗普霍夫也向女工传授其他文化知识。学校还经常举办娱乐晚会和开展郊游活动,大家过着一种愉快而充实的生活。

一次,罗普霍夫在工场组织的郊游活动中因过分疲劳而得了肺炎。已经差不多两年完全不到薇拉家做客的吉尔沙诺夫来给罗普霍夫治病。吉尔沙诺夫是罗普霍夫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好友,和罗普霍夫一样,出身贫寒,12岁便独立走上了生活的道路。他学识渊博,已经获得了教授的职位。在医治罗普霍夫病的过程中,几乎天天和他们夫妇在一起,谈工厂管理,讲故事,弹琴唱歌,与薇拉一起参加舞会,渐渐地他发现的己陷入到巨大的不幸里面去了。这时,薇拉又做了第三个梦她梦见自己不爱罗普霍夫了。梦中她由一个“女客”逼着她读自己的日记,这日记上写道:“罗普霍夫是个高洁的人,他是我的救世主,但高洁只能引起尊敬、信赖和跟他共同行动的决心、友谊……我需要那恬静而缠绵的爱情,需要在温柔情感里陶醉,他知道这种需要么?”薇拉被梦惊醒了,一跃而起,投向丈夫的怀抱,哭泣着要求丈夫亲一亲她,对她温柔一点,并把梦告诉了罗普霍夫。

罗普霍夫思索起薇拉的梦来。他感到自己将会失去她的爱。他想到薇拉过去由于家庭压迫,和他一样过惯了孤独的生活,她渴望自由;现在她有了自由,但不能承受这种孤独;而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秉性和嗜好,去满足她感情上的需要;自然会产生夫妻关系的裂痕。一次,薇拉跑进丈夫的房间,跪在他跟前,激动地说她爱上吉尔沙诺夫了。随后便放声大哭起来。她痛苦极了,说:“我不愿伤害你,告诉吉尔沙诺夫,叫他别再来我们家了吧!”

罗普霍夫要薇拉在他和吉尔沙诺夫之间选择一个,免得大家痛苦。结果,薇拉给罗普霍夫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伤害了他,但没有吉尔沙诺夫她活不下去。罗普霍夫看到信后不几天,借口回故乡去看父母而离开了家,薇拉送他上了车。不久,便传来罗普霍夫自杀于彼得堡的消息。4年夫妻生活结束了。这使薇拉很伤心,她不愿和吉尔沙诺夫结合了,甚至想丢开缝纫工场离去。

这时,一个不速之客拉赫美托夫来看薇拉。他是个特殊的人物,祖先是大贵族。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很富有。但很早他就脱离了自己的家。他种过庄稼,当过木匠、纤夫、搬运工,深知百姓的生活与痛苦。他遍游俄罗斯各地,还到过法英、意、美等国,拜访过费尔巴哈,受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过着俭朴的生活,拒绝一切奢侈品。甚至睡满布小钉子的床,忍受肉体痛苦,准备过牢狱生活。他把全部精力时间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完全忘记了个人的一切。他曾被一个年轻寡妇爱着,因为他怕爱情妨碍他的事业,便拒绝了她。如今,他受吉尔沙诺夫的委托来看望薇拉。在他说过罗普霍夫自杀是愚蠢的行为之后,就批评薇拉为了个人的痛苦害了工场,说这是背叛了进步事业。同时,又帮助薇拉分析了这个悲剧的原因,指出这主要是他们性格不合造成的。薇拉对他的剖析表示赞赏。

此后不久,薇拉收到一封从柏林寄来的信,署名为“一个退了学的医学生”。这是罗普霍夫写的。他在信中说他的自杀是假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薇拉获得婚姻的自由。并说他在国外已找到职业,是拉赫美托夫给他找的。同时,吉尔沙诺夫也收到罗普霍夫的来信,劝他与薇拉结合。

薇拉终于和吉尔沙诺夫结婚了。婚后他们都感到很幸福,尤其是薇拉感到这次结婚才使她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爱。但她不满意自己,仿佛感到千百万人都对她不满。生活如此广阔,为什么妇女只能挤在家庭的生活圈子里呢?如果妇女不努力朝多方面发展,她们便不会获得独立和幸福。于是,薇拉开始跟着丈夫学医了。

1年以后,薇拉生了个儿子米嘉。爱情在她和吉尔沙诺夫之间的含义意味着相互关怀和帮助对方提高。这时,薇拉做了第四个梦,她梦见太阳从东方升起,大地一片光明美好、田垅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辉,原野上遍地是花朵,人人积极、活跃而快乐;人们过着集体生活男女平等,机器耕种,由于科学技术发达,荒漠变成了良田……

几年中,薇拉兴办了好几个工场。一个跟薇拉要好的女工波洛卓娃在给朋友的信中盛赞这些工场的女工们各方面生活的巨大变化。她们满口是有教养的语言,熟悉文学,了解历史。这里,富裕代替了贫穷,清洁代替了肮脏,良好教养代替了粗鲁无知。

波洛卓娃是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她爱上一个贵族青年,遭到父亲的反对,为此,她病倒了。吉尔沙诺夫来为她治病,发现她内心的秘密,便鼓励她振作起来。得到她的允许后,他去劝说她父亲。她父亲不让步,原因是他认准这青年是个浪荡子。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吉尔沙诺夫只好把这个青年请到波洛卓娃的身边进行考察,结果使她很快认识到这个小子确实是个俗物,于是断绝了关系。

罗普霍夫化名毕蒙特回到俄国,结识了波洛卓娃一家,并很快和波洛卓娃建立了爱情关系,在征得她父母同意后,他们结婚了。在复活节这一天,罗普霍夫带着太太去拜访薇拉和吉尔沙诺夫。见面后不久,他们就搬到一起住下了。两家朝夕相聚,十分友好。他们都对未来充满美好的信念。他们经常和大批青年一起欢聚:滑雪、唱歌、朗诵诗歌和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